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陈毅病逝,张伯驹送来一副挽联,毛主席看后紧急叫来周总理

梅梅评历史 2024-06-17 06:51:22

1972年1月10日,毛主席满怀悲痛,毅然带着病体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在追悼会上,他在一副挽联前驻足良久,反复吟诵:

“仗剑以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

挥戈挽日,接尊俎,豪气犹在,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 九泉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这副挽联长达87个字,写得不仅情真意切,而且以独特的鸟羽体书写,显得更加俊逸洒脱,引得毛主席不住点头赞叹道:“这副挽联写得好,书法也很好”。

在看到挽联上的落款时,毛主席又忍不住向张茜打听起了作者的近况,当得知他刚回到北京,还没有落户和安排工作时,毛主席立即喊来周总理,指示道:

“对这样的人 , 应当保护 , 给出路,让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作用。我看完全可以把他安排到中央文史馆去嘛,他们本人 , 便是一部历史呢。”

“他”是谁?为什么能得毛主席亲自下令照顾?

“他”身上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呢?

“民国四公子”

无论在我国收藏史或近代历史上,他,都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光围绕在他身上的称号就有好几个。

在时人眼中,他帅气多金,地位显赫,是和张学良、溥侗、袁克文齐名的“民国四公子”,在后辈眼中,他成就斐然,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但在母亲眼中,他却是不能光宗耀祖的“败家子”,是身在权贵之中,既不爱钱、也不爱权的“怪人”。

他,就是张伯驹。

张伯驹,1898年出生于河南项城,6岁那年他被过继给了无子的伯父张镇芳,从此,张伯驹的人生便踏上了“快车道”。

张镇芳是光绪年间的进士,曾任天津道、 长芦盐运使、湖南提法使、直隶总督等职,也算是手握实权的地方大员,辛亥革命成功后,作为袁世凯的表弟,张镇芳又被提拔为河南都督兼民政长, 主管河南地区的军政和民政,之后,他又一手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盐业银行。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张伯驹从小就被给予厚望,他的未来也早被家里人安排好了,要么入仕光耀门楣,要么从商壮大家业。

可张伯驹对这两种安排,都不以为然,他自幼聪慧,7岁入私塾,9岁便能填词作诗,厚达3000多卷的《二十四史》,他来回翻看了多遍,但他这么做,并不是冲着“读书入仕”去的,而完全是兴趣使然,身为权贵子弟,他身上还有许多“怪异”之处。

比如,张家有钱有势,但张伯驹的生活却非常简朴,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不管春夏秋冬,常年一袭布衣长衫, 而且饮食非常随意,有个大葱炒鸡蛋就算是顶好的菜肴了。

民国四公子,第一个就是张伯驹

16岁那年,张伯驹被家里人安排进了袁世凯创立的“陆军混成模范团”,正式进入军界发展,并先后在曹锟、吴佩孚、张作霖等手下任职,可随着袁世凯称帝失败、军阀混战开始,原本前途无量的张伯驹深感政治无常、内战无道,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愤然脱下了军装。

从此,他深居家中,再不与各派势力深交往来,张母对此很不满,她整日怒骂儿子没出息,不能承袭家业。

1933年,张镇芳去世,在母亲的“逼迫”下,张伯驹只能十分不情愿的子继父业,答应到盐业银行上班,出任董事兼总稽核一职。

天津盐业银行旧址

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可张伯驹却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身为盐业银行的董事兼总稽核,他对银行的事从来不闻不问,当别人有事请示他的时候,他总是会说一句话:“是,是,是。好,好,好,可以, 你看着办吧”,完全一副甩手掌柜的样子。

闲暇之时,他最爱做的事就是读书、作诗,直到30岁那年,一次闲逛为他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他才将全部的精力和财力转移到新的兴趣上。

“天下第一收藏家”

1927年的一天,张伯驹在去盐业银行上班的路上,突然兴之所至,想去琉璃厂逛逛,那里有许多摊贩正在出售古玩字画,在众多卖品中,张伯驹凭借深厚的学识功底,一眼就看中了一件笔力深厚的书法作品, 上面写着“丛碧山房”四个大字,张伯驹若获至宝般细看起来,这一看不打紧,没想到这竟是康熙皇帝的御笔!

