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罪犯流放地到全球最富裕国家,澳大利亚经历了什么?|国家经济系列

砺石商业评论 2024-12-13 09:45:30

导语:《国家经济》是『砺石商业评论』的一个重要文章专栏,试图从经济与人文融合的角度去解读全球各个核心国家的最新发展,以归纳出不同国家经济变迁背后的底层规律。本期为读者带来的国家是澳大利亚。

王剑 | 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最近,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众议院通过法案,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

这意味着,如果这项法案在参议院也获通过,将被正式签署成为法律,澳大利亚也将成为全球对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立法最严的国家。

这项法案也不由令人好奇,澳大利亚相比欧美,似乎是一个宽容与自由度极高的国家,为何会出台如此不近人情的法案呢?

当我们不知不觉把目光投向澳大利亚时,不妨先回答一个问题:

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里?

估计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悉尼”或“墨尔本”。

毕竟悉尼歌剧院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国家象征,墨尔本则是中国人留学与旅游的首选之地。

事实上,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

人们对堪培拉没有印象也很正常,虽名为澳大利亚首都,但无论人口还是规模都不是最大,人口总数甚至仅为第八大城市。

更不可思议的是,相比澳大利亚四面环海,堪培拉却并非海滨城市,而是一座内陆城市,且位于悉尼和墨尔本之间的山谷区域。

此外,网络上还有一种说法,“澳大利亚没有什么强大工业,是靠剪羊毛和开矿才成为了发达国家。”

事实是,澳大利亚却是一个工业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不仅是全球高速和大型船舶建造方面的领先者,还是亚太地区拥有实力超群的信息技术产业国家。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澳大利亚储量巨大的矿业,其实仅占其工业生产总值的1/5。

那么,澳大利亚因何把首都放在一个并不出名的城市,又是如何从一个流放地发展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呢?

1

被意外发现的新大陆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简称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块大陆的国家。

即便到今天,国土面积达到769万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亚,总人口也不过2664万,每平方公里的居民仅有3人,这也使得澳大利亚成为全球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

由于这块大陆长期孤悬于大洋中,且长期与世隔绝,很晚才被欧洲航海者发现。

说起澳大利亚,不妨了解下国名“Australia”的来历。这是源自拉丁语“Australis”,意思是“南方”。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当时学者猜测,在赤道与南极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南方大陆,以此与北半球的陆地达到平衡。

而这个尚未被探索证实的假想陆地就被称为“Terra AustralisIncognita”——未知的南方大陆。

直到18世纪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前,这片未知土地依然只是人们幻想中的大陆。

不过,虽然地理位置偏远,但澳大利亚并非没有人烟居住的不毛之地。

数万年前,这里就有许多从太平洋岛屿迁徙而来的土著逐水草而居,组成了数百人的规模零散部落。

只是当地土著的文明程度极为落后,千余年靠渔猎而生,只懂得简单的石器和木器的制作,没有任何文明进步。

公元1606年,荷兰探险家发现了这片大陆,并将这里命名为“新荷兰”,这是有记录的欧洲人最早踏足澳大利亚的历史。

来自荷兰的航海家想起古罗马时代传说,便以拉丁文为基础将这里取名为“Australia”(澳大利亚)。

不过,荷兰人那时对具有实际价值的南洋地区感兴趣,对荒凉的澳大利亚并不重视,所以简单登记下,便置之不理。

直到1770年,英国探险家库克船长从东海岸的悉尼登陆澳大利亚,将这片土地命名为“新南威尔士”,也就是今天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

库克船长在此插上英国国旗后,兴奋地宣布“大英帝国在澳大利亚自此拥有主权”,澳大利亚的殖民时代也由此开启。

这里顺便说下,库克船长当年是从南美洲沿着太平洋南端航行,到达的地方正是澳大利亚南部的悉尼海岸。

因此,悉尼便从一个殖民据点成为英国殖民者开发澳大利亚的重要枢纽,从不列颠群岛满载移民的船只,总是先开到悉尼,再慢慢向内陆渗透。

“悉尼”(Sydney)这个名字,也是殖民地为了讨好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而取。

