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美国23年火箭发射116次,再看中国去年发射数,差距令人意外

普朗鸣尼 2024-12-03 16:58:21

前言

2023年,全球的火箭发射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美国人平均三天就射一次,跟上班打卡一样,生怕落后了,一年发射了116次。

当然,这里面马斯克的SpaceX绝对是卷王之王,一年发射了91次,直接把NASA按在地上摩擦。

这种“内卷”的情况下,我国发射了多少次火箭?

2023全球航天发展

别的不说,先上数据。

2023年,全球一共发射了223次火箭,把将近1490吨的东西送上了太空,其中航天器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945个。

什么概念?平均下来,基本每隔一天半,地球上空就有一枚火箭升空。

这还只是2023年一年的数据,自打1957年人类第一次发射卫星,这都过去快70年了,2023年的发射次数直接干翻了之前所有年份,妥妥的历史第一。

为啥这几年全球航天突然就“卷”成这样了?

因为马斯克的SpaceX公司搞了个“猎鹰”火箭,跟开了挂一样,成本低、发射效率高,一年能发射96次,直接把美国老牌航天企业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这些都给整不会了。

加上去年小卫星技术突飞猛进,成本越来越低,发射需求也跟着水涨船高。

就拿“星链”来说,一颗卫星也就几百公斤重,但架不住人家数量多啊,光2023年一年就发射了将近2000颗,直接把全球航天器发射数量给拉高了一大截。

最后,就是各国都意识到了太空的重要性,谁掌握了太空,谁就掌握了未来的话语权。

所以,无论是老牌航天强国,还是新兴航天国家,都在拼命往上发射卫星,抢占有利轨道,生怕自己落后了。

中、美航天发展态势

在这场全球航天竞赛中,美国、中国,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两个玩家。

美国就不用说了,老牌航天强国,技术实力全球第一,发射次数、航天器数量都遥遥领先。

中国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惊人,在某些领域已经追上甚至超越了美国,比如在轨卫星数量,中国已经超过了900颗,仅次于美国。

当然,这两个国家在航天发展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美国最大的优势是商业航天发达,SpaceX、蓝色起源这些私营航天公司,极大地推动了美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

中国航天一直走的都是稳扎稳打的路线,2023年也不例外。

我们的火箭发射次数达到了67次,成功率100%。

这说明了什么?咱们的航天技术,那是相当靠谱!

可别以为国家队只会“刷数据”,在空间站建设、卫星应用等方面,中国航天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现在,中国在轨卫星数量已经超过900颗,北斗导航系统每天的使用量更是超过6000亿次,这可是实打实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当然,2023年最让人兴奋的,还是中国民营航天的崛起。

以前,说到航天,那都是国家队的事。

可现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而且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就比如东方空间,他们研发的“引力一号”火箭成功发射,直接拿下了世界最大固体运载火箭的纪录。

这可是妥妥的技术突破!

还有蓝箭航天,他们的“朱雀2号”火箭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枚入轨的甲烷火箭。

要知道,甲烷火箭技术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民营航天,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民营VS国家队?

以前,搞航天那都是国家队的事,烧钱、周期长、风险高,一般企业根本玩不起。

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开始进入航天领域,而且还搞得风生水起。

就拿SpaceX来说,人家不仅能发射卫星,还能回收火箭,把发射成本降到了传统航天的十分之一,直接把那些靠政府补贴过活的国家队企业给干趴下了。

我国近年来的民营航天发展的也是相当迅速,上面咱们也提到了这些年的突破。

不过,民营航天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比如技术积累不足、资金压力大等等。

但这些都无法阻挡中国民营航天发展的脚步。

现在我们国家队和民营力量,不再是“井水不犯河水”,而是开始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这种合作,可以说是“各取所需,优势互补”。

对国家队来说,他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重大项目上,而把商业航天发射等任务交给民营企业来完成。

这样一来,既可以减轻国家队的负担,又能促进民营航天企业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而对民营企业来说,他们可以从国家队那里获得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帮助,从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这种合作模式,已经在2023年取得了初步成效,未来必将成为中国航天发展的新常态。

不过商业航天的崛起,对传统航天格局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一方面,商业航天公司带来了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本的降低。

另一方面,商业航天公司也对传统航天企业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它们不得不进行改革和创新,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

当然,商业航天和传统航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之间更多的是一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比如,SpaceX虽然是私营企业,但也跟NASA有合作,为NASA提供货运和载人航天服务。

未来,商业航天和传统航天将会继续共同发展,共同推动人类航天事业的进步。

共赢与共存

在全球航天“内卷”加剧的背景下,合作共赢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毕竟,太空探索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不是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完成的。

从国际空间站项目,到嫦娥四号任务,再到火星探测计划,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选择携手合作,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

商业航天公司之间的跨国合作也日益频繁。

SpaceX就和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技术,拓展新市场。

全球航天合作,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交流与合作,更是各国之间增进互信、加强联系的重要桥梁。

通过共同参与航天项目,各国可以打破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壁垒,建立起更加紧密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未来,世界航天将走向何方?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航天活动将会越来越频繁,参与者也会越来越多。

低轨巨型星座、重复使用运载技术将更加成熟,推动“发射革命”,太空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会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各国之间的航天合作也将更加紧密,共同应对太空碎片、太空交通管理等全球性挑战。

更重要的是,人类将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寻找地外生命,解开宇宙起源的谜团。

星辰大海,才是人类最终的归宿。

在探索宇宙的征程中,中国航天将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与世界各国一道,共赴星辰,共创未来!

信息来源:商业航天高峰论坛——2023年全球航天发射统计分析

光明网——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

0 阅读:4

普朗鸣尼

简介: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