张伯驹想也没想,当场便花了1000大洋将其买了下来,买回去之后,张伯驹是越看越爱,他不仅将自己的表字改为“丛碧”,还将位于弓弦胡同的宅院命名为“丛碧山房”。

从此,张伯驹对购买、收藏字画一发不可收拾,为了满足这一兴趣爱好,他不惜散尽万贯家财、举债度日,甚至不惜舍弃自己的性命,就连张伯驹自己也说:“予生逢离乱,恨少读书。三十以后嗜书画成癖, 见名迹巨制,虽节用举债, 犹事收蓄。”

从30岁到60岁,张伯驹在30年的时间里,共收藏、购买了至少118件珍贵字画,其中,就包括被视为“无价之宝”的《平复帖》、《游春图》、《张好好诗》等国宝作品。

而与这些字画一起值得被人们铭记的,是张伯驹传奇又曲折的收藏经历!

清朝灭亡后,曾经的朝廷勋贵为了维持往日的奢靡生活,纷纷变卖家中的珍贵物件,其中,恭亲王奕訢的孙子溥心畲(yú)就将唐代韩幹所著的《照夜白图》,辗转卖给了一个英国人。

《照夜白图》

1936年,听闻溥心畲手中还有一幅西晋陆机手书的《平复帖》,张伯驹心急如焚,生怕国宝再流失海外,他立即托人找到溥心畬,表示想要求购《平复帖》,可当时溥心畬并不着急用钱,便狮子大开口,开出了20万大洋的高价,而当时普通人的月工资只有10-25块大洋,鲁迅在北京买的一处有29间房子的宅院,也才花了3500块大洋!

鉴于对方索要金额过大,张伯驹只能暂时作罢。

虽然未能如愿买入 ,但张伯驹始终关注着《平复帖》的去向,他为什么对《平复帖》如此感兴趣呢?

因为此帖的价值实在太大了!

《平复帖》是我国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所写的一封信札,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目前现存最古老也是真实可信的一件名家法帖,之后历朝历代的藏主都将其奉为至宝。

除了陆机本人的墨迹外,《平复帖》上还留有宋徽宗的亲笔题词、双龙玉玺藏印,明代礼部左侍郎韩逢禧父子、清代进士梁清标等人的鉴藏印,从东晋到民国,上面大大小小的鉴藏印多达71方,所以,《平复帖》又有“法帖之祖”、“中华第一帖”、“墨皇”的美称。

一年后,张伯驹从傅增湘处偶然得知,溥心畬因母亲病故急需用钱,于是马上找人上门说和,希望求购《平复帖》,这次,溥心畬也诚心出售,最终,两人以4万大洋成交。

拿到《平复帖》后,张伯驹深感幸运,因为不久后就有一个日本人拿着20万大洋,找到溥心畬,想要购买《平复帖》,得知此帖已被张伯驹购入,便又加价到30万大洋想从张伯驹手中购买,可张伯驹丝毫不为所动。

北平沦陷后,为了保护《平复帖》,张伯驹小心翼翼将它缝进了棉被中,并带着它四处逃难,不管形势如何艰难,《平复帖》却始终安然无恙,可以说,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这件国宝,张伯驹居功至伟。

《游春图》

不久后,张伯驹又听闻《游春图》即将被古董商人马霁川卖给洋人,他马上找到当时的故宫博物馆馆长马衡,希望博物馆能出面买下,以免国宝流失海外。

这件《游春图》是隋朝大画家展子虔所画,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一直以来它都被收藏在皇宫之中,直到清廷灭亡,溥仪到伪满洲国当皇帝时,才将这副画与其他1200件珍贵文物一起带到了东北,后来,《游春图》不知怎么流落民间,落到了古董商人马霁川等人手中。

