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往往显得神秘,随着石油的开采,一些阿拉伯国家也积累了大量财富。可能是石油太多的原因吧,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居民更喜欢自己开车,因此不像东亚国家那样大修地铁。
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地铁也渐渐受到了更多阿拉伯国家的青睐。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阿拉伯国家有哪些地铁城市吧。
阿联酋迪拜迪拜是一个著名的“土豪”都市,迪拜的城市建设非常重视高科技,地铁也不例外。迪拜地铁是阿拉伯半岛第一个、阿拉伯世界在开罗地铁后第二个地铁系统,亦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继朱美拉棕榈人工岛单轨铁路第二个通车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目前营运的路线有红线及绿线,另有三条路线建设中,由地下和高架路段组成。所有车站均装设月台幕门。
迪拜地铁最早启用的是红线的10个车站,于2009年9月9日晚上9点9分9秒举行通车大典,由时任迪拜酋长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主持,但开放公众搭乘则要等到隔日早上6点整。在地铁通车的头两天有超过110,000人,将近10%的迪拜人口前来搭乘。2010年2月9日,地铁迎来了第一千万名乘客。
目前迪拜地铁总长74.6公里,全部是无人驾驶的。
卡塔尔多哈多哈地铁在2019年5月8日通车。共有3条路线,全长约76公里,共有37个车站。多哈地铁会成为大卡塔尔铁路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卢塞尔轻轨与客货运的国铁并行。多哈地铁的行驶速度可达100公里/小时,为世界上最快的无人驾驶列车之一。
多哈地铁有三条路线,都是在2019年启用的。红线、绿线和金线以放射线形式在多哈市中心姆什尔布形成交汇,此外还有一条建设中的蓝线,这条线路会以半环线行走。
麦加地铁全长18.25千米,设9座车站。由中国铁建建设,该项目采用EPC+O&M总承包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加运营、维护),土建结构工程采用的是美国标准,房建及道路工程是沙特标准,而运营系统则采用欧洲标准。
与平常的城市地铁不同,麦加捷运每年仅在朝觐期间对外载客运营5-7天,运送近300万人次。其它时间每天保持2-3趟列车运行磨合设备。由于朝觐期间人流密集,采用了是普通编组数量两倍的12辆编组车辆,因此麦加地铁铁路车站是300米,而一般的捷运车站长度一般在80-120米。为了适应高温和风沙等特殊的气候环境,麦加捷运所使用的车辆段除了功能先进外,还要求各建筑物、维修库房全部密闭防尘,并使用特殊的沙漠空调系统。
埃及开罗开罗地铁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启用的地铁,也是非洲两个运营中的重型地铁系统之一,另一个是同样位于北非的阿尔及尔地铁。开罗地铁于1987年开始运营。截止至2014年,开罗地铁系统有64座地铁站,3座换乘站,总长77.9千米。现时运营中的线路有1号线,2号线及3号线。
作为非洲和阿拉伯世界人口最多及最稠密的城市,开罗对地铁的需求一直很大。1987年,开罗人口已达1000万,且每天从市郊通勤另有约200万人。开罗公共交通的容量在地铁启用后从每小时2万人提升至6万人。截至2013年,开罗地铁每天载客超过400万人次。考虑到埃及的国情,开罗地铁特地划分了女性专用车厢。
阿尔及尔地铁于1981年开始动工,由于工程不断延迟,直到2009年才完工。2011年10月31日首期工程开始通车营运,翌日起开放予乘客搭乘。目前只有1条线路,总长13.5公里。
1981年6月阿尔及利亚决定在首都阿尔及尔建造一个地铁系统来改善其交通和解决市内堵车的现象。阿尔及利亚政府计划建造三条地铁。1986年由于原油价格下跌,导致阿尔及利亚经济困难,因此曾经一度考虑放弃此计划。2006年,德国西门子交通集团接手工程,西门子向总价3.8亿欧元的工程中投资了1.45亿欧元,负责项目管理、控制、信号、通讯技术、维护设施和轨道。地铁建设方还包括西班牙车辆制造厂CAF和法国万喜大型项目公司。CAF负责长度为6节车厢的14列地铁列车,万喜大型项目公司负责车站、车库、通风和管理机构建筑。
除了上述地铁城市外,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以及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等阿拉伯国家的城市建设了有轨电车。在可预见的未来,阿拉伯国家的城市轨道交通还将继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