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悲剧,希望大家从中吸取教训,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事情经过:
时间:11月23日。
地点:广西玉林某小区地下车库。
经过:据监控显示,一两岁左右的儿童在小区地下车库玩耍平衡车,旁边站着一个比儿童大一点的小姐姐,不远处有一辆汽车驶来,在转弯的位置,将儿童撞倒碾压。
事情发生后,一女子急忙从副驾驶下来查看,坐在驾驶室的男子也同时开门查看。不幸的是,儿童已送医,经抢救无效死亡。
随后记者联系了玉林市官方人士,他们表示:儿童当时所处位置刚好是司机视线盲区,事发后小区居民将儿童送医院抢救。
从外官方人士还表示 ,事发时,两名儿童独自在地下车库玩耍,遇难儿童2岁左右。
以上就是整个事件的经过。
导致这件悲剧的主要原因:
1.儿童当时所处的区域正好是司机的视线盲区。
2.事发时,两个儿童独自在地下车库玩耍。
该事件很快引得网友们的热议:
”说真,地下停车场比地上更恐怖。“
“哎,孩子在地下停车场骑自行车 没大人么。”
“我就是干物业的,现在外边天冷了,我们园区地库,好多家长带孩子在地库玩耍,特别危险,我们怎么劝说都没用,业主说他们自己能看住孩子,咋整啊。”
“这种地方的视觉盲角太多了.....地下停车场不是游乐场。”
“司机本身盲区,再加上车子右前方的孩子吸引了司机的注意力,家长看管不严,导致了这悲剧的发生!我也是一个5岁孩子的父亲,平时我孩子骑车或者玩耍的时候,我都在旁边看着,无法想象这家长心大到什么程度才能放任小孩自己在车库里玩!”
大家发现没?随着天气变凉,地下车库成了游乐场、KTV、遛狗场所?
问责:地下车库是停车的地方,不是游乐场。
事发时,就两个孩子在地下车库玩耍,大人不在身边,只有两个孩子。这其中大的也不大,小的才两岁的左右。
请问孩子的家长现在在哪儿?
在我们小区也是这样,很多家长把孩子带到地下车库去玩,一群孩子们在地下车库跑来跑去,车库的车辆随时可能启动离开,真的十分危险。好在有家长在一旁看着,看到车的时候,会叫住孩子。
可即使这样,也十分不安全。
在地下车库不如地面,很多地方都有柱子,即使是开得很慢,也会有视觉盲区,更何况孩子本来就会跑来跑去,有时就算车辆不撞孩子,孩子也有可能跑来撞到车辆,所以真的很危险。
问责:监护人去哪里了?
然而这事情中的家长心真的超大,竟然敢单独让孩子在地下车库玩耍,并且骑着平衡车。平衡车的速度又快,滑来滑去,孩子又矮小,车上的司机真的看不见。
发生此类事件,监护人有很大的责任。
反正我作为孩子的母亲,我不敢让孩子离开我的视线,只要带孩子去玩,随时随地神经保持紧绷,时刻关注着孩子的安全,保证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玩耍,并且不会带孩子在危险重重的地方玩耍。
故该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醒:
家长监管责任的重要性
1.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或存在潜在危险的环境中。在地下车库等车辆频繁出入的场所,家长应确保孩子始终在视线范围内,避免孩子独自玩耍或进入危险区域。
2.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让孩子了解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并教会孩子如何避免危险。例如,告诉孩子不要在车辆附近玩耍,不要追逐打闹等。
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1.驾驶员在地下车库等复杂环境中行驶时,应特别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是儿童等弱势群体可能出现的区域。在行驶过程中,要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2.在地下车库等限速区域,驾驶员应严格遵守限速规定,控制车速,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超速行驶将大大增加事故的风险。
3. 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包括禁止逆行、禁止酒驾等。这些规则的存在是为了保障所有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小区物业的管理责任
1. 小区物业应加强对地下车库等区域的巡逻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儿童等弱势群体进入危险区域。
2. 小区物业应完善地下车库等区域的设施,如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限速标志等,以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3. 小区物业可以通过宣传栏、微信群等方式,向居民宣传地下车库等区域的安全知识,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