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唯一女战士,秦基伟给她当过马夫,每天不捐款睡不着觉

点点读历史 2024-11-07 02:20:34

战火硝烟映芳华,从军报国路

1950年,15岁的柳岳继瞒着家人参军入伍,成为解放军十五军文工团一员。一年后,她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在上甘岭战役中成为西方山主峰上唯一的女战士。在那里,她不仅是一名文艺兵,更是一位救死扶伤的战地天使。令人难忘的是,时任十五军军长的秦基伟将军曾亲自为她当过"马夫"。战后,这位女英雄婉拒荣耀,将目光投向慈善事业。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她,每天不捐款就睡不着觉,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传承着志愿军精神,告慰着那些留在异国他乡的英烈。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个令人动容的故事背后,还藏着一段她不愿多提的悲壮记忆。

1949年12月1日,解放军终于解放了四川叙永县。这一年,正在县城读初中的柳岳继刚满15岁。

解放军带来的不仅是和平,更是无数年轻人心中对革命的向往。柳岳继看着那些英姿飒爽的解放军战士,军人梦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次年,部队文红团开始在当地招募新兵。柳岳继凭借着自己的文艺天赋,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由于她擅长唱歌跳舞,解放军十五军文工团很快就向这个充满朝气的姑娘抛出了橄榄枝。这个消息对柳岳继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事,但对她的母亲来说却是晴天霹雳。

得知女儿即将随大部队开赴朝鲜战场,柳岳继的母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邻居女孩的搀扶下,她硬是追了二十多公里的山路,终于赶上了大部队。

文工团的领导们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他们十分看重柳岳继的文艺才能和参军热情;另一方面,未成年参军必须要有父母同意。

经过反复权衡,领导们决定让柳岳继自己和母亲谈谈。柳岳继和母亲整整谈了一晚上,却始终未能说服母亲同意她从军。

第二天一大早,号角声将柳岳继从睡梦中惊醒。她翻身下床想要冲出去,却发现自己被锁在了屋里。

情急之下,柳岳继大声呼喊文工团戏剧组组长郭同昭。这位18岁的大姐姐一直以来都对柳岳继关怀备至,前一天她们就已经约定好,如果说服不了母亲,就想办法帮助柳岳继离开。

郭同昭灵机一动,骗房东说部队已经决定让柳岳继回家,只是需要留个地址。房东信以为真,打开了房门。

两个姑娘一获得自由,立刻撒腿就跑。柳岳继为了不被母亲追上,拼命向前奔跑,一直跑到了大部队的最前面。

长时间的奔跑让柳岳继的双脚不堪重负,鲜血染红了她的鞋子。就在这时,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军官牵着一匹马来到她身边。

这位好心人不由分说地将柳岳继扶上马背,并亲自牵着缰绳,小心翼翼地护送她前行。柳岳继以为遇到了一位好心的马夫,殊不知这位"马夫"正是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将军。

就这样,柳岳继踏上了她梦寐以求的从军之路。这条路虽然曲折坎坷,却让这个15岁的少女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写下了属于她的传奇故事。

巾帼不让须眉志,上甘岭上显身手

1952年的秋天,朝鲜战场上硝烟弥漫。柳岳继和战友王子毅、陈惠霖一起被派驻到上甘岭左侧的西方山主峰。

这里的战斗条件极其艰苦,战士们每天都要面对敌人的轰炸。作为文艺兵的柳岳继除了要完成演出任务,还要培训文艺骨干。

在前线战士们最缺乏生活气息的时候,柳岳继带领大家采集野菜包饺子。130团的团长用相机记录下战士们吃饺子的画面,称赞柳岳继是主峰上的"花木兰"。

战火中的文艺演出给战士们带来了难得的欢笑时光。柳岳继和战友们经常在战壕里为战士们演出,用歌声和舞蹈给他们力量。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敌人对西方山发起猛烈进攻,上级要求柳岳继三人立即撤回团部。

面对撤退的命令,三人却选择了坚守阵地。他们主动承担起救护伤员的重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的责任。

战场上,柳岳继发现许多牺牲的战士难以辨认身份。她开始在每位战士的衣服后面写上姓名、年龄和家庭住址。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柳岳继主动请缨为前线运送给养。在返回的路上,一颗炮弹落在了她身边的碉堡上。

炮弹的爆炸让碉堡瞬间坍塌,战友副排长当场牺牲。弹片击中了柳岳继腰间的水壶,在水壶上留下了一个大洞。

就在这次运送给养的过程中,一位战士的大腿被炮弹击中。血流不止的伤口用掉了三个急救包都未能完全止住。

在那个漫长的夜晚,柳岳继一边照顾伤员,一边唱着志愿军军歌。歌声穿透硝烟,传递着希望和温暖。

硝烟散去后的战场上,很多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一刻。柳岳继始终记得他们临终前的模样,记得他们为国捐躯时的壮烈。

