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大车企公布的1月销量数据,由于今年春节时间较早,许多消费者在去年年底就完成了春节前的购车计划,加之1月有效销售时间缩短,导致多数车企的业绩不尽如人意。
从环比角度看,多数车企销量有所下滑,且下滑幅度不小,但吉利、长安、江淮等少数车企却实现了正增长。同比来看,虽然下滑仍是主流,但小鹏、零跑等车企因各种原因表现突出,甚至实现了销量的翻倍增长。
在造车新势力中,小鹏和鸿蒙智行的表现尤为抢眼,1月交付量均超过3万辆,分别占据榜单前两位。而理想则因环比大幅下滑退至第三名,零跑虽然表现也不及前一月,但同比却呈现暴涨态势。小米则继续保持稳健表现,交付量超过2万辆。蔚来则稍显逊色,交付量仅为1万+。
鸿蒙智行的成功主要得益于问界M9和智界R7两款车型的强劲表现,两款车型累计交付量超过2万辆。而小鹏则凭借主打车型MONA M03的出色表现,连续第三个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
进入2月,小鹏的势头依然强劲,春节后的第一周,全系订单量同比翻了7.6倍,打破了2月份常年低谷的行业惯例。
理想虽然此次表现不佳,但仍定下了70万辆的年销目标,目标增长率为40%。零跑则计划冲击50万辆的销量目标,并将重心放在B系列和D系列上。小米汽车则希望全年交付量能达到30万辆。
蔚来虽然1月表现不佳,但董事长李斌仍提出了2025年销量同比100%增长的目标,并计划推出全新产品来推动销量增长。
此外,老牌自主车企吉利和比亚迪的表现也十分突出。吉利销量同环比双双上涨,创下历史新高,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也突破45%。比亚迪则继续保持强劲势头,1月销量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49%,海外市场表现尤为抢眼。
相比之下,长城汽车、上汽乘用车、东风乘用车等则表现疲软。而合资车企则普遍面临销量下滑的困境,尽管个别车企如广汽丰田和上汽通用五菱实现了销量增长,但整体形势依然严峻。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车企们需要加快电动化转型和智能化技术投入,优化定价策略和品牌形象建设,才能在2025年的汽车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