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建军
军旅画家夏德辉,辽宁省朝阳市人。朝阳市别称“龙城”,自古便有“金朝阳,银赤峰,拉不败的哈达,填不满的八沟”之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传承的文化名城,有鸽子洞古人类遗址,有灿烂的红山文化、“三燕文化”,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也有着“东方佛都”的称号。李光弼、赵尚志、郭俊卿等名人辈出,薪火相传,垒起朝阳的人文高地。夏德辉就出生在这样一个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地方。也许是深厚的红山文化影响了他,还是“凤鸣朝阳”的千古典故带给他精神启迪,他义无反顾的走上了这条绘画艺术之路。
走进夏德辉的绘画世界,聆听他与胡杨的故事。胡杨被称为三千年神树: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被人们誉为“沙漠守护神”。他当初在边关当兵时,初见胡杨,就被胡杨的精神所震撼,他开始用手中的画笔画胡杨,歌颂胡杨。“胡杨树生为绿洲的卫士,枯死后千年也屹立在风沙前,抵挡着风沙的侵袭,就是倒下了也会用自己的身躯再为绿洲站千年的岗,即使化为尘埃也反哺自己坚守的这片土地。胡杨树上的年纹,就是自己的责任。而对于绿洲,对于绿洲的生命来讲,每一条风沙吹洗出的纹理,都是一种坚守,一种责任,一种精神。它们是坚韧精神和时间永恒的见证者,他们所代表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夏德辉娓娓道来。
夏德辉就是这样一位画胡杨的军旅画家。他出身于书画世家,父亲夏大森,国家一级美术师,是著名的山水画家。自幼受父亲影响,酷爱绘画。从小学到中学,出板报,画墙报,更成了他的拿手绝活,是学校出名的“小画家”。他业余时间临习了大量的线描和芥子园画谱等,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1989年高中学毕业,他怀揣当一名军旅画家的梦想,参军入伍,被分配到了黑龙江珍宝岛某边防连,英雄连队的历史和火热的军营生活给了他取之不尽的素材和创作的灵感,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珍宝岛精神滋育熏陶下,他一边站岗巡逻,一边挥毫泼墨,创作了《虎啸北疆》、《冲锋》、《雪塑》等作品,分别被《前进报》、《双鸭山日报》刊登,一时间成了有名的“兵画家”。正如歌曲《真心英雄》里唱的那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提高绘画技艺的道路上,夏德辉不知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在边防工作期间,为了深入生活、积累素材,一有空就去边境渔村和附近山村写生,翻山越岭在风雪严寒里为边防一线战士作画,经常冻得手脚不听使唤。因工作出色,1997年7月他被破格提干,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军官。2002年部队派他到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进修学习。这期间,他刻苦钻研绘画艺术,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涉猎,付出了许多心血,打下了扎实的传统功底。由于成绩优秀,经老师推荐,他成为我国著名画家孙其峰教授的“学生”。在跟班学习绘画技艺期间,每天下午五点都要给孙其峰老师交作业。面对名师,他压力很大,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倍加珍惜机会,废寝忘食、专心致志、精心创作,高质量完成老师交给的作业,在孙其峰教授的传授教导下,他技法更加娴熟,深得老师的赏识,称他的画“进步神速、胜在神似”。
学习结束后,他暗暗下决心,要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充满阳光、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描绘边关军人的精神世界,记录他们的军旅岁月。为此,夏德辉创办了珍宝岛画院,也肩负起了为连队培养了美术骨干的任务。后来,他被调入省军区,为了给基层官兵普及书画艺术水平,首次开设了中国画基础知识讲座,培养了一大批书画爱好者,大大丰富了基层官兵业余文化生活。这期间,在省军区首长的大力支持下,他创办了《北疆画苑》(后更名为《北疆书画》),画刊全方位展示边防军人的动人形象和习武精武的精神风貌,反映新一代士兵守卫边防无怨无悔的奉献牺牲精神。画刊逐渐在全军、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为了创作高质量的作品,夏德辉时常到大自然中搜集素材,进行大量写生。写生是画家与生活沟通的一种方式,以绘画来回归生活。写生让色彩倾泻自己的心相,让生活中的记忆印证生命的真实,以笔墨的方式享受自然和生活中的愉悦,忘记自己,找回自我。