经过百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悉尼到19世纪中后期,人口达到百万,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级都市。时至今日,悉尼仍是澳大利亚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都市。

不过,当初来到悉尼的欧洲移民可不是啥好人,不是小偷、就是杀人放火的劫匪,还有各类骗子和高利贷贩子。

彼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初期,社会动荡,农民开始涌入生活条件更好的城市,使得各类犯罪激增,连监狱都人满为患。

正当英国政府为此头疼不已时,有人提出新殖民地澳大利亚急需开发,不如将澳大利亚作为更大的“监狱”,把大批犯人流放到那里,一举两得。

英国本来就有将罪犯输送到殖民地的传统,比如当年为解决北美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英国通过了法案,将处刑的罪犯输送到北美,才解决了劳动力不足问题,并逐渐完成美国的初始建设。

于是,英王乔治三世宣布,澳大利亚定为英国新的犯人流放地。

1788年,第一批英国殖民船队装载着736名罪犯抵达悉尼,建立英国在澳大利亚的第一个殖民地。

到1868年,英国向澳大利亚运送了大约16万罪犯,依靠这些罪犯及其后代,建立起了今天的澳大利亚。

2

移民早期的艰苦生活

早期英国移民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连最差的囚犯餐都难以保证。

直到18世纪末,澳大利亚的殖民地食物供应完全依靠英国海运补给,而且还是配给制,平均每人每周获得面粉4磅、大米1.5磅、咸猪肉2.5磅,远不及英国本土公民吃得好。

有人可能不解,澳大利亚再如何荒凉,可还是有地可以种粮食的,甚至还是全球有名的小麦出口国,为何那时候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道理很简单,最初的英国移民都是罪犯,偷摸拐骗个个在行,可不擅农作种植。

更重要的是,英国可比荷兰更重视澳大利亚,时刻关心这里的一举一动。

作为一座孤悬大洋并且毗邻重要海路航线的重要大陆,英国一心希望将澳大利亚建设为太平洋上欧洲的延伸部分和大英帝国的前哨,所以要啥给啥。

因此,英国不遗余力地从本土及附近殖民地调集粮食补给送到澳大利亚。

对于那些新移民,既然不干活也能填饱肚子,何必要辛苦种地呢?

所以在整个18世纪,澳大利亚几乎没有任何农牧和种植业,完全就是一个坐吃山空的状态。

面对这样的现状,头疼的英国政府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商机。

那时,英国工业革命的纺织业急需的大量羊毛,主要产自欧洲本地的美利奴羊(MerinoSheep)。这种羊的羊毛属于上乘的毛纺原料,一只羊的产毛量可达15-20公斤。

可由于英国气候潮湿,美利奴羊会得烂脚病等疾病,生存率不高。但澳大利亚气候干旱,草木繁茂,反而成了这种羊的乐园,个个膘肥体壮。

英国人便大规模开始往澳大利亚引进美利奴羊,鼓励移民养殖。到19世纪初,澳大利亚殖民当局又特意划出一万英亩土地,专门用于饲养美利奴羊。

由于英国本土对羊毛制品的需求量猛增,澳大利亚的养羊业蓬勃发展,并趁着工业革命的“东风”驶入了快车道。

到19世纪20年代,羊毛作为澳大利亚的主要出口产品的地位得到了正式确立,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因为羊毛产业兴盛,澳大利亚也得到了“羊背上的国家”的戏称。

时至今日,澳大利亚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羊毛生产国与出口国。境内养殖超过1.35亿只绵羊,其中美利奴羊就达到一亿只,羊毛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1/4-1/3,每年生产的羊毛超过70万吨,出口创汇占澳大利亚出口总额的10%以上。

