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关系迎来“寒冬”,全球秩序恐生新变数!中国成最大焦点

得怡知 2025-02-19 09:39:19

随着2025年慕尼黑安全会议的召开,欧美关系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紧张时刻。特朗普政府在俄乌冲突上的单边主义态度,以及其坚持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欧美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加深。未来,欧美关系面临多重挑战,欧洲是否能迈向更独立自主的道路?慕安会后的中国角色是否会有所变化?德媒相关报道现编译如下:

美国副总统万斯于2月14日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成为欧洲各国领导人关注的焦点。欧洲政界对其演讲寄予厚望,希望借此了解新一届美国政府对跨大西洋关系的立场。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欧洲的不安情绪持续升温,这种紧张氛围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然而,万斯的演讲不仅未能缓解欧洲的疑虑,反而加剧了紧张局势。他对欧洲的尖锐批评引发欧洲政客们的不满,许多与会者对此表示愤怒。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更是直言其言论“不可接受”。

▲图源:cnn

尤其是在俄乌战争问题上,万斯的表态引发轩然大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失望地表示:“欧洲和美国几十年的关系现在已经走到了尽头。”慕安会主席霍伊斯根(Christoph Heusgen)在会后表示:“我们的共同价值观,似乎已经不再那么共同。”

与美方咄咄逼人的立场不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会议上采取更为温和友好的姿态。他强调,中国视欧洲为伙伴而非对手,并愿意在俄乌和平谈判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在与德国总理朔尔茨的会晤中,王毅进一步表达了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意愿,希望共同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

▲图源:REUTERS/Wolfgang Rattay

与此同时,特朗普则在北约问题上释放出更强硬的信号。他警告称,如果北约成员国未能满足其军费开支要求,美国可能会退出北约。此外,他上任后迅速采取一系列单边行动,包括对多个国家征收高额关税、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并对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实施重大削减,甚至存在解散机构的风险。

哈佛大学政治学家、中国问题专家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慕安会期间接受德媒采访时表示:“毫无疑问,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希望尽可能发挥自身潜力。”“如果美国放弃全球贸易领导地位,那么希望通过贸易增长的国家,就有可能填补这一空白。”

▲图源:Johannes Simon/Getty Images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在全球多个地区,尤其是亚洲和非洲,多次加大投资力度,并扩大了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无论是阿富汗还是中东,中国都在利用自身的影响力进行斡旋,促使对立方握手言和。例如,在中国的协调下,2023年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断交七年后恢复了外交关系。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主任姚洋表示,如果欧洲希望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就必须采取独立于华盛顿的对华政策。“如果美国主要关注国内事务,那么欧洲也应该如此。”姚洋表示,“欧洲在防务、安全和外交政策方面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中欧之间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

慕安会上,王毅向欧洲各国领导人坦言,中国是“值得信赖的伙伴”,并强调:“如果所有相关方都能坐到谈判桌前,包括欧洲在内,乌克兰的和平是可以实现的。”

0 阅读:6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4

用户10xxx94

1
2025-02-19 13:44

中国的实力必须要比其他国家高一个纬度,其他国家就会狗咬狗。

得怡知

得怡知

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