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凯迪拉克出了一款对标劳斯莱斯和宾利的车型?大家看到这个新闻会不会感到震惊!事情的确是这样的,前不久,有海外媒体透露了凯迪拉克新车CELESTIQ开启量产,订单排到了18个月之后,让人意外的是,这款车的起售价竟然高达3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40万以上,每年的产量预计在100至150辆。一个在中国和洗浴场所绑定的牌子凭什么可以出几百万的豪车?这车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人愿意去花几百万买它,还需要排队预定?别着急,这些答案还要从凯迪拉克的历史说起。
高端工业造车的世家,真正的美国脊梁骨
凯迪拉克的起源可追溯到1899年,当时由精密工程师亨利·利兰德领导的底特律汽车公司成立。利兰德对于汽车的质量和标准化有着极高的追求。到了1902年,为了纪念1701年建立底特律城的法国探险家安东尼·凯迪拉克,利兰德将公司更名为凯迪拉克。我们如今看到的凯迪拉克的徽标就是凯迪拉克家族的盾形纹章,象征着皇室贵族的尊贵与荣耀。
在1920年代,凯迪拉克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相继推出了多款高端车型,包括搭载V8、V12和V16发动机的豪华轿车,以及由著名设计师哈雷·厄尔倾心打造的LaSalle敞篷车。这些车型不仅拥有强大的动力性能和优雅的外观设计,还融入了众多尖端的科技配置,如同步齿轮系统、安全玻璃、自动变速箱和气候控制系统等,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舒适与便捷。凯迪拉克的车型迅速受到了全球众多名人和政要的热烈追捧,包括美国总统、好莱坞明星以及欧洲王室成员等,成为了他们彰显豪华与尊贵地位的象征。
1950年代,凯迪拉克在汽车技术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不断推出创新的功能,如动力转向、动力制动、空气悬架、自动驻车以及自动调节镜等,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和舒适性,也进一步巩固了凯迪拉克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同时,凯迪拉克还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车型。1953年的Le Mans跑车,凭借其流线型外观设计和记忆座椅功能,引领了美国跑车设计的潮流,被公认为美国跑车的先驱。而1959年的Coupe de Ville轿车,更是凭借其极端尾翼和巨大尾灯的独特设计,成为了美国汽车设计史上的巅峰之作,其影响力深远且持久。
除此之外,凯迪拉克也致力于提升车辆的座椅舒适性和安全性。1974年,Fleetwood Talisman的问世,标志着凯迪拉克对车内舒适性追求的巅峰。这款车型配备了四个独立座椅,每个座椅都精心设计,配备了头枕、扶手以及灯光和音响控制等,为乘客提供了极致的舒适体验。而在1977年,DeVille的推出则进一步彰显了凯迪拉克对车辆安全性的重视。该车型配备了防撞梁、防爆胎、防盗系统等先进的安全技术,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保护。这些举措不仅展示了凯迪拉克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快速反应能力,也奠定了其在豪华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到了90年代,凯迪拉克开始了重大转型。这段时期凯迪拉克开始推出符合新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的车型。比如1999年的Escalade(凯雷德)作为凯迪拉克首款豪华SUV,搭载V8发动机和四轮驱动,赢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信赖,重塑豪华车市场竞争力。Escalade也是无数好莱坞明星以及商业巨鳄的出行座驾,网红十亿美金俱乐部富豪金·卡戴珊就拥有一辆银色的Escalade。这可以说凯迪拉克这豪车品牌的地位做得稳稳的。
梦醒:以“大”为“豪”的时代结束了
上世纪70年代的凯迪拉克,就像是活在梦里梦里一样,欧洲高端车企尚未大批进军美国,凯迪拉克当时拥有美国豪车市场1/3的市场份额,这个数量堪称可怕。但是现在呢?答案是7%。所以我们听到了两个关键词:1. 欧洲车企 2. 美国的庞大市场份额。这其实就是为什么凯迪拉克在现在中国市场,甚至是海外市场都显得定位持续走低的原因——美国豪车的时代在欧洲车企的竞争下终结了,而迫于市场压力和全球化进程缓慢的凯迪拉克也因此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地位。
