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离家20年,已经成为军级干部,父亲得知他还活着,思念到厌食

有范又有料本人 2025-02-04 17:29:00

《——【·前言·】——》

二十年没有音讯,裴周玉成了家族中的失踪者,那时的他,已是军级干部,身居高位,却无法向故乡的父亲报平安。

一封迟来的信,让他的父亲得知了,他依然活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消息,竟让父亲思念成疾,痛苦到难以进食。

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得知儿子还活着,父亲却如此痛苦?

裴周玉

少年离家,踏上长征路

父亲裴士俊,是个坚守家乡的农民,心中却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裴士俊早年参加过抗日活动,没有取得显赫的地位,但对革命事业的支持与热情,一直未曾改变。

裴周玉便是受到了,这种浓厚的革命思想熏陶,耳濡目染着父亲,和乡亲们谈论的,关于救国的理想,心中种下了一个深深的愿望:投身革命,改变国家的命运。

裴周玉在家乡,度过了他相对平静的童年。

每天和村里的伙伴们一起玩耍、读书、做农活,时常在父亲讲述的历史故事中,听到诸如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等英雄事迹。

自己或许也应该,为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苦难出一份力。

这份初心,早早地在他心中扎根,和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一样,深深地植入了他的灵魂。

1928年,16岁的裴周玉决定参军,参与到当时的革命队伍中。

父亲没有阻拦,默默地支持了儿子的选择,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年轻人纷纷走上革命的道路,裴周玉和不少同龄人一样,被那份对国家、对人民的热忱所吸引。

带着父亲的嘱托,向着心中的理想走去,走得艰难,也走得坚定。

裴周玉加入了湖南的红军,随着红军的队伍行进。

每当夜晚扎营,裴周玉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远在家乡的父亲,想起那片教导他,爱国情怀的故土。

在革命的战场上,裴周玉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少年,而是肩负起了革命理想的使命。

红军的生活极其艰苦,裴周玉也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面对无情的敌人、恶劣的环境,时刻提醒自己,革命是不能停下的,国家的命运,寄托在每个革命者的肩头。

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父老的责任,也充满了对未来中国的希望。

在长征途中,艰难的跋涉使他更加坚信:自己所走的这条路,就是对人民、对祖国的最好回报。

裴周玉一度曾经历过长征中的生死考验。

当时,红军大部队不得不穿越险峻的山岭,在一次穿越悬崖时,队伍遭遇了恶劣的天气,雾气弥漫,视线几乎全无。

裴周玉不慎从悬崖上跌落,幸好被一块岩石挡住,受了重伤,但凭借顽强的毅力和意志,他顽强地挣扎着爬了上来。

在那次险境中,对自己的革命信仰,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革命的路上,没有什么比坚持更重要。

艰难跋涉,家音杳无

长征途中,裴周玉亲身经历了许多生死时刻,最痛苦的,还是无时无刻,不在割裂自己与家人的联系。

对于裴士俊来说,儿子的离去,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裴周玉刚刚离开时,裴士俊只是担忧孩子的前途,只是他没想到,这段离别会持续这么长时间。

时间越久,裴士俊开始深感焦虑,听到许多来自革命队伍的消息,看到红军不断向外扩展,就是没有任何,关于裴周玉的音讯。

在他日渐苍老的眼中,儿子渐渐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

每当家里有战友带回消息,裴士俊总是期待着,儿子的名字能出现在其中,每次的失望让他更加沉默寡言。

裴士俊的身体渐渐虚弱,心情变得越来越沉重。

直到有一天,他得知儿子裴周玉还活着,已经成为了红军中的一名重要干部,那一刻他喜极而泣。

这份喜悦是短暂的,在多年的等待中,裴士俊的身体已经消耗殆尽,他觉得自己身体状况,如果儿子在不回来,恐怕无法再见到儿子,也无法亲眼看到裴周玉站在自己面前。

他日夜思念儿子,日渐瘦弱,几乎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每当想起自己的孩子,曾经如何在自己的怀抱中长大,再想到他已经走上了战场,裴士俊既自豪又痛苦。

久而久之,他的思念变得让人难以忍受,甚至到了厌食的地步。

裴士俊的心,早已不再平静,渴望和儿子团聚,可惜时光和距离,都成为了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段没有尽头的等待,让裴士俊的生命逐渐消逝,而裴周玉依然在风雨飘摇的革命路上前行,肩负着父辈传承的责任,默默地为家国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归来,满载的故事与情感

抗日战争胜利后,裴周玉已经成了一名军级干部,指挥过数场重要战役。

内心的痛楚与责任感,却让他一次次决定回到家乡,回到父亲身边。

裴周玉终于在1955年,得知父亲病重的消息,决定请假回乡探望,这一回,是他在离家二十年后的第一次归来。

坐上了从北京到长沙的列车,火车的窗外风景,渐渐变成了乡间的田野,裴周玉的心情也变得复杂起来。

当他站在家门口时,看到那座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老屋,如今已经是寂静无声,心中五味杂陈。

迈进门的那一刻,看到父亲瘦弱的身体躺在床上,面容苍老,脸上毫无血色,裴周玉心头的痛苦难以言表。

他急忙上前,扶起父亲,此时的父亲双眼无神,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精神面貌。

见到儿子突然出现在床前,老父亲的眼中终于有了一丝亮光,那一瞬间,几乎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泪水,裴士俊望着儿子缓缓开口:“你活着,我终于等到了。”

裴周玉才意识到,二十年的音讯全无,二十年的忧虑与期盼,已经让父亲的健康状况堪忧。

裴周玉握住父亲的手,低声说道:“爸,我回来了。”

父亲用力抓住儿子的手,仿佛抓住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裴周玉悄悄放下背包,开始为父亲熬药,准备食物,长时间的劳累和对家的思念,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一点安慰。

父亲的告别,裴周玉的余生

裴周玉与父亲短短相聚的几天里,父亲的身体逐渐恢复了些许力气。

裴士俊虽年事已高,这段久违的父子团聚,让他找回了几分生气,裴周玉每天都耐心地陪伴父亲,带着他走进庭院,谈论家中的事情,回忆起过去的艰苦岁月。

即便已经无法回到从前,至少他们能再度坐在一起,分享彼此这些年的经历。

只是裴士俊的病情始终未能根治,直到裴周玉回到军队后,父亲最终安详去世。

裴周玉为父亲安排了葬礼,并在父亲的墓前许下诺言:“您为革命付出了全部,我一定会将您的遗志传承下去。”

裴周玉继续履行着,他作为军人的职责,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重要军事干部之一。

直到晚年,裴周玉也没有忘记他与父亲的深厚情感。

每当他站在国旗前,回忆起那段与父亲重逢的时光,裴周玉总是默默许下心愿,希望将这份父爱与家国情怀永远传递下去。

0 阅读:0
有范又有料本人

有范又有料本人

有范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