面对这件“国宝中的国宝”,馆长马衡也想将其买下,可当时博物馆的经费有限,他实在无能为力,张伯驹见状只得亲自找到马霁川,希望以个人名义求购《游春图》,由于洋人也在争相购买这副画,马霁川逐利而居,就漫天要价,一定要张伯驹拿出800两黄金,才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张伯驹虽曾富甲一方,可他不善经营又生财无道,还有着“收藏”这一烧钱的爱好,再厚的家底也有逐渐花完的时候,张伯驹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黄金来,心急如焚的他一面请马衡出面,致函古玩商会, 说《游春图》是国宝,谁为了利益将其卖给洋人,谁就是千古罪人,另一方面到处筹措购买《游春图》的款项。

见《游春图》一事已闹得满城风雨,马霁川想将其卖给洋人也十分困难,在多方协商之下,马霁川最终同意以220两黄金的价格,将《游春图》卖给张伯驹。

为了防止奸商变卦,张伯驹只得忍痛将弓弦胡同一处原李莲英的豪华宅院出售,这才凑够220两黄金,可马霁川拿到钱后,借口黄金成色不足,又加了20两的黄金补差,张伯驹无奈,只得让夫人潘素变卖了全部首饰,这才成功购入《游春图》。

潘素

多年来,为了满足自己的收藏爱好,昔日的“民国四公子”张伯驹已经倾家荡产,居无定所,国民党元老张群得知此事后,特意致信张伯驹,愿出价500两黄金购买《游春图》,张伯驹想也没想,当即回复道:“予旨在收藏,贵贱不卖,恕君海涵。 ”

张伯驹为收藏豪掷千金的事,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一些不法分子还因此盯上了他。

1941年6月5日,张伯驹在去盐业银行上海分公司上班的路上,突然遭到绑匪绑架,绑匪以为张家实力雄厚,便放出话来要张家拿200根金条赎人,可此时的张家已今非昔比,哪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

家中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张伯驹珍藏的那些字画了。

张伯驹以绝食相威胁 ,要求绑匪一定要安排他与家人先见一面,当潘素终于见到憔悴不堪的张伯驹时,他拉着潘素的手郑重嘱托道:

“你怎么样救我都不要紧,甚至于你救不了我,都不要紧, 但是我们收藏的那些字画,你必须保护好, 别为了赎我而卖掉,那样我宁死也不出去。 ”

潘素深知那些字画在张伯驹心中的分量,所以,不管绑匪如何要挟,她都没动过出售藏品的心思,在拉锯了整整8个月后,绑匪见张家迟迟拿不出钱来,便主动将赎金降到了20根金条。

最终,张家卖掉了盐业银行的股份,这才将张伯驹给赎了出来,经此一事,张伯驹和潘素再也没来过上海,可他对收藏的热情,依然未减分毫。

1949年的一天,张伯驹又看上了一幅古画,出售人见是张伯驹要买,要价不菲,当时张家的日子已经过得紧巴巴的了,潘素便有些犹豫不想买,年逾半百的张伯驹索性躺在地上,不管妻子怎么拉、怎么劝他都不起来,后来,潘素只得做出让步,同意拿首饰去换古画,张伯驹这才开心地从地上爬起来。

张伯驹对收藏的热爱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可他花重金收藏的那些珍贵字画,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更是为了让国宝永远保存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中!

他曾对友人说:“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而是怕它们流失国外。”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捐款浪潮,张伯驹一心赤诚,也想为国家的发展尽一份力,但他的家底已所剩无几,所余也只有那些花费半生心血和财力收集来的珍贵字画了。

在与潘素商量后,张伯驹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自己珍藏的字画,无条件捐献给国家!

