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TWS2,在一众主动降噪里究竟算什么水平?

耳机林sir 2021-05-20 18:47:49

前面那篇vivo TWS 2的文章发出去之后,很多人跑来问我这款耳机跟XX相比如何,跟XXX相比又怎样……这种问题Emmmm……回答吧,挺得罪人的,但是不回答也不合适,其实关于真无线这个玩意儿,短短几年内,它的进化很快,互相之间的对比标准也因此而不断变化,今天喝了两口酒,干脆就借着这款产品,说下我的一些个人看法:

先要对比的其实是不可接受的缺陷——2021年了,一款真无线,首先不能质量做工佩戴太差,其次呢,作为主动降噪选手,主动降噪这块儿你不能搞得多鸡肋吧?此外通话、音质、延迟,以上五点至少都要让消费者给你打70分,价格太贵也不合适那太凡尔赛……那么我们就抛开这五点做不到样样70分的那些选手(等于是把音频品牌几乎都抛干净了),拿华为FreeBuds Pro、小米Air 2 Pro、苹果Airpods pro,三款我手头比较典型的产品,来跟vivo TWS 2稍稍做下对比,太多款我也写不下来,大家讲究看个意思就好~

先比较下外观吧,本来我是觉得外观这事儿不重要,然而呢,在许多人看来,真无线这个玩意儿,是具备饰品属性的,戴在耳朵上太丑肯定会掉价:这四款产品里,我觉得小米Air 2 Pro长相会路人一些,苹果Airpods pro造型设计还是很棒的,毕竟是苹果毕竟是真正开先河的玩意儿嘛(索尼初代降噪豆哭昏在厕所),vivo TWS 2这个造型一看就很“蓝厂”,还不错;华为FreeBuds Pro又闪又炫,要论招眼,倒是它最招眼。

做工方面,说实话,苹果和小米家的,最惨,库克的抠是有名的,小米这个则要考虑到它发售的时候就是故意要在价格上压竞品一头,做工也就没法太计较。华为vivo这俩,都没啥可挑剔的,严丝合缝。

佩戴和操作这块儿,最高分的我觉得还是Airpods pro,以及vivo TWS 2,因为它俩比较容易拿出来……这个理由会不会有点搞笑?可实际上,你自己用过华为FreeBuds Pro你就知道,把耳机从电池仓里拽出来甚至需要靠教程这我也是服气了,小米Air 2 Pro也没那么好抠;佩戴方面同理,后面这两位看着就知道,腔体比较肥硕,对耳廓偏小的消费者并不友好。至于具体操控起来,我则更喜欢Airpods pro和华为FreeBuds Pro捏住耳机柄来切换模式的设定,会更不容易误触,不过这四款都是带柄的,经验告诉我们,带柄的误触率一般都会比豆状的要低,只要识别率OK就行。这里需要给vivo TWS 2额外加个分,就是按压触控功能——这是个非常实用的好玩意儿,你用了就知道。

主动降噪方面,这四款里最有故事的当数Airpods pro——从甫一出场时候的高光无数(的确很多人没试过QC20之类的有线主动降噪,第一次接触这种产品就是苹果家,就比较惊为天人),到后来更新固件之后招来不少吐槽,个人觉得在这四个耳机里,它的主动降噪能力只能排到第三甚至第四了,因为它目前这版固件下的主动降噪,实在是背景太脏乱了,安宁感很差;华为那款在绝对降噪能力上会弱一些,不过综合表现还行;小米Air 2 Pro论主动降噪真的很令人惊讶,背景又干净降噪程度又很猛,当然它的负压效应会重一些;vivo TWS 2则是四个里背景最干净,降噪程度略逊于小米而优于另外两位,智能降噪算法很强,且负压效应很轻微的选手。