1868年,随着澳大利亚经济逐渐步入正轨,虽然英国正式结束了流放政策,澳大利亚的罪犯可以选择返回英国或留在澳大利亚,但绝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后者。

英国在继续向澳输送罪犯的同时,也鼓励公众向澳大利亚大量投资和移民。由于深感仅靠罪犯无法加快澳大利亚发展,英国宣布提供至少500英镑土地补助,鼓励自愿移居的英国国民来到澳大利亚参加建设。

到19世纪末,伴随澳大利亚东部金矿的发现,加上欧洲局势动荡,来自全世界的移民不断迁居至此,希望在这块新大陆实现财富梦。

由此,一个现实问题又摆在英国殖民者面前。

原来仅在海岸地区活动的澳大利亚移民对土地需求并不大,与当地土著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可养羊业需要大量土地,新来的移民也需要土地居住和种植,就势必与原本占据优质土地资源的土著发生矛盾。

有人可能不解,澳大利亚地域广阔,到今天也没有住满人,彼此就不能有空间和睦相处么?

这就要说起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构造了。

3

被消灭的土著群体

澳大利亚的东南隔塔斯曼海与新西兰为邻,北部隔帝汶海和托雷斯海峡与东帝汶、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相望。

整个大陆东西跨度有4000公里,是世界第六大国家,几乎和美国本土差不多大。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季节也与北半球正好颠倒。中国是冬天,澳大利亚还是夏天,当地最热的季节是12月-1月,很多地区的平均温度能达到40℃。

遗憾的是,澳大利亚面积是大,但生存条件较为恶劣,95%其实都是无人区。

总体来看,澳大利亚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大陆西部是高原,东部是海拔1000米左右的沙漠,首都堪培拉以南的科西阿斯科山峰,海拔2228米,成为澳大利亚大陆上的最高点。

中部的艾尔湖是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2米,四周是一大片荒无人烟的盐碱滩。由于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使得2/5的国土在热带,即使看似靠近南极的南部地区,也很少会下雪。

而且,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澳大利亚地区1/3的国土降水不到250毫米,中部是大面积的热带荒漠,也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

也因为气候干旱,整个澳大利亚没有什么像样子的大河,境内最大的河墨累河一年的入海水量,还不如亚马孙河一天的,大部分湖泊也都是根本不能饮用的盐湖。

这种并不乐观的自然环境,别说人类很难生存,就连本土的动物也进化得极为可怕。

除了体型硕大的各类昆虫、爬虫,更有世界上毒液最强的蛇——内陆太攀蛇。没办法,荒漠里食物缺乏,蛇类捕食必须一击即中,否则只能饿肚子。

总体来说,澳大利亚大部分都是荒漠,环境恶劣,只有北部、东部、东南等少部分沿海地区气候湿润温和,适合人类居住。

而那些水草丰沛,远离凶猛捕食者的区域自然也成为澳大利亚土著自古以来栖息的风水宝地。

这也意味着,随着英国人逐渐在澳大利亚沿海地区站稳脚跟后,与土著争抢有限的可用土地,便成为无法避免的矛盾。

欧洲殖民时代,殖民者土地需求与当地土著生存产生冲突,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杀掉他们。

当然,出于对殖民者和移民骚扰自己家园的痛恨,也不断有落单的白人被澳大利亚土著击杀。

这就更给了澳大利亚殖民者口实,为了彻底解决土地矛盾,1826年,澳大利亚总督亚瑟宣布“在合法情况下白人可以杀死土著”,正式对当地土著发起了灭绝性战争。

根据这项法案,澳大利亚的白人可以随意屠杀土著黑人,无需任何理由和法律。

这次大屠杀史称“黑人战争”,整个澳大利亚土著几乎都被白人用各类手段消磨殆尽。

其中最惨的就是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土著,这个澳大利亚南端岛屿的塔斯马尼亚族,被彻底灭族。甚至,当最后一个塔斯马尼亚人死去后,还被制作为标本,在欧洲足足展览了近100年。

