你知道1996年的厚纸凤庆青饼存放29年后是什么味道吗?

美食小小确幸 2025-03-11 14:29:59

陈先生是一位资深普洱茶爱好者,有一次他亲手开了一饼1996年的厚纸凤庆青饼。

有人戏称,这饼茶就像一位凝结了岁月的老友,有着难能可贵的厚重和醇香。

尽管一些朋友觉得这饼茶过于珍贵,存放已久,品尝可能会失去许多原本的风味,但陈先生坚定自己的观点,认为老茶值得细细品味。

于是,关于这饼茶的品质、收藏价值以及品鉴体验,品茶圈中充满了争议。

名门正派:凤庆茶厂与凤牌青饼

凤庆茶厂的历史可追溯至1939年,由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先生创办的“顺宁实验茶厂”起源。

这个茶厂不仅是滇红之乡的制茶先驱,在普洱茶领域也积累了深厚底蕴。

1996年,凤庆茶厂推出了首批凤牌青饼(厚纸),这正值茶厂改制前夕。

采用凤庆大叶种春茶原料,沿袭传统工艺,每饼重380克,包装选用厚实格纹棉纸,无处不显示出九十年代独特的茶叶气质。

凤庆青饼自此成为老茶市场上的标杆之作,炙手可热。

时光的见证:包装与外观的独特魅力

当我们将这饼茶拿在手中,不由得想细细端详它的每个细节。

这厚绵格纹纸的包装,纸张纤维看起来粗犷却异常柔韧,上面还有自然形成的虫蛀孔洞,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

包装纸上的“凤牌”字样依然清晰可见,繁体字印刷带着九十年代独特的时代印记,显得格外经典。

茶饼边缘自然松脱,条索肥壮显毫,饼面黝黑与褐金交织,油润光泽。

这独特的外观让人感受到这饼茶在岁月中逐渐沉淀滋养,充满魅力。

繁复多变的茶汤:从头泡到尾水

陈先生准备开汤品鉴这饼茶,取适量茶叶,仓储转化后的饼面油润有光泽,没有仓味杂味。

沸水醒茶两道揭盖便迎来扑鼻的木质沉香,茶汤透亮如琥珀色。

头泡到第三泡,汤色呈琥珀金圈,入口微苦即化,两颊生津如泉涌,喉韵清凉带着淡淡药香。

茶香显得格外丰富,有沉香、梅子韵、蜜香层层绽放。

再往后泡,茶汤转为栗红透亮,依然稠滑如蜜,樟木香、陈香、蜜香层层绽放,饮后两颊泛起汩汩生津,气韵强烈。

第七泡到第十泡,汤色转为金红透亮,尾水展现出老茶特有的冰糖甜,杯底冷香持久不散。

这饼茶即使泡至十五道,茶汤依然保持着清甜的回甘,真是耐泡。

饮后半小时,口腔持续回甘,腹部暖意融融。

陈先生品味着这茶,感觉从内到外都舒畅,仿佛在与岁月对话。

不可复制的稀缺价值:收藏与转化潜力

说到收藏,这饼茶现存数量仅5饼,每饼品相较好,包装棉纸有破损。

这不仅是一饼茶,更是一段历史,一份珍贵的岁月见证。

对于普洱茶爱好者来说,值得关注四个点:首先是断代价值,这款首批厚纸包装的茶叶是普洱茶包装演变史的重要见证。

其次是工艺标本,它完整保留了90年代传统制茶工艺特征。

然后是仓储典范,历经三代藏家接力保管,转化轨迹清晰可循。

最后是品饮窗口,正值老生茶适饮期,未来仍有转化空间。

这些因素共同成就了它不可复制的稀缺收藏价值。

1996年厚纸凤庆青饼,承载着国营茶厂工艺精粹,见证着普洱茶行业岁月变迁。

无论是从品饮还是收藏角度,它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老茶。

陈老友们对此茶的品评,虽各有观点,但品味这饼茶的时光,仿佛就是在品味一段岁月。

老茶如老友,经得起岁月,守得住本真。

这饼茶赋予的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与时光对话的珍贵机缘。

存量日稀,懂茶之人会自珍,愿更多人能在品茶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温暖。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