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必看爽综!看《上班啦!妈妈》第二季如何玩转“直播电商+综艺”新赛道!

传媒柯南 2022-05-02 12:21:09

如今有不少职场人选择开启“斜杠人生”。无论是白天在职场打怪升级、晚上跟着直播间BGM狂虐自己的“刘畊宏女孩”;还是那些被称作“端水大师”、家庭事业两手抓的职场妈妈们,工作生活两不误是现在很多成年人追求的生活态度。不过生育后重返职场的妈妈群体,她们所承受的要比常人多得多,那么身兼数职的她们究竟经历了什么?

女性成长观察类真人秀《上班啦!妈妈》第一季,就为我们揭开了“妈妈重返职场难”这一再真实不过的社会普遍现象,并引发了关于 #家庭与事业如何平衡#、#职场对女性到底有多少门槛#、#生完孩子重返职场有多难#、#家庭支撑体系#等一系列话题的广泛热议。凭借高共鸣的内容、真实的社会议题直击,节目收获了优质口碑。

如今,由爱奇艺和沐光时代(TheBetter Life)联合出品的《上班啦!妈妈》第二季再度杀回观众视野,于4月29日中午十二点在爱奇艺首播,首期便不负期待,14位重返职场的妈妈,她们面试时的真诚态度和再度出发时的不竭勇气,让无数观众产生共鸣。

由节目内容衍生出的#同事关系太近会影响工作吗#、#面试该不该说来学习#、#职场竞争中需要有温度吗#等话题引爆热议,#徐艺洋希望妈妈的生活不只有自己#、#徐艺洋庞博傅首尔被涂磊整不会了#、#伊能静说分离焦虑不可耻#等热搜话题更让不少网友直呼节目不仅有趣更有价值,有观众表示“像看了一出职场励志大剧,爽感满满”,“不像是一档妈妈题材的综艺 适合所有人看”,更有人觉得自己“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

为何这档节目能不断戳中观众痛点?它又是如何在各个圈层人群中引发热议和关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还需要去节目中寻找答案。

当代职场妈妈生存图鉴

正向引导大众看待“她价值”

与其他职场节目不同,《上班啦!妈妈》在职场赛道的选择上便打出了具有热度的“差异牌”。

节目选择了当下最热门的直播电商赛道,并且和行业内头部MCN机构遥望网络合作,遥望网络旗下包括主播瑜大公子、李宣卓等百余位主播达人,合作艺人包括贾乃亮、王祖蓝在内的三十余位,再加上相当有梗出圈的BOSS,也让节目的吸睛效果加倍。

女性往往在职场上面临着复杂的生存境况,尤其是“职场妈妈”这个身份更是步步惊心。

《上班啦!妈妈》第二季节目所聚焦的 “重回职场妈妈”人群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她们的身份不止是妈妈,更是努力证明自身价值的职场女性,她们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

节目中,四十岁的妈妈朱雅琼,虽然自带“超女”光环,更有着音乐人、经纪人等多种职业经历,但初涉直播电商行业仍略显紧张。

她甚至在自我介绍环节中状况连连,视频多次卡顿、为了缓解尴尬突然唱歌,不禁让人捏一把汗。不过随后她逐渐找到状态,努力将自身的音乐特长融入面试各环节,用真诚的态度力挽狂澜。

职场妈妈们看似三句话离不开自家小孩,整日围绕小朋友转,但她们在工作上的专业度和应变能力依然很强,不少网友在深入了解后还发现了她们身上的隐藏能量。

尚在哺乳期的“背奶妈妈”白雪,她在等待面试时因为需要紧急“背奶”而耽误了面试入场,让整组面试者和面试官集体等待。

原以为这个尴尬的开场会留下负面印象,但白雪凭借自身酷飒的性格、硬核的实力,以及丰富的阅历脱颖而出,好感指数飙升。

的确,这档节目总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出其不意的惊喜。同样颇具反转戏剧性的嘉宾还有 金舒怀。金舒怀在众位宝妈中年龄最小,性格古灵精怪,面试官方剑评价她“本身就是个宝宝”。

