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夜,看天象预测倒春寒,今年有吗?农谚怎么说?

农民说农 2025-02-12 03:20:23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正月十五当天的天气表现,会用来预测当年春季气候的好坏,尤其是对“倒春寒”的预警,民间流传了不少农谚。

有朋友可能会问,今年是否有倒春寒?本篇内容,小帮手就结合具体农谚,详细说说这个问题,大家看完后,可对照自己当地的天气表现,做个参考。

“雪打元宵灯,谷雨冻死秧”

这句农谚从字面意思解释,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天空中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在灯饰上。会导致谷雨节气时,已插秧的水稻或露天种植的幼苗冻伤死亡。

换句话说,意思是指,正月十五元宵节下雪了,或预示到了谷雨节气时,天气温度较低,秧苗都能被冻死。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4月19-21日),此时正是南方部分地区水稻等农作物播种育秧的关键时期。

正常情况下,谷雨时节气温适宜,秧苗能够顺利生长。但如果出现 “谷雨冻死秧” 的情况,秧苗受冻后,生长会受到严重阻碍,可能会出现叶片发黄、干枯,甚至整株死亡的现象,这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插秧和水稻产量。

“正月十五南风啸,倒春寒来得早”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指,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如果刮起了南风并伴随着呼啸的风声(“啸” 字表现出南风风力较大),或预示着当年倒春寒天气会提前到来。

倒春寒是指初春时节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

正月十五刮了南风,可能预示着接下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气温波动较大。南风往往代表着暖湿气流的活动,但如果此时冷空气南下与之相遇,就可能形成降雪或降温天气,从而引发倒春寒。

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南方地区如遇倒春寒,可能出现桃、杏等开花期遇低温,导致落花减产。而一些春播作物,比如水稻育秧、玉米播种若遇寒潮,容易出现烂种死苗。

“十五灯上白,谷雨还要盖”

这句农谚中, “十五” 指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上白” 指的是正月十五夜晚,花灯表面好像被白色的东西覆盖,意思指下雪,雪花落在花灯上。

“谷雨还要盖”的意思是指,到了谷雨这个节气,天气还会比较寒冷,农作物还需要进行覆盖保暖等措施,以防受冻(也预示有倒春寒)。

简单概括,如果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下雪了,表明冬季冷空气势力强劲且持久,可能延迟春季升温,导致谷雨时节气温仍不稳定,需防范倒春寒冻害。

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春季农作物正处于关键的生长期,对气候条件的要求较高。如果出现低温天气,可能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甚至造成减产或绝收。

比如冬小麦返青后遇倒春寒低温,容易造成分蘖减少,产量下降。而对于春播作物玉米来说,播种以后遇到倒春寒,幼苗根系发育受阻,容易烂种死苗。

“正月十五雪打灯,三月犹见雪花飘”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指,如果正月十五出现了雪打灯(下雪)的现象,那么很可能到了农历三月的时候,还会有雪花飘落的情况出现(倒春寒)。

正月十五元宵节下雪,可能反映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盛,冷空气南下路径稳定,或形成“冷冬暖春延迟”模式。

到了农历三月,一般情况下,气温应该逐渐回暖,暖空气势力增强。但如果暖空气在与冷空气的交锋中不能顺利占据主导,冷空气就可能会间歇性地反扑,从而导致三月还会出现雪花飘的现象。

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农历三月,冬小麦等越冬作物正处于返青起身、拔节等生长关键期,果树也开始进入花芽萌动、开花期。

如果此时出现倒春寒天气,冬小麦可能会遭受冻害,导致麦苗生长受阻、叶片发黄干枯,影响有效分蘖和穗粒数;果树的花芽和花朵可能会被冻伤,降低坐果率,进而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看到这,综合上述内容,结合农谚的说法,可以总结为:如果正月十五当天,出现了下雪、刮南风等天气,或预示当年会有倒春寒,大家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工作。

当然,农谚具有一定的地域适用性,有些适用于北方,有些适用于南方,当地天气是好是坏?是暖是寒?农谚可参考,实际还要依当地的天气预报为准。

今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我们这里是晴天,你们那里呢?

0 阅读:50
农民说农

农民说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