这种用现代文明的枪炮消灭所谓落后文明的暴行,其实贯穿在整个殖民时代。

无论是澳大利亚,还是北美、南美以及整个亚洲,白人殖民者对任何有色人种和土著都是采取残酷无情的种族灭绝政策。

除了屠杀,澳大利亚殖民者还大量奸污土著妇女,产生了大量混血儿,但他们也一直不被澳大利亚政府承认合法身份。

直到1967年,澳大利亚通过全民公决,才真正赋予最后仅有的数十万名土著混血儿澳大利亚公民身份,享受普通人应有的一切待遇。即便如此,他们也只能从事各类底层工作,并不被主流社会认可。

4

澳大利亚的丰富矿产资源

应该说,百余年前,欧洲移民源源不断来到澳大利亚,可不只是为了“剪羊毛”的。

毕竟澳大利亚地域这么广阔的地方,通常意味着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事实也是如此,19世纪中期,有人在悉尼附近的贝瑟斯特和墨尔本以西的巴拉瑞特都发现了金矿,引发了全世界移民的淘金浪潮,很多广东福建的华工也来到澳大利亚。

1851年到1865年这十几年,澳大利亚黄金产量就占了世界40%,濒临南部海岸又靠近金矿区域的墨尔本随即热闹起来。

关键是,澳大利亚不是在一个地区发现金矿,而是好多地区都发现有金矿,且含量极高,吸引了全世界的淘金客蜂拥而至。有的淘金客甚至都不用淘,就有可能捡拾到数量可观的金矿石。

一夜暴富的机会,使得澳大利亚成为人人心目中的“黄金大陆”,也使得当地总人口从1851年的43万,激增到1871年的170万,增加了四倍人口。

这些淘金者将殖民营地逐渐扩建为集镇,随后又建设为城市,同时不断往澳大利亚内陆进行探索,寻找更多的水源、牧场、矿场,让澳大利亚的城市不断从沿海向内陆地区发展。

更令人欣喜的是,除了金矿,澳大利亚还有大量煤矿和铁矿资源。其中,位于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州近50%的烟煤资源可以露天开采;当地的铁矿更是储量大、品位高、埋藏浅,也极便于开采。

黄金与“黑金”的出现,让澳大利亚迅速完成了财富积累,散落在大陆四周的殖民地连片成区,组成了国家的雏形,被称之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聚宝盆”,英国惊喜不已。

不过,由于相继经历了美国独立、加拿大动乱等一系列殖民地风波之后,有些心有余悸,开始有意通过逐渐退出殖民地地区的军事、政治领域,将殖民地改为英国特色的“自治领”,以换取殖民地的稳定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1870年,最后一批驻扎在澳大利亚的英国军队撤离后,在英国议会的推动下,澳大利亚的六个殖民地联合成立了澳大利亚联邦,正式成为了英国的一个自治领地。

由于澳大利亚内部对是否该脱离英国争议不断,直到1901年才正式宣布独立。

1901年1月,经过10年的立宪和公投准备,澳大利亚从一个地理概念正式成为了政治实体。澳大利亚联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自治领在悉尼成立,首都定在堪培拉,原来陆上的6个殖民地区也正式成为澳大利亚的6个州。

至此,一个昔日英国的流放地完成了转身,成为了独立的国家。

既然独立建国了,那么问题来了,首都该设在哪呢?