于是,从1952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就陆续收到了张伯驹送来的“大礼”,其中就包括差点让他倾家荡产的《平复帖》 、《游春图》、唐杜牧的《张好好诗》、宋范仲淹的《道服赞》等118幅古代书画珍品,如今,《平复帖》和《游春图》已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1962年,张伯驹又向吉林省博物馆捐赠了诸如《百花图》等30多件珍贵的藏品,使得吉林省博物馆“一夜暴富”。

有人曾评价说,张伯驹以一人之力捐献了半个故宫,故宫博物院有180多万件藏品,难道他真有这么雄厚的实力?

2023年,著名作家荣宏君在介绍《张伯驹与故宫国宝》一书时提到这个说法:

“张伯驹不可能捐献到故宫一半的数量,但他的收藏有一个特点,就是买最贵的、最好的,掐尖收藏……所以,从价值上看,说张伯驹捐赠的文物占故宫的半壁江山,也不为过。”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那句广为人知的名句:“为人不识张伯驹,踏遍故宫也枉然”!

在收到张伯驹捐赠的珍贵字画后,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特意奖励给张伯驹一张奖状和3万元奖金,张伯驹欣然收了奖状,但对奖金却固辞不受,他说:

“我收藏的这些文物,并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我如今把它们交给国家,让它们永永远远保存在我们国土上,让后代的子孙都能看到它们,我的使命就算完成了,我过去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能放下了。”

张伯驹此举,足以让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因此评价他是“ 前无古人 , 后无来者 , 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 ” 。

著名学者毛佩琦也说:“论收藏,一般分四个层次:一是为变财,二是休闲,三是研究,四是保护。张伯驹先生是达到最高层次的人物。”

然而,这样一位至真至性的收藏大家,晚年的生活却充满了坎坷。

毛主席亲自下令照顾

1967年,年逾古稀的张伯驹被下放到吉林舒兰县插队改造,可公社拒绝接收这个不能劳动还要吃闲饭的“糟老头”,于是,一夜之间,他和妻子潘素成了无粮票、无户口、无币子(钱)的“三无人员”,只能依靠亲戚朋友的接济才能勉强度日。

虽然日子过得艰苦,但张伯驹从未放在心上,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昔日好友王世襄曾几次登门探望,在他眼中,张伯驹“除了鬓染霜花 、年龄增长外 ,与20年前住李莲英旧宅时的心情并无太大变化,他不怨天,不尤人,坦然面对, 依然故我。”

说到伤心处,张伯驹反而安慰起王世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而另一位亲眼看过张伯驹生活状态的黄永玉,也由衷感叹道:“张先生一生尝尽世上甜酸苦辣,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是大忍人也。”

所幸,1972年,毛主席在得知张伯驹的境遇后,亲自下令照顾,张伯驹和潘素才得以落了户口,有了正式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

这一年,张伯驹已经75岁了,但他依然精神矍铄,以忘我的精神工作着,他不仅筹划、组建了韵文学会,还举办了多种书画展览,此外,他为海峡两岸的统一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和努力。

1982年2月26日, 张伯驹走完了他85年的传奇人生,追悼会上, 叶剑英、 邓颖超、夏衍、胡愈之等500多名领导和社会贤达亲自为他送行。

“爱国家、 爱民族,费尽心血一生为文化,不惜身家性命;

重道义、重友谊,冰雪肝胆赉志念一统, 豪气万古凌霄!”

这副挽联,不仅道尽了张伯驹的一生,更是对他一生的高度评价。

张伯驹散尽家财、用尽一生来保护国宝,以今人的眼光看,他这个人本身,又何尝不是国宝呢?

参考文献:

1、《“民国四公子”张伯驹传奇》,殷晓章,四海钩沉,2012.1

2、《人望若神仙 ——父亲张伯驹的人生沉浮》,张传彩,文史博览,2015.9

3、《与伯驹先生交往三五事》,王世襄,中国知网

0 阅读:156

梅梅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