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傣族人身处西洋不忘传统

橙子侃侃侃 2021-02-27 23:20:34

云南是个多民族省份,傣族是云南省内较有存在感的少数民族,当地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两个以傣族命名的自治州,还有一些傣族自治县。傣族的泼水节也是闻名遐迩的,还登上过语文教科书。

虽然中国境内的傣族只有126万,但是傣族和缅甸的掸族、泰国主体民族泰族是一家,共同构成了横跨多国的傣-泰民族,甚至印度和越南也有傣族。20世纪以来,云南的一些傣族甚至远渡重洋,扎根于美国内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美国的傣族吧。

美国傣族简介

美国现有千余个傣族家庭,约5000人,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州、堪萨斯州、伊利诺伊州、亚利桑那州、德克萨斯州、阿肯色州、康涅狄格州、印第安纳州和华盛顿州等。其中,科罗拉多州丹佛市是在美傣族的聚居中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一些傣族人因为各种原因去了老挝,不巧当时老挝在内战,生活不易,战后老挝破坏严重,因此这些傣族人又不得不迁往泰国,在泰国被安置一段时间后,被美国方面接纳,去了美国。

丹佛市是在美傣族的活动中心,丹佛是科罗拉多州的首府,城市处在落基山脉的东麓,海拔为1600米左右,是全美国地势最高的城市,为美国的航天工业基地、军事重镇和石油重镇。丹佛市郊外的孟联峨乎巴迪村是一个傣族村落,距离丹佛国际机场有60多英里(约90公里)。

丹佛机场

孟联峨乎巴迪村有傣族190多户,900多人;该地区加上附近散居的傣族,约有250多户、1200多人。丹佛秋夏空气清新,气候凉爽,但冬季十分寒冷,这对长期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的傣家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孟联峨乎巴迪村的村民放弃了住竹楼的习惯,购买当地开发商销售的砖混结构而且又保暖的住房居住。在工作中,他们努力学英语,外出打工,尽量融入美国社会,但饮食、着装、宗教习俗等仍保留傣家特色。

丹佛

身处美国 不忘传统

傣族在美国安定下来之后,对精神寄托和传统佛教信仰的渴望愈来愈强烈。起初,他们到附近的美籍泰国人和老挝人的南传佛教寺院去参加佛事活动。然而,傣族过宗教生活的具体习惯与老挝人和泰国人还是有一些不同。他们决定建立傣族的佛寺。开始是租赁一栋洋房,把室内装修成佛堂,大家平时在这里举行佛事活动。后来傣族人富裕起来了,渐渐新建了自己的寺院。一个社区或一个城市里如果有20多户傣族,就会有自己的佛寺或者佛堂。

目前,美国傣族在科罗拉多州、加利福尼亚州、伊利诺伊州、堪萨斯州等,都修建了自己的寺院。他们有了自己的寺院或佛堂之后,就想从家乡西双版纳请法师赴美担任住持。但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南传佛教僧人出国办理手续比较难,而且当时西双版纳没有会讲英语的傣族法师,所以美国傣族只能邀请缅甸掸邦和老挝的傣族法师赴美担任住持。

美国各地的傣族都成立了傣族协会,人多的地方协会下又成立了寺院管理委员会。寺管会设了老年组,因为老年人懂得佛教和傣族传统文化,他们在继承和发扬傣族佛教和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傣族坚持夏安居的南传佛教传统。

傣族传统寺院

夏安居内有13次戒日,结夏安居和解夏安居、布施经书法会由大家共同承担活动开支,其余10个戒日的佛事活动则像在西双版纳一样,把信徒分成几个组,每个组轮流负责承办戒日的佛事活动并承担所有来参加活动人员的午饭。午饭提供的是自助餐,不浪费,也方便大家用餐。

浴佛节或泼水节,是傣族迎新年的节日,美国傣族每年都在寺院或佛堂里举行庆祝活动。布施亡灵活动是给亡灵布施供品并举行超度的法会活动,这是傣族利用佛教来表达孝道和感恩亲人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傣族也非常重视这个优良传统。

美国傣族还保留每个男孩到寺院里出家的习俗,通常是傣族男孩在假期里到寺院短期出家,也有个别在回到西双版纳探亲期间,去佛寺里短期出家。在美国,傣族的日常佛事活动基本上都得到传承,如请僧人到家里念诵吉祥经或接受供斋,老人或青年人有空时在家里做好饭菜送到寺院里供养僧人,当身体不适或工作生活不如意时,到寺院里请僧人念经祈福、消灾免难等。

在美国的山城,遇见傣族人民,也是相当新奇的体验了。

2 阅读: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