澳大利亚的悉尼是国内人口和规模最大的城市,而墨尔本也是澳大利亚的金融中心与文化中心,两座城市都符合首都的定位。

偏偏最后澳大利亚将首都选在了两座城市之间的堪培拉。

5

权衡之下的首都设定

澳大利亚首都的选择,其实和很多国家不同。

首先这个国家不是主动独立,而是被其“母亲”催着分家,才探索如何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也是因为毫无准备,独立20年内,国家机构先后都建立起来了,可唯独首都究竟设在哪里迟迟未能决定。

当时悉尼作为商业中心,承担了金融和经济中心重任,但由于大部分政府机构均设在墨尔本,这里则承担了联邦会议的职能。

也就是说,澳大利亚独立之初,墨尔本可谓“事实首都”,成为正式首都也是顺其自然的事。

可悉尼不服气,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拥有超过500万人口,也是大洋洲最繁华的城市之一,首都是当之无愧。

事实上,墨尔本与悉尼看似是两个城市在争抢,背后却是分别隶属的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两个实力超强的州在博弈。

正因如此,当澳大利亚联邦选择首都时,时任澳大利亚总理,同时也是新南威尔士州领导人乔治·里德,为了平衡国内力量,有意将维多利亚州的墨尔本视为首都候选城市。

老家的新南威尔士州自然很不满,可里德是女王派过来的官员,大家也是敢怒而不敢言。

1908年,里德调回了英国,将哪个城市设为首都的话题又在澳大利亚国内开始争论。

由于悉尼和墨尔本都不愿意退让,最终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在两地之间建立一个新的城市作为首都,这就是堪培拉。

这个决定看似折中,但符合一定的实际环境。

首先就是无论悉尼还是墨尔本,条件都很优秀,可两座城市都在海边,很容易在战争时期被敌人突袭,没有战略缓冲。

其次是堪培拉虽然不起眼,但距离两座城市中间,来回交通方便;西北东南还有高大山脉,可作军事防御用途,符合战略要求。

1927年,澳大利亚将首都从墨尔本迁至堪培拉,开始真正有了自己的首都。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和英国关系实在太过亲密,即便独立之后,依然将英国女王视为国家元首,也始终以英国属地为荣。

独立之后的澳大利亚,也时刻以英国“亲儿子”自居,无论政体还是经济文化,统统以英国为母本,直接抄作业。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即便战火没有蔓延到自己境内,澳大利亚也坚定地站在英国这边,并与新西兰组成澳新军团(ANZAC)共同作战。

大量的粮食与肉类作为战争补给成百上千吨地输送到欧洲战场,澳大利亚这个英国的流放地,终于在百年之后实现了反哺。

作为忠实的英帝国殖民地代表,澳大利亚在战争期间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

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中,500万人口的澳大利亚就派出了40万军队参加,最终付出 6万人牺牲,15万人受伤的代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口增至700万的澳大利亚更是动员了近百万的军队与同盟国并肩战斗,伤亡达23000人。

二战结束后,因远离战火纷飞的各类战场,且人均收入高居世界前列,大量对战争深感恐惧的世界各国人民纷纷移民澳大利亚。

6

澳大利亚的多元产业结构

澳大利亚至今能持续吸引那么多移民,是因为这是一个富裕的国家。

2023年,澳大利亚的GDP为1.72万亿美元,全球范围内可进入前二十行列,不算最出众,但人均GDP为6.4万美元,全球排名前十。

近20年来,澳大利亚人均GDP始终保持在5万8千美元左右,最高竟然达到了快7万美元,一直都位居世界前列。

澳大利亚的富裕,最初是来自老天爷的自然资源恩赐。

仅已发现蕴藏量丰富之矿物资源共有70余种,23种已大规模生产,居全球首位的矿产,还包括褐煤、铅、金红石、铜、镍、铀及锌等稀有矿物。

而且凭借丰富的煤矿、铁矿及黄金资源,早在2008年,澳大利亚就取代巴西成为了全球第一大铁矿石出口国。全球四大铁矿业巨头中,有三家来自澳大利亚,同时还是全球黄金生产第二大国。

农业资源就更不用说了,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最大的牛肉出口国,第四大乳制品出口国,第六大小麦出口国,也是世界上糖出口大国。

