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铁腕治罪”:恢复死刑背后的政策转向与社会争议

熙言资讯集 2025-02-21 11:33:50

特朗普“铁腕治罪”:恢复死刑背后的政策转向与社会争议2025年2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助理斯蒂芬·米勒宣布,联邦政府将全面终止“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DEI)”政策,解雇所有参与制定该政策的联邦雇员,并恢复执行死刑。这一决定迅速引发全球关注,成为特朗普二度执政后“重塑美国”的又一标志性动作1310。一、政策背景:从竞选承诺到权力落地

特朗普对死刑的强硬立场早有端倪。在2024年竞选期间,他多次抨击拜登赦免37名联邦死刑犯的决定,称其“纵容暴力罪犯”,并承诺上任后将推动司法部加速死刑执行,“以保护美国家庭和儿童”35。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开启第二任期,随即签署40项行政令推翻拜登政府的多项政策,包括能源、移民和性别议题。其中,恢复死刑被列为“法律与秩序”改革的核心内容。他在就职演说中强调:“我们将再次成为一个法律与秩序的国家。”二、恢复死刑的具体措施与争议

终止DEI政策,解雇相关人员特朗普政府认为,DEI政策削弱了联邦机构的效率,并助长“逆向歧视”。此次解雇涉及多个部门的雇员,尤其是司法部内与死刑执行相关的岗位16。这一举措被批评者视为“政治清洗”,但支持者认为这有助于提升政府执行力。

死刑执行范围扩大特朗普不仅重启联邦死刑,还计划扩大适用罪名。例如,他曾在竞选集会上提出对毒贩实施死刑,并称“每名毒贩平均导致500人死亡”,主张以极刑威慑犯罪14。此外,有消息称其团队曾讨论恢复行刑队、绞刑等传统处决方式,甚至考虑公开处决画面以震慑罪犯,但这一说法遭发言人否认14。

司法程序加速特朗普要求司法部简化死刑复核流程,减少上诉周期。其任内首批处决可能针对暴力犯罪和毒品案件,具体名单预计于3月公布510。

三、国内外反应:支持与质疑并存

民意分化根据《纽约时报》民调,约87%的美国人支持驱逐有犯罪记录的非法移民,71%反对未成年人使用青春期阻断药物,显示保守政策在部分议题上契合公众诉求5。但死刑恢复引发激烈争论,反对者认为此举可能加剧种族不平等(非裔占联邦死囚比例较高)并导致误判风险14。

国际社会批评欧盟与人权组织谴责美国“倒退至野蛮时代”,而特朗普盟友则称此举是“对犯罪的必要回应”。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同步退出了多项国际协议(如《巴黎气候协定》),进一步强化其“美国优先”立场5。

国内政治博弈民主党议员指责特朗普滥用行政权力,试图通过“恐惧政治”巩固保守派基本盘。而共和党内部因特朗普的绝对掌控力,几乎无人公开反对5。

四、深层动机:权力巩固与历史定位

特朗普此次政策调整不仅是兑现竞选承诺,更折射出其第二任期的执政逻辑:

清算拜登遗产:通过快速推翻前任政策(如赦免死囚、气候目标),树立“拨乱反正”的形象510。

强化保守联盟:死刑、移民和性别议题是共和党传统票仓的核心关切,特朗普借此巩固选民支持5。

塑造“强人”人设:从应对暗杀威胁到司法斗争,特朗普将自己塑造为“受迫害的爱国者”,恢复死刑进一步强化其“铁腕领袖”标签514。

结语:美国社会的十字路口

特朗普恢复死刑的政策,短期内可能提振保守派士气,但长期来看,其激进的司法改革或将加剧社会分裂。正如卡耐基和平基金会研究员包道格所言:“世界很可能要为特朗普的雄心壮志买单。”5 在美国政治极化的背景下,这一争议性决策注定成为2025年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综合自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等权威报道1310)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