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对以色列人比较感兴趣的一次是侣行张昕宇梁红的视频,介绍的在以色列称之为基布兹的集体农庄。
侣行视频截图
这种,集体农庄所有的生产资料归集体,每个人的酬劳是一样的,使用的物品按需分配。
是不是宛若相识?曾经我们所了解到的共产主义社会将会是的样子?
后来找到了宋养琰老师的文章《社会主义社会的五种模式和三种类型》,终于大致对社会主义,比在大学时候学习的党课理解得更加深刻。
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个描述,把社会主义发展也梳理一下:
社会主义的模式以色列基布兹是不是社会主义以色列基布兹的兴衰社会主义的模式第一种模式,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身处欧洲资本主义成熟,工人运动最为激烈的地方。马克思一直深信资本主义不会拱手把政权让出,唯一办法去就是进行武装革命,以暴力手段推翻资本主义,以达到更加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
但是马克思恩格斯都对社会主义太过理想化,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的物质,思想都远未达到进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太过强大,完全压制住社会主义发展,在提出新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消滅”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一开始就是受到打压,最后无疾而终。
典型代表就是巴黎公社的失败,说明了这种激烈的社会变革,必须条件成熟才能进行。
第二种模式,是欧洲工党运动社会主义。
这个也受马克思恩格斯影响,不过随着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失败,欧洲工党慢慢的是走的是和平过渡非暴力革命达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方案。
第一国际
欧洲工党深刻意识到社会主义不能完全舍弃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必须靠资本主义高效发展生产力,以期达到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高度成熟,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
但是欧洲资本主义根深蒂固,加上通过殖民掠夺,社会保障还是比较好,短期改变还是困难。
毕竟欧洲工业革命早了很多年,相对比亚非拉,欧洲资本主义的宣传,福利,都会让欧洲国家人民对社会主义不确定性产生怀疑,这种方式也随着工党没落而失败。
第三种模式,是列宁斯大林社会主义。
列宁和斯大林都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都认为通过暴力进行革命来夺取政权,虽然欧洲的实践者武力和平夺取都失败了,但在俄罗斯正好具备了武力夺取政权的条件。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俄国的无产阶级在沙皇和资本阶级的双重压迫之下迅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在那里借机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终于在1917年爆发了决定性的“十月革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二个社会主义政权的国家。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苏维埃政权并扩大了影响力,成立了苏维埃联邦共和国,成就了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共同体。
而也是因此,因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巨大声望,实行计划经济,这社会主义属于权力高度集中的专制社会主义。
第四种模式,是毛泽东领导的全公有制社会主义。
中国建国后,几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时期,而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资本主义比较弱小,到国民政府执政后,民不聊生,内忧外患,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注定跳过资本主义阶段向社会主义跃进。
集体大锅饭时期
但新中国成立之后,几乎是把苏联建国的一套拿来参考指导,虽然有了先进的社会体制,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国家大力发展工业农业,经过“一化三改”,经济上搞“一大二公”,并认为越“大”、越“公”越好。社会经济科技在很短的时间取得巨大的进步。
但是是没有与之匹配的经济和文化,霸王硬上弓模式的的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润滑剂,其弊端也越来越显现出来。
不过那个时候进行的社会改造,也加速了建设进程,很多基础设施都是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为后来国家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五种模式,是以邓小平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开启了中国的新篇章,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从邓小平南巡,到加入WTO,到举办北京奥运会,到如今,各个方面力奋力图强,这改革开放的几十年,让中国的经济和综合国力提升了很大。
邓小平南巡
邓小平把现阶段的“特色社会主义”又称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体现为,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的中心,发展包括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内的,种种经济形式形成优势竞争关系,加强对外开放力度,参与国际竞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求达到和谐、繁荣和共同富裕的目的。
以色列基布兹是不是社会主义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建立,离不开基布兹这种形式的开拓方式。抛开立场,以色列这个民族的开拓精神,还是让人很敬佩,能最初在巴勒斯坦这个不毛之地上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其经历堪称励志。
基布兹
巴勒斯坦最初是英国的殖民地,由于犹太人在欧洲受到排挤,而有些犹太人移民到了巴勒斯坦,这种情况也得到了英国人的默许,同时,巴勒斯坦人在英国人的撮合下00散散卖了些地,给犹太人做定居之用。
而这种形式,随着犹太人越来越多,这种卖地交易就越来越多,二其中也不乏前苏联的俄罗斯境内和东欧地区的前苏联联邦国家的犹太人,他们的加入带来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形成基布兹的有利条件。
而随着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活动频繁,也造成了巴勒斯坦人与犹太人的矛盾,这种矛盾随着英国的撤走,进一步激化,发展成两个族群的对立与争斗。
这也加速了吉布斯的运作模式,为了应对巴勒斯坦人,基布兹的村民们形成了战时为兵,闲时为农的组织。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属于集体个人,只允许保留少量的是用品,其余的吃穿行都是集体统一发放,这跟苏联的社会主义形态高度相似,基布兹实行按需分配、免费医疗、免费教育。
以色列基布兹的兴衰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吉布斯已经是以色列很重要的组织形式,承担着以色列80%以上的经济和兵源。
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基布兹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基布兹居民们也不满足于在基布茨的活动,年轻人更向往大城市,于是基布兹慢慢的被分化,现在大多数都进行私有化改造,但也有一些地方还保留着传统的基布兹的生活方式。
以色列基布兹
于是以色列这个以资本主义为国家政体,但却包含了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即基布兹(集体农庄),莫沙瓦(农户),莫沙夫(农业社区),既有着,人类乌托邦式的社会组织形式,也没有抑制个体的发展,包容其他的组织形式。
涉猎的基布兹能存在100多年,说明了他的强大的生命力,而随着以色列私有化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会凸显基布兹这种形态的可贵之处。
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如前苏联,朝鲜,虽然使集体力量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但是也抑制了个体积极性,而以色列以资本主义为主的保留基布兹这种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主体的财富分化是不可避免出现巨大差距,我国则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发展多种经济模式,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大大平抑了社会财富,避免两极分化,体现了平等,公正,民主的社会优越性。
(参考资料:宋养琰《社会主义社会的五种模式和三种类型》,以色列大使馆公众号,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