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从来不只是尺度,它阴影里的东西,
远比尺度更加劲爆。
所以今天狐狸强烈推荐这三部美剧,让我们一起见证,尺度背后的深层权力符号。
英美剧《名姝》我们都知道,这个特殊产业在最初,
是伴随着,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而诞生的。
就像美剧《纸牌屋》那句,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所说的那样:
生活的一切都和X有关,除了X本身,X关乎权力。
美剧《名姝》,正是讲述了权力结构下的合法压迫。
在18世纪的伦敦,这里是美丽姑娘的聚集地。
其中有一个姑娘:夏洛特的出场方式很特别。
被包在天鹅绒的床幔中,像是一件待拆封的奢侈品。
这是最纯粹的野性聚集地,毕竟连英国王室都认可它的合法性。
只是上流社会喜好面子,喜欢在靡靡的基础上,披一层虚伪的外衣。
这个时候的特殊工作者们,是卑微不上台面的,她们只是权力掌控下的"玩偶",装点的华贵外衣也只是用来区分权贵的地位。
女性,在男女的对抗冲突中被异化和物化。
她们成为了一项指代,和贵族脚上的高跟鞋,以及光亮的假发,没什么差别。
这是时代大环境的悲哀。
但《名姝》的精彩不止于此。
除了对大环境的塑造外,这部美剧也格外关注对小人物的刻画。
所以剧中,我们不只能看到男女间的性别冲突,更不难发现,在大环境下女性之间的勾心斗角。
玛格丽特和奎格利两位“阿姨”的对抗,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女性博弈:
一个坚持“薄利多销”的平民路线,另一个专攻贵族定制服务。
她们派自家姑娘,混进对方阵营当卧底的情节,比任何谍战剧都刺激。
“阿姨”的争斗,是小人物在那个时代中努力挣扎的缩影,
也暗示了底层的女性工作者们,逃不出权力制度给她们设计的生活闭环。
而当玛格丽特,终于买下整个“烟花地”,镜头拉远。
你会发现她那镶金边的鲸骨裙,不过是权力制度下稍微豪华点的有一个囚笼。
所谓的逆袭,不过是换了个牌面,待价而沽。
时间来到70年代的纽约。
不得不说,编剧选的时间点挺巧妙的,刚好是“女性”主义觉醒的萌芽阶段。
于是《堕落街传奇》,就这么恰到好处地,给我们展示了一颗裹着蜂蜜的毒丸。
这部剧以双胞胎兄弟文森和弗兰基的视角切入,两人在时代广场的特殊产业中摸爬滚打,从街头混混逐渐成为行业“大佬”。
这里的特殊产业,可不只是站在街头的人生百态。还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那便是,电影。
是的,随着“女性”主义的觉醒,纯粹的压迫已经开始乏力。
于是,权力体制开始了“造梦”艺术。
让女孩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站在聚光灯下,成为光鲜亮丽的明星。
听听,多美的描述啊,……这是个“让女孩再次伟大”的美国梦。
只是,想要穿上华贵的衣服,总是需要代价的。
代价就是,得先脱·下自己的衣服。
《堕落街传奇》中,有个叫坎蒂的姑娘,她的设定很有意思。
白天在旅馆为了生活奔波,晚上却偷偷报名大学课程,试图用知识撕掉身上的标签。
在初次拍摄时,镜头让她机械般僵直,灯光刺眼得让她几乎流泪。
而导演在一旁,只会冷冰冰地喊cut。
这些画面不是为了刺激感官,而是撕开“S情”产业造梦背后的剥削本质。
是的,坎蒂最后成功了。
通过自己的学习,她从街角,一步一步坐上了导演椅。(“S情”片的)
发现这个励志案例,背后的黑色幽默了吗?
在这个权力的游戏中,那些成功翻身的女性典范,
不过是从被剥削者,晋级成了剥削工具。
那些看似变化的,其实从未改变。
把时间线继续推进,来到现代。
如果说前两部还在用历史隐喻现实,那《应召女友》就是直接把镜头怼在了脸上。
法学院高材生克里斯汀白天背法条,晚上化身高端伴游,给硅谷大佬当移动挂件。
小黄台STARZ(就是《斯巴达克斯》的出品方)的这部剧,是真的火力十足。
而火力背后的东西,却更加炸裂。
现代的女性主义更加完善,强化了女性对自我和本我的关注。
要注重自己的感受,要坚持捍卫自己的权益……
是的,这些都没错,如果不被错误引导和解读的话。
如果让女人学着,像权力结构中的男人一样,抛掉情感只看利弊,就像剧中克里斯汀所做的:
用程序化的模板提供情绪价值,然后赚取男人口袋里的美金…
这种猎手式的生活方式,何尝不是另一种美国梦呢?
而自以为把男人控制在鼓掌的她,何尝又不是一个猎物呢?
三部美剧,三个历史节点,三种“女性”特殊工作者看似不同的生存方式,
却默契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共同点。
毕竟当这几部,用来解构“情S”消费的剧集,需要贩卖“情S”镜头来保证收视时,
你就该知道,有些东西,从来就没有改变。
关注我,分享更多影视新观点
我是狐狸,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