可以说,澳大利亚才是《圣经》中描绘的“蜜和牛奶流淌”的地方。

很多人或许就此以为,澳大利亚只是一个农业和矿产为主导的国家。

说出来可能令人难以置信,澳大利亚农业和矿业的确很发达,但农业、牧业、林业以及矿业加一起,实际只占GDP的20%左右;工业和服务业超过70%(2023年数据)。

也就是说,澳大利亚其实是一个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是凭借超强的制造业才步入到发达国家行列。

根据OECD统计,澳大利亚的经济结构总体保持在:农业2.027%,工业19.78%,服务业78.193%。这个产业比重与欧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是完全一样的,工业占比还高于不少发达国家,比如高于荷兰(14%)。

想弄明白澳大利亚经济结构为何如此,得先搞清楚什么叫“发达国家”?

按照国际标准,达到发达国家人均GDP必须越过3万美元的门槛,这点澳大利亚早在2004年就实现了。其次是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也就是科技、创新和现代化水平,至少要达到或超过美国的69%。

这些,作为高度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澳大利亚也实现了。

那么,澳大利亚是如何从“剪羊毛”“采矿”逐渐迈入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的呢?

7

从农业到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简单说,是澳大利亚自始至终对科技的关注,以及对工业制造的重视。

以农业和畜牧业来说,澳大利亚始终将其作为立国之本。每年的国家科研经费,有70%是直接拨给农业和畜牧业领域。政府所属的37个科研机构中,有6个专门从事畜牧业研究,不少大学还开设了相关专业,研究如何养羊。

经过百年沉淀的畜牧业也通过专业公司负责管理和推广,将其变成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生产技术,再转化为可变现的商业项目,实现一套完整的商业循环体系。

再看农业,澳大利亚作为全球粮食和畜牧业出口大国,小麦、牛肉及羊毛等绝大部分是用于出口。

那澳大利亚的农业是如何实现自给自足,并能大量出口的呢?

这要归功于澳大利亚特有的“农场主经济”,庞大但科技化含量很高。

澳大利亚目前拥有12.65万个农场,其中94%属于家庭大农场。这些特大型家庭农场基本都是实行混养体系,也就是既能放牧又能种地,约占全国农场总数的64%。一些大型农场年利润可达数百万澳元,即便是中小型农场,也能实现远超很多中小企业的产出。

随着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等新兴模式的兴起,农场主们通过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了作物产量与品质,利润空间持续扩大。

事实上,全世界实行“农场主经济”的并不只有澳大利亚,亚洲及南美就有很多国家也是如此,但均不及澳大利亚农业那么发达。

为何澳大利亚的农业能发展起来呢?

作为全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澳大利亚一开始无法像其他国家那样,靠劳动力堆积维持农场经营,只能通过研究如何提升单位亩产率,如何发展灌溉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与技术改良,带动整个畜牧业及农业的与时俱进。

农业产量提高了,稀少的人口无法消化,自然就只能拿去出口创汇。如今,澳大利亚小麦的年产量高达2100万-2500万吨,这么大的产量里,有一半用于出口创汇。

可以说,独特的历史与地理因素,让澳大利亚农业从一开始就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既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也为其他产业提供了发展思路。

几乎是同样的道理,从矿业到林业等领域,澳大利亚都是走的科技辅助的道路,才能将大量产品实现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与澳大利亚贸易往来频繁,也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商品出口额从2000年的60.1亿澳元激增至2019年的1484亿澳元。这一增长不仅推动了澳大利亚服务业的繁荣,也加速了金融、房地产、信息技术等产业的飞速发展。

澳大利亚的人均GDP也才得以在十年时间,从2002年的2万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6万美元。

