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有37万余人被授予少尉军衔,八九十年代很少能够离休的

小小彤儿 2025-04-21 14:53:29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推行军衔制度,当时全军共有64.4万名官兵被授予不同级别的军衔。在这其中,尉官的数量最为庞大,总计有61.1万人,其中包括11.4万名准尉。在尉官群体中,少尉军衔的人数最多,达到了37万人。这些少尉的年龄大多集中在20岁至25岁之间。

根据军队干部退休政策,凡是1949年9月30日之前加入革命队伍的干部,都有资格享受离休待遇,这一规定不受职务级别限制。然而,1955年获得少尉军衔的军官们,到了60岁退休年龄时,由于大多数人都是在建国后才投身革命,因此不符合离休条件,只能按照普通退休程序办理。

1955年解放军军衔评定工作主要参照1952年的定职定级制度。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在1955年获得少尉军衔的军官,在1952年时身份各异:有的仍在服役期间未晋升为干部,有的还在军事院校接受培训,更有部分人员当时尚未加入解放军队伍。

1955年,按照当时的军衔制度,排级和部分副连级军官可以被授予少尉军衔。这支庞大的少尉群体约有37万人,但其中在1949年9月30日之前入伍的排级军官寥寥无几,大多数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参军的。因此,等到他们退役时,能够享受离休待遇的军官屈指可数。

我以前住的那个军队大院,里面有个警卫营。在五十年代那会儿,警卫营里的排长们都是少尉军衔。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参军的,没上过战场。他们中有些是从军校出来的,有些是地方上各行各业转过来的,很少有在建国前就打过解放战争的老兵。正因为这样,他们以后只能按普通退休处理,享受不到离休待遇。

在1955年,确实存在一些少尉军官后来享受离休待遇的情况。这些军官大多是在解放战争期间入伍的,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晋升速度较慢,到1955年时仍停留在排级职位,因此被授予少尉军衔。然而,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他们达到退休年龄时,根据军队的相关规定,他们仍然符合离休条件。尽管这些1955年的少尉军官在行政级别上相对较低(通常为17或18级),并且在部队中主要担任营团级职务,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最终成为离休干部,享受相应的待遇。

6 阅读:2183

评论列表

八点二十

八点二十

11
2025-04-22 20:38

屁话真多,一句建国后才入伍的就行了

汪涛

汪涛

5
2025-04-22 00:09

我当兵住院肘同病房一老同志,文盲抗战入伍援朝回国提干学坦克,六几年官至团政委后入干休所[笑着哭][笑着哭]命大从未负伤,只当年开坦克时一根手指给夹断了,,,

随风飘

随风飘

4
2025-04-22 09:04

单独排长就可以让世界百分之九十五的国家喝一壶了,还用什么兵

用户12xxx94

用户12xxx94

4
2025-04-22 21:28

住院认识一个老奶奶,1937年出生,1947年就参军参加革命了在部队担任卫生员。1950年随30军军部集体划归华东军区海军,上世纪80年代在南京海军414医院离休。老奶奶觉悟真高,不住离休干部享受的单人间,住多人间。用的药都是集采药,对人非常和蔼可亲 病区里医生护士都很尊重她。

用户12xxx94 回复 天空云 04-24 06:06
现在,男军人55岁达不到副军级/职也退休了!

天空云 回复 04-23 14:37
50就离休了?

冉冉

冉冉

3
2025-04-21 17:53

当年(55年)其实不仅是"少尉"军衔者大多数属建国后入伍不符合"离休"条件 就是"中尉"军衔者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这种情况 在60年代左右 他她们大部分又都能晋了一职(级别不动)成为"中尉"和"上尉" 而55年首授的"上尉"军衔者们可以肯定为真正的"开国尉官"有抗战资历(中后期)有解放资历(早期)到了60年代他们的90%又会晋为"开国大尉"甚至有卓越功绩者连升两职成为"少校" 80年代95%以上按"正处级及以上待遇"离休进入民政系统军休中心或军队干休所……

一杯茶 回复 04-22 09:08
有个同学的老爸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军的,在他家见过他老爸戴少校军衔的照片,后来一直到副军级离休,待遇挺不错的,那时候特爱去他家玩望远镜和指北针,都是正规军用的[笑着哭]

小小彤儿

小小彤儿

小小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