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意识到自己可能具有内在神性,还要意识到人类存在的局限性

夏凤凰壹 2024-07-31 02:04:53

在探索自我实现为何会失败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另一种心理过程。这种逃避成长的行为也可能是由一种对偏执的恐惧所引发的。当然,人们曾用更通俗的语言谈到过这一点——几乎在任何文化中都能找到普罗米修斯和浮士德的传说。比如,希腊人称之为对傲慢(hubris)的恐惧,这种傲慢被认为是“有罪的骄傲”(sinful pride),这当然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问题。那些对自己说“是的,我将成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我将成为另一个柏拉图并超越他”的人,迟早会被他的浮夸和傲慢吓得哑口无言,尤其是在他最脆弱的时候,他会对自己说“谁这样说过?是我吗?”他会把他此前的话看作一个疯狂的幻想,甚至害怕被这种幻想蛊惑。这个时候,他把自己内心的自我认识,连同他所有的弱点、犹豫和不足,与他对柏拉图所具有的明亮、闪光、完美无瑕的形象做了比较,于是自然就会觉得自己太放肆,太浮夸了。(他没有意识到的是,柏拉图在内省时对自己肯定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柏拉图最终克服了对自己的怀疑,继续前进。)

对一些人来说,逃避自己的成长、设定低水平的抱负、害怕做自己能做的事、自我削弱、假装愚蠢、假装谦卑,实际上都是对自大、骄矜、有罪的骄傲和傲慢的防御。有些人无法做到将谦逊与骄傲优雅地整合在一起,而这对于创造性的工作来说是绝对必要的。许多研究者已经发现,要发明或创造,你必须拥有“创造性的傲慢”。但是,如果只有傲慢而没有谦逊,你实际上只能够算作一个偏执狂。你不仅要意识到自己可能具有内在神性,还要意识到人类存在的局限性。你必须要能够同时嘲笑自己和人类的自负。如果你能被一只毛毛虫想要成为上帝的想法逗乐,那么事实上,你可能会继续走你的路并保持傲慢,而不用担心自己变得偏执,也不用担心自己会招致世俗的冷嘲热讽。这是一个很好的技巧。

关于这个技巧我想再举一个例子,我在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身上看到了它最好的一面。在我所讨论的这个意义上,赫胥黎无疑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能够接受自己的才能,并充分利用它们。他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总是对一切事物的有趣和迷人之处深感惊奇,他像一个年轻人那样对事物的神奇赞叹不已,他常常会说:“妙极了!妙极了!”他睁大双眼,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天真、敬畏和迷恋来观察这个世界,这是一种承认自己渺小的方式,是一种谦卑的方式,然后他从容冷静、毫不畏惧地推进着他为自己设定的伟大任务。

最后,我建议你参考我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本身是有独立立意的,但它同时也可以作为系列论文集中的开篇之作。它的题目是《知的需要与对知的恐惧》(The need to know and the fear of knowing),此文很好地说明了我想说的每一个内在的或终极的价值,我称之为存在性价值(Values of Being)。我想说的是,这些终极价值,我认为也是最高的需要,或我在第23章中所说的超越性需要,它和所有的基本需要一样,都可归入弗洛伊德关于冲动和对冲动的防御所制定的基本图式中。因此,虽然我们需要真理,热爱真理,追求真理,但其实我们同时也害怕知道真理。比如某些真理可能伴随着责任,因而会引起我们的焦虑。逃避责任和焦虑的一种方式就是逃避对真理的觉察。

我预言,每一种内在的存在性价值中都会包含类似的辩证关系。我觉得可以针对一些主题写一些论文,对此我有一些模糊的构思,比如“对美的爱及担忧”“对好人的爱与恨”“对卓越的追求及毁灭倾向”,等等。当然,这些逆反性价值在患神经症的人身上表现得更强烈,但在我看来,我们所有人似乎都应该与自己内心的这些不良冲动和平相处。迄今为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自觉的洞察力和“修通”,把羡慕、嫉妒、不祥的预感、卑劣的想法转变成谦逊的赞美、感恩、欣赏、崇拜甚至膜拜。这一方法会让你体会到自己的渺小、软弱、没有价值,并接受这些感受,而不必通过摈除这些感受来保护你虚假的高自尊。

再次表明,我认为理解这个基本的存在问题,应该能够帮助我们接受我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存在性价值,从而帮助我们解开约拿情结。

摘自《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马斯洛心理学经典译丛

〔美国〕亚伯拉罕·H. 马斯洛 著

钟歆 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凤凰壹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的理论集成之作

为你指明实现真正自我、达到高峰体验的道路

 ★ 人本主义心理学启蒙读物,标志着新一代心理学的划时代巨著。

 ★ 人类提升自我的经典之作,让人们改变对人性和人类可能性的看法,达到“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境界——自我实现。

 ★ “需求层次理论”提出者、第三代心理学开创者马斯洛生前的最后一部集大成之作,从心理学大师角度深度剖析自我实现、创造性、教育等问题。

 ★ 备受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领导学之父沃伦·本尼斯、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等成功人士推崇。

 ★ 广泛影响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及哲学等领域,对各领域工作者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 亚伯拉罕·H. 马斯洛,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者,也是著名的管理学大师。马斯洛的心理学作品,是心理学研究者的必读书目,更是我们深入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发展的经典读物。

 ※ 马斯洛说:“我们时代的根本疾患是价值的沦丧……这种危险状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严重。”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不道德地利用科学技术会给社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马斯洛认为科学无法帮助人们在善恶之中做出选择,主张要从人性事实的研究中,给人们提供生命的意义与理想。

 ※ 本书属于“马斯洛心理学经典译丛”中的一册,本系列丛书选取马斯洛著名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四部作品,全新译本,装帧精致。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H. 马斯洛(1908—1970),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开创者,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曾担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代表作有《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译者简介

钟歆,重庆工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任教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翻译学硕士。研究兴趣为:依恋与社会性发展、人格与心理健康。

内容简介

本书是马斯洛思想和理论的体系化之作,是《存在心理学探索》一书的延伸,汇集了多篇关于生物学、协同作用、创造性、认知、自我实现等话题的文章。在本书中,马斯洛详细探讨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多个重要概念和哲学观点,并将实证科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相结合以探索人性的复杂性,从心理学大师的角度阐述生活中每个人都思考过或遇到过的问题,改变人们对人性和人类可能性的看法,从而帮助人们拥有健康的人性。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0 阅读:0

夏凤凰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