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叶子龙收到了一封来自朝鲜战场的绝密电报,电文上赫然写着“毛岸英被烧死”,让他瞬间僵在原地。
一个在办公室里的普通下午,却因为这封电报而变得异常沉重。
叶子龙与毛主席有着多年的相处,他知道毛主席对这个儿子的深厚感情。
这消息该如何传达?
叶子龙的内心无比纠结。
绝密电报:毛岸英牺牲的震撼消息叶子龙想着毛岸英出征前的情形,那时两人还打过照面。
毛岸英年轻有为,叶子龙与他相处得十分融洽。
想到这里,再看看电报上的文字,叶子龙深知这将是一个无法接受的事实。
他决定去找周总理商量。
周总理见到电报后的神色也瞬间凝重。
毛主席正全身心指挥第二次战役,还染上了感冒,这个消息无疑是致命的一击。
周总理建议暂时先不告诉毛主席,等他再斟酌一番,从长计议。
这消息必须严加保密,绝不能外传。
周总理的决策:延迟告知毛主席志愿军的第二次战役取得了辉煌胜利,但无法再隐瞒下去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周总理长叹一声,对叶子龙说:“别瞒了,该向主席报告了。”于是,叶子龙带着周总理的亲笔信和电报去见毛主席。
叶子龙走进毛主席的办公室,将电报和信轻轻放在茶几上。
毛主席看着电报,眼神一凝,整个人如遭雷击般静止。
叶子龙能清楚地感觉到毛主席内心的悲痛,毛主席只是沉默良久,淡淡地说道:“战争嘛,总会有牺牲的,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孩子。”
毛主席的反应:面对痛失爱子的沉痛毛主席的反应让叶子龙感到意外,既无尽的坚毅又有着浓浓的悲痛。
对于这个已经57岁的父亲来说,他本应享受天伦之乐,却白发人送黑发。
毛岸英的青春年少,才结婚不久,这一切都让人痛心不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彭德怀从朝鲜回国。
他心里清楚毛岸英的牺牲对毛主席意味着什么,因此他决定当面详细汇报此事。
一下飞机,他便直接赶往中南海,后又转车到西郊玉泉山静明园。
彭德怀的汇报:毛岸英牺牲过程详述见到毛主席,彭德怀详细汇报了朝鲜战场的战况,随后语气沉重地说道:“主席,您将岸英托付给我,可我却没能保护好他,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请求组织给予处分。”毛主席默默吸着烟,望着窗外那早已凋零的柳树,突然轻声吟道:“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听到这些,彭德怀的眼眶瞬间湿润。
他深知,这位伟大的领袖正被巨大的痛苦所折磨。
毛主席却转过身安慰他:“老彭,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志愿军战士们已经有那么多人为国捐躯,他们的牺牲都是光荣的。”
毛主席用他一贯坚毅的态度面对痛失爱子的沉重,彭德怀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毛主席的一句“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深深地印在了彭德怀的心里,也印在了所有读到这个故事的人心中。
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无论角色有多么伟大,他们都会有人之常情,也会面对失去至亲的巨大悲痛。
正是这份坚毅和担当,让他们能在一片硝烟中站立成坚强的脊梁。
对于每一个经历过苦难的人来说,如何把这种巨大的个人伤痛转化为对目标的坚定信仰,或许是我们最值得深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