音质就很好评判了:这四个东西,理论上是三个风格走向的玩意儿。

Airpods pro玩的是“我就要尽量多的细节,在这个前提下饱满度我不是很顾得上”,所以你拿这副耳塞初听之时,会觉得真的三频张得还蛮开的,分离度的呈现也会比较有谱,但是从器乐到人声都会偏纤薄,结象丰厚不起来,表达鼓点的时候些许敲铁皮,许多乐器应有的厚实度都给不出,人情味儿更是欠奉(毕竟是苹果,祖传白开水)。这样的好处是不容易听腻,且适应的曲风还挺宽泛,缺陷就是听着没味儿没感动,部分曲风还会令人觉得过于炸刺;华为FreeBuds Pro的能量则明显更集中于中频附近,与此同时泛音会普遍多一些,听起来有点略暖,缺陷是细节度会比起来没那么明晰,优点是呢,这个塞子的能量还算在整个空间里比较均匀,就是说器乐也还是OK的;小米Air 2 Pro是四个塞子里最暖、染色最多的那个,分离度也相对最差,能量均匀度就过于中低频了,只能说听听人声流行还是够格的;vivo TWS 2,以冷暖而论,会是介于华为小米之间,调音拥有更好的弹性和空气感透明度,且硬素质是四个里面最好的,拥有更为HiFi审美的严谨架构,同时人情味儿和饱满度又恰如其分,是个器乐和人声、丝丝入扣和声动我心都能兼顾得更好的选手。从这个意义上而论,如果按飞机座椅的舱位来比方,这玩意儿算是“头等舱”的质量了,会比“经济舱”“商务舱”要明显听着更舒服,这个调音在耐听度上也有明显优势。

还有一点就是,不同模式下的声音风格会否发生较大的偏移,在这方面,小米Air 2 Pro会再丢一些分,换一个模式听感就会发生明显差异;华为表现要好一些,Airpods Pro和vivo TWS 2则表现最稳,基本上很难察觉到风格差别。

讲白了就是,四款耳机里,vivo这款TWS 2是最好听的——我知道这么说一定会有人觉得这文章纯属枪文,不过呢,容我自辩几点:

1、真无线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你发的比别人晚,哪怕就只是晚了几个月,那么你就有可能具备某些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因为这玩意儿跟有线耳机真的不一样,它对各种新技术的依赖挺大的,早买是早享受,晚买则有挺大概率撞到各方面更完善的新款。你像vivo TWS 2用的DEEP-HD,这东西实打实的提升了音质传输的品质,它又是头一份采用这个技术的,更早于它推出的那些型号,想装这个也不赶趟对不对?这东西对音质是真的有明显提升的,毕竟真无线的音质瓶颈就是单元、声学设计、推力(和续航会抵触)、传输、调音这五个坎,它在传输这个坎上,占了这么大便宜,表现更好那是情理之中。

2、我写vivo的东西,你还别说,历来会多夸一些,因为他们自己不爱夸——他们是少数的在发布会上别说贬低竞品了,他们连提都不爱提竞品,就很老实巴交。我作为一个跟这个品牌要渊源有渊源,要关注有关注,要体验有体验(这些年主力机大部分是这个牌子的)的人,肯定会希望他们的优点被更多人知道,这也是人之常情。

3、具体到vivo TWS 2这款产品,要非让我鸡蛋里挑骨头,我大概只能说“长得没那么醒目”、“包装盒不算很高档”这种边缘理由;好歹也是用过测过好几十款真无线的人了,真无线的声音,在素质上正常情况下能做到什么样,调音又大概齐能到什么水准,我还是有发言权的。讲良心话,vivo TWS 2的声音真的很棒了,堪称又正又好听又有素质的典型,还提供了四种相当有可用性的音效。如果指望它再调音更高雅或者更有风格性一些,那么势必会损失目前这种“老少咸宜”、“消费者和有一定听音经验的人都会觉得满意”的设定,会变得曲高和寡,那么说,这样一个声音,我真的觉得,没法挑啦。

就像一辆八万十万的家轿,我们非要去说它不够200马力,百公里没法8秒以内那真的属于扯犊子,它有足够敏捷的动力,又开着不颠簸,空间合适,底盘优良耐用,配置也不比竞品差一点,那还挑啥刺,对吧?这已经是个堪称“旗舰级”的主动降噪真无线了。

最后的问题,可能也是对很多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价格——文章最初我说过这次对比排除了售价太贵的真无线,毕竟vivo这个品牌的主动降噪,不会很贵的,本来吧,我觉得可能以它的产品力,卖个799左右也很有得打,结果你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售价直接怼到499元……

这个价格,使得我前面的一些称赞,反而显得很无力了——这样的产品力卖到这样的价格,本以为的惊喜转瞬间变成了惊吓,老实人发狠起来,真可怕,而对消费者来说,这绝对属于“香得可怕”。

那还等啥?剁吧……

0 阅读:466

评论列表

哦哦大人

哦哦大人

3
2021-05-27 00:40

买不到蓝色的

耳机林sir

耳机林sir

音频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