虽然金舒怀年龄阅历比不上其他宝妈,但无论直播带货技巧,还是处理应急问题的能力均MAX,再加上亲和的感染力,无一不符合岗位诉求。

更让网友觉得惊奇的,是将“薅羊毛”爱好完美转化为职业技能优势的 于海晗。

凑单、全网比价、叠加优惠券……令普通人头疼的购物算法被她运用得炉火纯青,这让她求职“选品运营”岗位的优势更为明显。以自身实力和经验精准对标岗位,难怪她能迅速赢得面试官和观察员的认可。

这些不同性格、不同生活和工作经历的“重回职场妈妈”映照的是当下女性的求职现状,组成了一幅真实的当代职场女性生存图鉴。

当从全职妈妈回归职场时,她们往往需要同时面对精神压力、体能考验,甚至还有职场“信任”危机,而《上班啦!妈妈》第二季正视了女性在职场中的发展困境,也将话语权归还给她们,让她们证明自身的优势,这本身就是一种尊重与关照。

正如节目中的 闪婚宝妈童桢杰,她为爱随丈夫下乡创业开面包店,如今重回职场是为了证明自我价值,不再为丈夫打工,这无疑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她们不应该被定义为某某的妈妈或妻子,她们更是自己本身,对于要过上怎样的生活这件事儿,她们最有发言权。

可以说节目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进行观察,有不少观众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产生共鸣。职场妈妈们直面自我、探索自身价值,是一种正面的榜样,她们的勇气和突破也给予了身处类似人生阶段的个人和家庭以示范作用。

值得点赞的是,这档节目给予了观众以正向积极的引导,让大众正视“她价值”。而观众对节目和职场妈妈们的肯定,恰恰是为节目的现实社会价值给予了盖章认可。

职场“乱斗”太精彩!

兼具叙事看点与剧综爽感

如今真人秀内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能够做到故事性与真实性兼具,是真人秀在大环境中寻求的内容平衡与突破。《上班啦!妈妈》第二季以 “场内真人秀记录+场外演播室观察”的双核模式上阵,这种模式融合了叙事看点与剧综爽感,为观众构筑起了热门社会话题探讨的闭环。

从首播节目来看,真人秀部分的看点是由宝妈们开启的“职位争夺战”带来的。她们需要通过层层选拔,面试堪比“打怪升级”,一边应对面试官提出的灵魂拷问,一边玩转直播电商项目的各个环节,体验从运营到主播不同岗位的高光时刻,在职场上披荆斩棘。

面试通过后,妈妈们还将经历为期四十天的培训考核,真实的直播电商行业职场竞争会随着进程的推进而愈发白热化,给予观众足够的剧综体验爽感。

不得不说,节目在影视画面和真人秀叙事结构的打造上都非常具备看点。

而首期在演播室中坐镇的妈妈助力团成员伊能静、涂磊、朱丹、傅首尔、庞博、徐艺洋等人通过观察宝妈妈们入职前后的表现做出实时点评,密集输出的观点与金句,笑点痛点齐发,与真人秀部分高度适配,让节目的爽感升级。

比如真人秀部分里,面试中的 曹骁靓被问及工作后要与宝宝分离的问题时,情绪渐渐失控落泪,而后有感而发:“宝宝是双刃剑,既是妈妈的软肋也是铠甲”。

而演播室内的妈妈助力团集体聊起“孩子分离焦虑症”现象时根据各自不同的经验,给出了多元的建议——拥有高需宝宝的伊能静对曹骁靓的“分离焦虑”感同身受,她建议妈妈们应该逐步调整心态,“可以哭一次,但不能哭十次”,明确自己回归职场后的职责。

而作为不太喜欢24小时陪伴孩子的“独立妈妈”傅首尔更倾向于培养独立的孩子,建议首先找到引发焦虑的原因,再分别施策。

可以说,妈妈助力团以不同人群的视角细致观察、分享经验、输出观点,对嘉宾和观众们都起到了一定参考价值。

主持人涂磊在节目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反差萌,他表面上看着严肃,其实是个爱提问、爱思考的好奇大叔。且涂磊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具有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特点,能够引导嘉宾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朱丹和傅首尔属于成功回归职场的宝妈代表,她们是拥有一定话语权的“过来人”,往往能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观众带来启迪。