此外,一直对英国亦步亦趋的澳大利亚,在工业制造领域更是与欧洲国家几乎同步。从上世纪后半叶,澳大利亚就与北美等国家同步进行了工业革命,开始了蒸汽化和机械化的进程。

19世纪末,澳大利亚又在英国工程师帮助下建立了基础工业,早在1901年就生产出了本土的第一辆塔兰特汽车,各项性能均不逊色同时期产品。

到1923年,澳大利亚自主研发,更为新式的霍顿(Holden)便已达到年产1万2千辆,已经是世界级的水平。

霍顿开启的澳大利亚汽车工业时代,不仅以锻造强劲发动机而闻名于世,还在变速器、底盘方面的研发和生产能力领先国际竞争者,一直保持到20世纪上半叶。

汽车制造业不仅带动了更为庞大的工业体系建设,同时也让澳大利亚对工业与科技结合有了清晰的路径,继续在船只、军工、医药等制造领域大放异彩。到上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的制造业占GDP比重长期维持在28%左右。

不过,直至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出口经济还是以煤炭、铁矿石、小麦、羊毛和肉类等初级产品为主,利润并不高。

钱赚少了,经济就得想办法转型升级。

8

完善的政治和多元化的经济模式

面对全球经济挑战,上世纪80年代末,澳大利亚政府正式提出要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澳大利亚通过削减关税壁垒,以及实行货币贬值等政策,不断以促进工业产品的出口。在一系列政策促进下,到1988年,澳大利亚的工业设备,包括机床和内燃机的出口量当即增长了20%。

进入90年代后,澳大利亚高科技产品出口也开始加速,占比快速提升,达到了8.22%,居然超过了当时世界GDP排名第四的意大利。

1995年,根据世界银行的排名,澳大利亚在120个国家中的发展水平和现代化水平分别位列第15位和第18位。

到2002年,澳大利亚高科技产品在制造业出口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到16.45%,接近工业强国德国的水平,显示出澳大利亚强悍的科技实力。

如今,澳大利亚的航天科技、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均是世界级的水平。从NASA国际空间站飞船对接软件、谷歌地图、到甲型H1N1疫苗、HPV疫苗在内的多种疫苗等,均出自澳大利亚公司或机构,已是全世界不可小觑的科技与工业强国。

回顾澳大利亚的整个工业化历程,可谓是顺风顺水。

作为英联邦国家之一,澳大利亚一直是英国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并成为英国社会经济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延伸。大英帝国对于澳大利亚的产品“统购包销”,澳大利亚人坐着数钱即可。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也早已融入由英美主导的市场体系,被视为平等的一员。这套体系从19世纪起,就保护了澳大利亚不受列强掠夺,也不被任何欧美国家视为威胁。

更难得的是,互联网热潮兴起后,澳大利亚又因政局稳定,同时重视科技创新,自从1991年受到美国储贷危机的影响后到2019年,澳大利亚经济已经连续二十余年保持稳定增长。

澳大利亚经济没有像其他地方发生大规模衰退,其中关键就是澳大利亚继承了英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衣钵,即信奉“小政府-大市场”,反对向市场进行过多的干预,政府只能做好“守夜人”的角色。

相应的,政府也受到的法治约束较强,官员们很少中饱私囊,政府形象和清廉度也持续增强国家的信用体系。

这种令人艳羡的体制环境下,澳大利亚自然成为海外高科技企业投资的首选之地,促进金融、IT等急需稳定的行业不断涌入,既充实了澳大利亚的产业结构,也给澳大利亚人带来众多就业机会和福利,不断提升澳大利亚人的幸福感。

可以说,澳大利亚,这个由罪犯创建的国家如今过得风生水起,离不开孤悬海外带来的安全环境、老天爷赏饭吃的丰富矿产资源,以及英美“老大哥”的扶持,从而打下的富裕基础。

但是持之以恒地进行科技创新、相对完善的政治和多元化的经济模式,才最终让澳大利亚成为了南半球的“世外桃源”。

0 阅读:6
砺石商业评论

砺石商业评论

在这里,读懂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