从1980年开始,欧洲车企开始正式竞争美国市场,与凯迪拉克一贯大车美学不同的是,欧洲车拥有精巧灵动的外形,而且相较于凯迪拉克的一家独大,欧洲车企堪称“群魔乱舞”,BMW、保时捷等众多品牌入局美国市场,而80年代多次金融危机的到来也让消费者开始更加偏好小且省油的车款。更不用说后来把省油buff叠满日系车更是在美国大受欢迎。凯迪拉克的“巨型燃油猛兽”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开始败下阵来。
进入21世纪到今天,凯迪拉克为了进一步应对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挑战,开始了一次全面的扩张和变革,并推出了一些更加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产品。比如2013年推出的具有轻量化的车身结构和优化的空气动力学的ATS,是一款专门针对欧洲和亚洲市场的紧凑型轿车;2015年推出更大更豪华的CT6,是一款针对中国市场的行政豪华级中大型轿车。这些产品在各自的细分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要知道,凯迪拉克真正在中国市场成为“爆款”已经是2016-2017年的事情了,而欧系豪车早已占据中国市场多年,凯迪拉克作为新能源时代真正来临之前做后一个吃中国这块蛋糕的海外传统车企,固然为了市场份额割肉,且在中国豪车市场已经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时代成为了“二线品牌”。
总结一句话,对于美国人来说,凯迪拉克诚然是政要、名流和大亨都认可的美国工业脊梁,一个承载着“美国梦”的豪华品牌,只是对于当今这个既全球化还碎片化的市场而言,这个市场地位,除了美国,无法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同。凯迪拉克CELESTIQ是一辆面向美国的豪车,它的出现本质上对于它的消费群体而言顺理成章,甚至能说是等待已久。
什么配置能支撑百万售价?
所以这辆CELESTIQ又有什么“花头”能支撑它240万的售价呢?我们再从产品的角度来审视CELESTIQ这款车型,突显豪华与现代结合的优雅外观更是其经典设计的传承,灯光语言运用最新的科技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诠释。动力方面也丝毫不容小觑,配备双电机全轮驱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447千瓦,综合扭矩867牛·米,0-96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3.8秒,续航里程为483公里。更重要的是,凯迪拉克宣布该车没有标准配置,通过与用户共创的方式进行,并采用纯手工打造而成,确保每一款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CELESTIQ百万售价的底气所在,凯迪拉克所彰显的这一切并不是其开启超豪华品牌的新篇章,而是通过近百年汽车工业的积淀和经验,重新展示在豪华汽车领域刻在血脉中的雄心与实力。
另外内饰部分也毫不含糊,一体式的中控台区域设计与凯迪拉克经典车型(Deville等)呼应,但这次,品牌直接给它做成了一块55英寸的屏幕,而且带有电子百叶窗功能,这样驾驶员不会被副驾驶屏幕上的内容所干扰。另外车内包括车窗开关、把手和中控台装饰等115个部件均由3D打印技术完成。而后排座椅在保证了加热、通风、倾斜和安博的功能之余还通过人体工学的设计向设计经典Eames躺椅致敬。
凯迪拉克代表美国汽车品牌走进了美国千家万户,也走出美国,谱写了非常辉煌的传奇经历。一个品牌能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凯迪拉克的发展史也可以给我们中国汽车品牌带来一些启示,做品牌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创新并且坚持自己的设计风格。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国汽车品牌已经靠技术实现了“弯道超车”,跑在了全球市场的前列,而诸如上汽集团在内的部分车企也开始拿着自己的品牌开始走出中国,一切渐入佳境,就差一个佼佼者的诞生。接下来,就需要靠不断地技术革新和设计层面上的坚持,创造出能撑起民族脊梁的品牌。
首先“彎道超車”,然後“彎道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