38岁才进入电商直播行业的朱丹,分享了最初的迷茫,以及通过取长补短在行业中快速成长的经验,让我们感受到了励志的能量。

观察室内同样拥有宝妈身份的伊能静,她具备职场妈妈和老板的双重视角。伊能静能够迅速从宝妈们的言谈中判断对方的能力,她同样会对职场妈妈的困境感同身受。对于实力强劲的白雪,伊能静迅速判断出她的价值,表示“我想要她!” 。

再看代表年轻人群的徐艺洋,则是以儿女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妈妈,她希望妈妈也能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将全部重心放在她身上。

庞博则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参与到节目中,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准爸爸而取经。

这些代表不同圈层的妈妈助力团成员聚在一起,为节目营造了一起观察、一起推理、共同讨论的和谐言论氛围,让不同圈层的大众都能有足够的谈资,参与到互动探讨中。

因为名场面和话题性含金量高,节目聚焦的话题引发了激烈讨论。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大众审美与参与度,他们所热衷探讨的话题正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比如被提及最多的职场话题——群龙无首和平凡可贵,你会加入哪一组?这个课题在节目中有所揭示。运营B组业务能力虽不过人,但因为足够团结很快就制定好了直播策划方案。可运营A组成员看似个个履历优秀却各执己见,方案很难达成一致。两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引发了观察成员们的激烈讨论。

助力女性成长

出品方社会责任感UP

近年来,聚焦于职场、女性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同类型节目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上班啦!妈妈》第二季想要在同类型节目中脱颖而出,势必需要在看点上实现突破。尤其是在第一季节目口碑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第二季又该如何更上一层楼?我们不难从节目细节中找到答案。

首先是高热度。节目选取了时下热度最高的行业赛道之一——直播电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具备广泛包容性、可塑性和灵活性,也是很多女性及妈妈群体想要从事的行业。

节目与直播电商行业头部公司“遥望”的牵手,无疑再次为节目的关注度和权威性加码。遥望是行业人最想跻身的头部公司之一,从这一点来看,节目深谙职场人的“行业慕强”心理,洞察力敏锐。

而这些对观众来讲吸引力满满。经由妈妈们在真实直播场景内实战演习,也让观众从不同的侧面来深入了解这个高热行业以及从业者所必备的技能。

比如金舒怀,起初在一堆漂亮的职场履历中毫不起眼,像极了平凡岗位上堪比“小透明”的我们,可她在直播间里打造了各种随机应变的直播售卖名场面,让人眼前一亮。不以年龄、学历论资排辈,这种平等的就业环境,何尝不是我们这些打工人所渴求的?

其次是共鸣感。这种视听观感的进阶,首先离不开节目对“职场妈妈”这一人群的关照与聚焦。这个求职人群的真实诉求一度被大众忽略。

这档节目的存在让她们身上具备的认真细致、同理心强、坚韧不拔等优点得到了最大化展现,打破了大众为她们贴上的“求职弱势群体”标签,让同处境的女性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而后是实用性。节目中面试官们的问题虽犀利,却紧贴社会现实,这种实践为妈妈们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求职环境。

节目就妈妈们在面试中的种种表现,有针对性地输出了很多求职tips,更针对不同人生阶段的女性给予有价值的专业建议,令观众收获匪浅的同时,更让节目具备了市场差异化竞争力。当然,节目虽聚焦妈妈们,其真实的职场面貌却具有很好的破圈效果,其中不少有趣又实用的“职场秘籍”让所有职场人受益匪浅。

可以说,这档节目点燃了很多人对于职业的梦想,让他们在学会技能的同时,更有所触动。

《上班啦!妈妈》第二季是强竞技感的,又是真实落地的。从中,我们感受到了爱奇艺和沐光时代(The Better Life)两家出品方通过节目内容对现实的关照以及积极传递正确价值观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让观众在体验“大剧爽感”的同时寓教于乐,输出职场技巧、实现人文关怀,这才是出品方的诚意所在。

0 阅读:0
传媒柯南

传媒柯南

最一手的娱乐资讯,最新鲜的影视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