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组方(核心药物)
出处
主治功效
禁忌与注意事项
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三补三泻)
《小儿药证直诀》(宋代)
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辅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
阳虚怕冷、脾胃虚寒者禁用;忌辛辣、感冒期间停服;长期服用可能致腹泻。
明目地黄丸
六味基础+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
《审视瑶函》(明代)
肝肾阴虚目疾:视物模糊、干眼症、迎风流泪;早期白内障、青光眼辅助治疗。
实火目赤(急性结膜炎)忌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杞菊地黄丸
六味基础+枸杞子、菊花
《医级》(明代)
肝肾阴虚伴肝阳上亢:眩晕、耳鸣、羞明畏光;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辅助治疗。
湿热体质、大便稀溏者慎用;忌酸冷食物。
济生肾气丸
六味基础+肉桂、附子、牛膝、车前子
《济生方》(宋代)
肾阳虚水肿:慢性肾炎、前列腺增生水肿;痰饮咳喘。
阴虚火旺、孕妇禁用;含附子需控制剂量。
金匮肾气丸
六味基础+桂枝、附子(部分版本含牛膝、车前子)
《金匮要略》(东汉)
肾阳虚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炎。
与济生肾气丸相似,但更重温阳;孕妇忌服。
桂附地黄丸
六味基础+肉桂、附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
纯肾阳虚证:畏寒肢冷、阳痿早泄;慢性肾炎、前列腺肥大。
阴虚内热、高血压患者禁用;含附子需遵医嘱。
知柏地黄丸
六味基础+知母、黄柏
《医宗金鉴》(清代)
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疮咽痛;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
阳虚怕冷、便溏者禁用;可能加重寒湿。
麦味地黄丸
六味基础+麦冬、五味子
《寿世保元》(明代)
肺肾阴虚:干咳气喘、消渴;肺结核恢复期、糖尿病辅助治疗。
外感咳嗽、痰多者忌用;忌油腻食物。
归芍地黄丸
六味基础+当归、白芍
《景岳全书》(明代)
肝肾阴虚兼血虚:月经不调、面色萎黄;足跟疼痛、更年期综合征。
湿热体质、孕妇慎用;忌生冷食物。

阳虚者忌滋阴类(如六味、知柏);
阴虚者忌温阳类(如桂附);
含附子、肉桂的方剂需警惕燥热毒性,孕妇慎用;
脾胃虚弱者慎用滋腻药物(如熟地黄)。
如需更详细信息,可参考各药物的具体出处或咨询中医师辨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