在上甘岭战役中,柳岳继不仅是一名文艺兵,更是一名战地救护员。她用自己的方式为胜利贡献着力量。

这段经历让柳岳继深深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她亲眼目睹了太多战友的牺牲,亲身经历了太多生死瞬间。

战役结束后,柳岳继获得了军功章的荣誉。但她从不以此为傲,反而总是保持着沉默。

在她看来,真正的英雄是那些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们。这段历史太过沉重,以至于她多年来都不愿多谈。

将军为她当马夫,情暖士卒显真情

刚入伍那年,柳岳继正赶着队伍往前行进。她的脚因为长途跋涉被磨破了皮,鲜血染红了整个鞋子。

就在这时,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军官注意到了这个年轻女兵的情况。他牵来一匹军马,将柳岳继小心翼翼地扶上马背。

这位军官没有过多解释,只是默默地牵着马绳,紧跟在马旁边护送。他的举动让柳岳继感受到了浓浓的战友情谊。

到达营地后,柳岳继向战友们讲述了这位好心马夫的事迹。战友们听完却都笑了起来,纷纷告诉她这位"马夫"的真实身份。

原来,这位不辞劳苦为她牵马的人,正是当时的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将军。后来秦基伟还成为了共和国的国防部长。

秦基伟得知此事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打趣地问柳岳继:"小鬼,你的脚伤好了没有?我这个马夫怎么样?"这段小插曲在部队里传为美谈。

1951年的冬天,部队驻扎在朝鲜。文工团的战士们被派去兵站扛粮食,大家不得不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

任务完成后,战士们的手都被严寒冻僵了。作为四川人的柳岳继对严寒毫无经验,她把冻僵的双手直接伸进热水中。

这个错误的做法导致她的双手严重冻伤。尽管如此,柳岳继和战友们仍坚持带伤演出,战士们便戏称他们是"残疾军人文工团"。

秦基伟将军得知这件事后,专门派人送来了棉手套和护手霜。他还叮嘱部队医生要特别关照这些文艺兵。

在朝鲜战场上,秦基伟将军始终关心着基层官兵的生活。他经常深入前线,了解战士们的实际困难。

有一次演出结束后,秦基伟将军特意找到柳岳继。他说文艺演出对提升战士们的士气非常重要,鼓励她们继续坚持。

这种将军与士兵之间的情谊,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显得格外珍贵。秦基伟将军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本色。

柳岳继永远记得,在她参军初期最困难的时候,是秦基伟将军的关怀给了她继续前进的力量。多年后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她仍然感激不已。

一位军长甘当马夫的故事,展现了志愿军指战员之间的深厚战斗情谊。这种精神财富,远比军功章更值得永远铭记。

在朝鲜战场上,秦基伟将军不只是关心柳岳继一个人。他对待每一位战士都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用真挚的情怀温暖着整个部队。

桑榆晚景献余晖,慈善事业续芳华

战后,柳岳继转业到了河南,继续发光发热。她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表现,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1991年,柳岳继正式退休了。退休对她来说不是终点,而是人生新篇章的开始。

从退休那年起,她就投身慈善事业,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人们经常能在紫荆山公园看到她穿着军装,手捧募捐箱的身影。

她将募集到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最需要的地方。残疾儿童的康复费用、困难家庭的生活补助,这些都是她募捐资金的去向。

科技的发展让柳岳继接触到了智能手机。她很快学会了使用手机进行网络捐款,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帮助他人的愿望。

网络上的慈善项目种类繁多,柳岳继却一视同仁。不管是谁发起的捐款活动,哪怕只需要一块钱,她都会认真参与。

为了不错过任何一次行善的机会,她给自己设定了捐款闹钟。这个闹钟不仅提醒她捐款,更像是一种善行的日常功课。

年事已高的她坚持每天完成捐款才能安心入睡。这种坚持,让慈善成为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柳岳继开始思考如何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她从不愿提及的往事,逐渐在她的讲述中展现出来。

她开始走访各地,向人们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从学校到社区,从城市到乡村,她的足迹遍布各个角落。

在讲述中,她不再回避那些悲壮的记忆。她要让更多人知道,和平来之不易,英烈精神值得永远铭记。

每次宣讲,她都会带上自己在战场上拍摄的老照片。那些泛黄的照片,记录着她和战友们的点点滴滴。

她把自己的军功章制作成展板,向人们展示。这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要让大家记住那段峥嵘岁月。

2023年7月,已经88岁高龄的柳岳继依然坚守在公益事业的岗位上。她在郑州市东明路43号院的家中,依然保持着日行一善的习惯。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这位上甘岭战役的女战士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传递着志愿军的精神。

她用一生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不是靠军功章上的光环,而是在平凡的日子里默默付出,用善行温暖他人。

0 阅读:0
点点读历史

点点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