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氢能发展已上路
可喜的是,随着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上述的问题正在逐步化解。
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要建立“1+N”政策体系,明确氢能战略定位,部署产业发展重点任务。
之后,各地方政府纷纷跟进,相继推出各类支持政策。截至2022年底,我国各地方政府发布氢能政策超300项,政策类型多方面,支持方向以氢能交通应用向跨行业耦合应用场景拓展。
以川渝为例,两地先后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签订《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氢走廊战略合作协议》,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文件60余项,形成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2021年11月,总体规划了两条城际线路和一条直达干线的“成渝氢走廊”正式贯通。
四川省经信厅汽车产业处处长刘珂在会上发布的川渝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情况显示,川渝地区发展氢能的政策力度大、氢能来源优、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应用场景广,目前聚集产业链上下游及科研院所200余家,基本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成渝氢走廊现已投入燃料电池汽车695辆,建成加氢站24座。力争到2025年,累计投入燃料电池1000辆,建成加氢站30座。
刘珂表示,“下一步,川渝两地将进一步加强协作,共同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领域实现更多国产化替代,降低全产业链成本,引进培育碳纸等关键零部件企业;不断延链强链补链,加大示范应用,推动成渝‘氢走廊’提质扩容。”
当然,氢能产业发展也离不开产业链上各链主的主动作为。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前,已有超过1/3的中央企业在氢产业链上布局发展,覆盖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各个重要的能源领域。
且如上所述,产业链上各主体协同发展已成行业共识。在此次会上,以东方电气、一汽解放、蜀都客车、亿华通等为代表的川渝氢能产业链主企业就共同发布了“氢聚川渝,共绘蓝图”川渝氢能产业发展共识,它们将强化技术创新协同,联合突破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强化产业集群协同,打造高质量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强化基础设施协同,建设互联互通的氢能基础设施网络;强化示范效应协同,构建多元氢能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各类氢能政策的催化和企业协同发展,已经驱动一批氢能项目落地或加速推进。
6月30日,中石化宣布,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产出的氢气通过管道输送到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替代现有天然气化石能源制氢。至此,该项目实现绿氢生产到利用全流程贯通,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