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武汉大学樱花大道游人如织,但今年最热闹的却不是赏花打卡点。3月24日,计算机学院门口,2000余名学生麇集于此。他们高举手机,高呼“雷总”,那场面仿若顶流明星见面会一般,热闹非凡。原来,这是小米创始人雷军回母校为"雷军班"学生颁奖,这个去年才成立的班级,竟让武大学子发出"早知道多考30分"的感叹。
当46岁创办小米的雷军与00后大学生对话时,现场爆发出"要买SU7 Ultra"的呼声绝非偶然。这位出身湖北农村的企业家,用28年时间从武大草坪上的青涩少年蜕变为科技巨头掌舵人,完美契合了Z世代对"奋斗者偶像"的想象。有学生直言:"在他身上能看到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路径"。
武汉大学披露,雷军班去年于山东的录取线高达682分,在湖南的平均分达673分,真可谓是“学霸收割机”。这个每年仅招15人的班级采用本硕博贯通培养,学生可定制专属课程,100%保研资格+小米等名企实习机会+三位导师制,配置堪称豪华。更为震撼的是,每位学生皆有机会斩获10万元的“雷军卓越奖学金”,此金额近乎于免费就读大学。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引发全网热议的班级差点"胎死腹中"。雷军自曝曾两次拒绝校方提议,担心"办不好会被网友骂"。最终在校长"五年试验期"的劝说下才松口,并立下军令状:"如果效果不好立即停办"。这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态度,兴许便是他能连续20年毫无负面新闻的秘诀所在。
当被问到如何保持少年感时,雷军的回答令人颇感意外:“看到校友说我长胖了,便赶忙加强锻炼。”这种接地气的互动,让严肃的科技论坛秒变大型追星现场。更有趣的是,面对学生"能不能造火箭"的脑洞提问,他笑着回应:"先把电动汽车做好"。这种既保持专业又兼具网感的沟通方式,正是新生代企业家的必修课。
雷军班不只是人才培育的试验田,更是开创了“企业家+高校”深度融合新模式的先驱。小米将为班级提供产业导师、研发课题以及国际交流资源。这种“入学即入职”的模式,也许会重塑传统教育的边界。正如院长杜博所言:"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创造就业岗位的领导者,而非普通打工人"。
13亿!这一数额乃是雷军累计向母校捐赠的款项。从人工智能教学楼到抗疫基金,再到百万奖学金,这位校友用真金白银诠释"反哺"的真谛。更难得的是,他坚持亲自为获奖学生颁奖,在合影时主动比出"OK"手势。这种细节处的用心,或许比捐款数字更打动人心。
娱乐明星屡屡“塌房”之际,雷军在武大所获追捧颇具象征意义。数据表明,雷军相关话题于抖音的播放量已然超过50亿次,而B站上模仿其英语口音的视频亦斩获百万点赞。这背后是年轻一代的价值转向:他们更愿追捧用代码改变世界的极客,而非镁光灯下的花瓶偶像。
教育的本质是点燃希望,当寒门学子在雷军身上看到跨越阶层的可能,当企业家精神与大学教育产生化学反应,这种正向激励产生的社会价值,远比建造多少栋教学楼更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