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勋起义立了大功,为何两年后却被抓了起来,毛主席如何批示?

具光阅览趣事 2024-11-20 04:16:41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5年,国民党将军高树勋,收到了蒋介石要他率军进攻解放区的命令。

只是,他并不想执行这个命令。

他心里明白,如果继续追随旧势力,自己将成为内战的帮凶;

而若选择起义,他不仅要背负“叛徒”的骂名,甚至可能牵连家人,身陷险境。

最终,高树勋还是选择了起义,从国民党阵营倒向共产党阵营。

只是,起义仅仅两年后,这位曾被毛主席称为“反内战英雄”的将军,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逮捕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那么,这其中有怎样的误解与波折?毛主席对此又是如何批示的?

起义之路

1945年初秋,国共双方的对峙已渐入白热化。

作为新八军军长的高树勋,此刻心中一团乱麻。

他心里既有对国民党腐败体制的愤懑,也有对八路军顽强精神的钦佩。

自十几岁入伍起,高树勋便跟随冯玉祥征战各地。

从北伐到抗日,他不是没见过风浪,但眼下,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却比战场上的敌人更难缠。

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令他寒心,派系之争、腐败横行更让他深感痛苦。

另外,抗日战争时期,高树勋与共产党有过不少接触。

无论是冀鲁豫边区的联合抗战,还是对八路军纪律严明的亲眼目睹,都令他对共产党的作战方式与精神风貌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他记得有一次突围,八路军指挥员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毅然选择死守阵地。

他们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凭借机智的战术反败为胜。

那种井然有序、视死如归的姿态,让他久久不能忘怀。

1945年9月的一天,蒋介石的一纸命令让高树勋彻底失去了耐心。

他被要求率部攻打平汉铁路线上的解放区,准备与八路军进行一场硬碰硬的战斗。

拿到命令的高树勋首先想到的不是胜负,而是这场内战背后更多的意义,中国人为何要杀中国人?

与此同时,他接到了一封来自共产党领导层的信。

信中写道:“高将军,国共之争非党派之争,而是人民之争,你若愿意停止内战,带领部队归顺革命,历史会铭记你的选择。”

这番肺腑之言正中高树勋的心坎,更令他动容的是,共产党还悄悄安排人将他的家属接到解放区保护,以免遭受蒋介石的威胁。

思考一番后,高树勋毅然决定起义,而他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说服手下的军官和士兵。

一个夜晚,高树勋召集了各团长开会。

“兄弟们,我们一路从北伐走到现在,牺牲了多少弟兄,流了多少血,可今天的国民党,还值得我们替它卖命吗?”

他并未停顿太久,继续说道:“现在是选择的时候了,跟着我,和共产党一道争取和平;不愿意的,我不会勉强。”

这一席话落地,营帐里一片死寂,突然,一名团长猛地站起来,敬了一个军礼:“军长,我们跟定您了!”

随后,其他军官也纷纷起身附和,至此,起义的决定正式敲定。

1945年10月30日,高树勋将部队召集到马头镇。

当夜,八路军与高树勋部队联合行动,迅速控制了周边区域,成功将起义部队带入解放区。

此举震动了整个国民党阵营,也让蒋介石大为恼怒。

卸甲后的困局

1945年的邯郸起义后,高树勋带领的部队改名为“民主建国军”,成为了国共谈判后内战初期最重要的标志性力量之一。

不过,高树勋虽立下大功,但他也清楚,刚刚加入解放区的队伍,自己和士兵们如同新兵一样,仍需重新融入新环境。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高树勋努力调整队伍结构,按照党的指示将更多的干部和战士派往学习班进行思想改造。

可战斗并未停止,敌人频繁派出特务,国统区对起义军的破坏行动更是接踵而至。

1946年,部队内部爆发了一起小冲突。

事情源于一名军官在集市上购买物资时,与商家用手势讨价还价,这一举动被保卫科误认为是特务接头的暗号。

这名军官很快被逮捕,经过严厉审讯,他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编造了一份所谓的“间谍名单”,这引发了一场始料未及的风波。

保卫科根据名单开展清查,审查行动在军中引发了不小的恐慌。

一些官兵对这种突如其来的严查感到不安,私下议论纷纷。

虽然高树勋极力安抚部队情绪,但依然无法平息不断扩大的疑虑。

最终,这场“内鬼风波”动摇了不少人对起义的信心。

1947年,高树勋本人也未能幸免于这场风波。

尽管受到了质疑,他始终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并一次次表明自己的忠诚。

他甚至在与保卫人员的谈话中坚定地说道:“我的信仰未曾动摇,曾经决定的道路,就是我要走到尽头的路。”

