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没有逛完广东佛山的大观博物馆,现在我们继续。
下面我们进入下个展厅,镜鉴之名,顾名思义,这边展出的是铜镜。话说这边的展品还真不少。先看这面战国的交龙纹阳燧,它比较特殊。因为它,是有凹面存在的,可以用来聚光取火,果然这个燧字不是白叫的。

再看这面战国时期的五山铜镜,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还用我多说吗?肉眼可见啊。

再看下面这面四山镜,有没有感觉,这个命名方式,非常简单粗暴好记?这样的镜子是八连弧纹镜,这样的是六连弧纹镜,两者都有,就差一个三连了。眼前的镜子是战国的八凤纹镜,后面则是四龙纹镜。别看这些花纹看起来很抽象,如果切近了看,就发现它更抽象了。

再看汉代铜镜,这个是八乳瑞兽纹镜,很明显只算了外面一圈大的,中间小的乳钉没算。因为后面的七乳瑞兽纹镜,是按照外面七个大的算的,里边八个小的则被开除了。

最后我们来看羽状地纹四蜼纹镜,这个不能偷懒了,解释一下,蜼是一种长尾猴,是人们求雨时的吉祥物。鉴于今年广东的降水情况,可以考虑把这件藏品先收起来,明年再拿出来。下面,我们进入镜鉴之名二展厅。这边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代的铜镜,不仅花纹复杂,而且出现了密集的葡萄纹。证明从那个时候开始,葡萄便已经在中国传开了。文物就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我们多多少少,能通过它发现一些细节。

而且你们发现没有,唐代镜子背后的装饰,已经不再抽象了,无论你是内行还是外行,都能认出来它雕刻的是什么,而且往后更是如此。看这金代的双鱼纹镜,生怕你认不出来这是鱼,特意还给两边加上了海浪。还有些是写字的,五子登科大家都懂,不多解释,麟趾螽斯的意思是,希望你像蚂蚱一样子孙满堂,家族兴旺。

除了镜子之外,这边还展出了一些放镜子的镜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应照离人妆镜台”,大抵说的就是它。另外展厅内,还摆了一面玻璃镜子,方便大家正衣冠。至此,我们就逛完了这个展厅。

现在我们下楼,抵达明清之韵展厅,这边展出的,是各种明清器物。虽说年代比较近,但也能看到一些古老历史的重现。比如这件掐丝珐琅镶玉簋式炉,它就是按照青铜簋的外形,所制造出来的。还有这件青铜掐丝珐琅蕉叶纹觚,它仿的也是古代的铜觚,这是另一个层面的历史传承,也是贸易的见证。

虽说清朝是闭关锁国的,但仍在广州开办了十三行,这在当时是罕有的外贸渠道。佛山这么近,当然也得到了贸易的滋养,有这样的文物遗存,当然再正常不过了。除了前面的珐琅器之外,之后这大量的银器,也是比较主流的贸易产品。材料本身不算多金贵,值钱就值钱在这个工艺上了。

再往后是佛教造像区,佛教造像古而有之,但明清时代的造像,明显就更细腻了。尤其是这尊清代的玉石佛像,完全看不出什么岁月的痕迹来。再往后是文人雅赏区,也就是士大夫喜欢的小玩意,一般都是小巧珍贵型的,就像现在比较流行的“轻奢”一样,彰显的就是“我们不一样”。最后方是瓷器厅,展出的基本都是清代瓷器。虽说展厅介绍了佛山石湾窑,但也介绍了其他窑,下边的瓷器无过多说明,很难判定它是哪个窑。反正佛山是重要的贸易站,所以出现任何窑的瓷器,都不奇怪。

至此,我们就看完了一整个的佛山大观博物馆。这个馆的位置,对于住在广东的天命人来说,那绝对是天大的利好。毕竟跑一趟山西忒远了,来佛山就方便很多。而且这边的藏品质量也强,700多件一级文物,还给免费参观,这未免太划算了。所以这第一步,不妨就从距离自己最近的地方,迈出来。如果走出这一步,你将会走进一个光怪陆离的新世界,余生的见闻也将被彻底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