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政法委书记也有戾气

李志擎说 2024-11-30 08:55:27

在这个纷扰尘世间,我们常常听闻“有些人戾气很重”,这般言语,似乎是市井小民在生存重压下的一抹扭曲色彩。

然而,戾气之波,非独汹涌于市井,亦能奔腾于庙堂之高。

今日,便让我细细道来,一位昔日权倾一方,却最终因戾气自毁前程的官员——和建的故事。

和建,这个名字,在云南省红河州的政坛上,曾如日中天,他是那红河之畔,政法领域的风云人物,曾任红河州委政法委书记,手握重权,一言可定乾坤。谁料想,2018年10月,一场秋风扫落叶般的反腐风暴,将他从权力的巅峰席卷而下,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这背后,不仅仅是贪腐的阴霾,更有那难以抑制的戾气,如影随形,一步步将他推向深渊。

和建,并非出身显赫,凭借一己之力,在仕途上步步高升,从个旧市商业局局长起步,历经红河州贸易局、外贸局局长,再到弥勒县委书记,直至红河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短短十三载春秋,从正科级跃升至副厅级,这一路走来,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照理,权力的滋养,应该让他学会谦逊与自省,可他反而在一次次的升迁中积累了沉重的戾气。

2017年至2018年间,和建的心中似乎被一股莫名的怒火所吞噬,这股怒火,源自于他对某些领导干部的不满,亦或是对自己仕途未能更进一步的不甘。于是,他开始了一场无声的“战争”,利用两张匿名电话卡,编织出一条条政治谣言,企图在红河州的官场中掀起一场信任危机。那些未经核实的短信,如同暗夜中的利箭,悄无声息地射向了他的“敌人”,目的只有一个——破坏、离间、制造混乱。

而这一切,仅仅是开始。和建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了红河州委的主要领导身上,他精心布局,利用马某某岗位调整的不满情绪,巧妙地将一场普通的校园整改事件,与马某某的职务变动捆绑在一起,诱导其写下不实举报信,矛头直指州委主要领导,言辞之激烈,用心之险恶,可见一斑。随后,和建更是亲自上阵,一封封署名的公开信,如同炸弹般投向了中央及地方各级领导,信中内容,皆为虚构,却字字诛心,企图以此撼动州委主要领导的地位。

这一切的背后,是和建内心深处那难以名状的怨念与不甘。他自认为,为红河州的发展倾注了心血,即便没有显赫的功绩,也应有苦劳,理应在退休前解决正厅级待遇。然而,当这一诉求未能如愿,他便将所有的不满与愤怒,化作了对组织、对领导的无端指责与怨恨。和建的所作所为,已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宣泄,它如同一场瘟疫,侵蚀着红河州的政治生态,破坏了原本应有的和谐与稳定。

在和建的仕途生涯中,他习惯了说一不二,习惯了别人的顺从与敬畏。尤其是在担任政法委书记后,他的骄狂与霸道更是达到了顶峰,警车开道、鲜花铺路,稍有不如意,便是雷霆之怒,骂声四起,从县长到普通职员,无一幸免。这种极端的自我中心与权力欲望,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戾气,这股戾气,在遇到挫折与不顺时,便如火山般爆发,吞噬一切。

戾气,这幽暗的情绪之雾,往往悄然升起于社会不公的罅隙间,生活压力的重轭下,信息误导的迷雾里,以及个体情绪如秋日落叶般无声累积的隙缝之中,彼此缠绕,难分你我。

然而,世间万象,同样风雨飘摇之下,有人心怀戾气,如野火燎原,有人却能泰然自若,波澜不惊,这分明昭示着,戾气实则是一种幽微的自我感知,一种内心世界的投射。

确有如和建那么一些人,惯于将世间万般不是,悉数归咎于他人与社会,浑然不觉自身亦有阴霾,动辄便让那戾气,如暗夜中的烛火,熊熊燃烧,不可遏制。

1 阅读: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