这场风波不仅对高树勋个人造成了巨大冲击,更使他的部队陷入极大的动荡。

审查风波

由于连续不断的审查与处置,部队中人心惶惶,许多士兵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与此同时,国民党特务的活动更加猖狂,他们企图利用这一内部分裂,向外界散播“高树勋起义是假投诚”的谣言。

在这样的多重夹击下,高树勋显得无比孤立。

另外,这一消息也迅速传到了中央,毛主席得知高树勋被捕时,正伏案批阅一份战场报告。

毛主席一向以深刻的洞察力和决断著称。

他了解高树勋的人格,也深知这场风波的起因复杂,可能更多源自内部管理的问题,而非将军的真实立场。

毛主席放下手中的卷宗,亲自起草了一份电报,发往冀鲁豫军区:“高树勋在起义中立下大功,一定要妥善对待,保住他的性命,审查须慎重,切忌误伤忠良。”

毛主席的指示不仅在冀鲁豫军区引起了高度重视,也让高树勋的处境迅速改善。

审查的重点从单一的指控转向更全面的调查。事实逐渐浮出水面。

那份所谓的“叛徒名单”,完全是因刑讯逼供而虚构的,而高树勋及其核心部下的忠诚毋庸置疑。

在经过一系列严格审查后,高树勋被宣布无罪。

毛主席的这一果断决策,不仅保全了高树勋的性命,也为党内处理类似问题树立了典范。

而这次事件,也让中央更加重视起义部队的思想教育工作,派遣了更多优秀干部深入一线,加强队伍的管理和引导。

高树勋事后曾感慨地说道:“毛主席不仅救了我的命,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1947年底,高树勋重新回到军事岗位,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多次立下奇功。

他用自己的忠诚和行动书写了新的篇章,而毛主席的批示,则成为这段历史中最令人动容的一笔。

将军谢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礼炮响彻天安门广场,高树勋站在人群中,目光中满是欣慰与激动。

作为早期加入解放事业的起义将领,他的内心比许多人都要复杂。

一方面,他为亲眼见证中国历史的新篇章而感到自豪;

另一方面,他也清楚,自己和许多起义将领一样,在新中国的建设中,仍需继续证明自己的忠诚与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重心逐渐从战场转向社会经济。

高树勋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也被调往河北,出任地方领导,协助组织和管理当地的基础建设与社会事务。

初到河北,高树勋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他的办公室不再有作战地图和战术沙盘,而是堆满了经济报告和民生文件。

他每天早晨出门前都要带上厚厚的笔记本,认真记下每一项指令和数据。

在河北的几年里,高树勋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农村基层。

他戴着斗笠走进田间,亲自参与土地改革,和农民一起讨论如何提高产量。

他坚持实地考察,每到一处都详细记录当地的问题和需求。他还亲自参与推进教育工作,鼓励青年人学习文化,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即使身处地方行政岗位,高树勋依然保持低调与谦逊。

他深知,自己是从国民党转到共产党阵营的起义将领,曾经的背景使他必须更加谨慎。

他时常勉励自己:“无论身处何位,我始终是人民的一部分,能为百姓做事,就是我最好的交代。”

到了晚年,高树勋逐渐退出了繁忙的公务工作,但他依然是许多年轻干部眼中的精神榜样。

1970年代,高树勋的身体逐渐衰弱,一次住院期间,周恩来总理亲自关心他的情况,并指示将他转到北京的医院接受更好的治疗。

病床上的高树勋已经无法再像从前一样与人高谈阔论,但他在日记中写下了一句话:“余生已至黄昏,但目光仍向朝阳。”

1972年,高树勋因病逝世,享年74岁。

他的遗愿是将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留在这片他为之奋斗的土地上。

国家为他举办了简朴却庄重的追悼会,许多曾经的战友、下属,以及普通百姓都前来送别。

追悼会上,一名老兵感慨道:“高将军是我们这些人的榜样,不只是因为他的战功,更是因为他的初心。”

结语

高树勋的名字,后来多次出现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史书中。

他的起义不仅是一场军事决策,更是一种政治勇气的象征。

他的晚年平静低调,却也体现了共产党人脚踏实地、不居功自傲的精神风貌。

今天的人们谈及高树勋时,或许会想到他的战场英姿,也可能会记住他在地方治理中的努力。

但更多的,或许是一种对信仰的坚守、对和平的追求。

与此同时,高树勋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选择站在人民一边,就是对国家最大的忠诚。

信息来源:金台资讯 2023年 1月29日 关于《瓦解敌军的“高树勋运动”》的报道

光明日报 2007年8月29日 关于《反内战的“高树勋运动”》的报道

0 阅读:14

具光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