正如潘天寿先生所提出的:“凡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草也。承易而革难。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常变之道,终归于自然也”。他在大自然中,忘情的汲取着营养。记得2006年隆冬时节,他去中俄界湖兴凯湖采风,需要乘车去位湖中心的冰上临时哨所收集创作素材。行驶过程中,因湖面太滑、气温太低,车辆突然360度漂移,之后彻底趴窝。他不想就此放弃,在零下40度的冰湖上艰难步行一公里,到哨所后双手冻得一点不听使唤。他没有停歇,短暂休息后,拿起笔和相机,记录着边防战士巡逻执勤的每一个场景,回去后创作了一系列边防题材的绘画作品,广获好评。2009年6月他担任了全国第十一届美展动漫、连环画、年画展区的监审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起早贪黑,吃苦耐劳,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高标准完成了各项工作,受到军地领导的称赞。
为了追寻心中更大的梦想,2009年9月夏德辉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造型艺术研修班深造。他的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天赋和后天的努力,使他的画艺水平有了质得飞跃。创作的作品《一尘不染》获全军廉政建设美术大展优秀奖。
2010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同年他又如愿考取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在这个部队最高学府、氤氲着书香墨韵的圣地,他如饥似渴汲取书画艺术的营养。这期间,阅读和研习了大量的优秀绘画作品,对西方古典、写实、印象和现代等流派有了基本的认识,画艺水平不断的提高。他的毕业作品《使命》(中国画)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展览厅举办的学员结业展上,获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转眼间,一年时间的进修学习结束了,夏德辉回到熟悉的军营,为推动省军区部队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扩大省军区“文化凝边”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他每年组织中国书协、中国美协、中央美术学院、黑龙江美协等名家进行书画走边关活动,多达数十次,行程数万公里,让艺术家们走遍辖区边防连队哨所,为基层官兵送去了精神食粮,让画家找到创作的灵感,达到了互惠双赢的目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1年10月他分别在黑龙江省美术馆、黑龙江省军区成功举办了个人生涯的第一次画展,《笔耕墨耘 情系边关》夏德辉国画作品展,在军地引起了轰动,画展取得了圆满成功。
2014年6月夏德辉从省军区机关调入沈阳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从事专业画家工作。这时候,作为一位军旅画家,又有着边防战士的经历。他深深懂得胡杨树的坚持与精神,更能明白胡杨树的美丽“年纹”里有着多少的沧桑和孤独。所以,他把自己的创作方向,放到了胡杨树的创作上。想用中国画把胡杨精神传递出去,把边防精神传递出去。
他终于找见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向。正如歌德所说的一句话:“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他创作的胡杨作品《边关月》,用笔墨赋予了线条生动与唯美,所画的胡杨树干有年轮,却不失生命的气息,虽为水墨,却给观者的感觉是生机勃勃。胡杨树立于天地间,就如风雪中的坚守祖国边疆的战士。这种把军魂融进胡杨画中的表现手法,体现了满满正能量。在这之后,他一发而不可收拾,创作了《无声的歌》《卫士》《乡恋》《清风物语》等作品,备受人们喜爱。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19年夏德辉从部队退休了,按常理来想,48岁的年纪早已湮灭了“折腾”的热情,可他却偏不,这时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北漂”北京,继续追求他的艺术之梦。
夏德辉来到了北京闻名遐迩的艺术群落——宋庄画家村。这里居住着几万名艺术家,包括国画大师黄永玉、方力钧、岳敏君等以及著名的艺术评论家栗宪庭、杨卫等,年均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过千场次,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年均100万人次,形成了全国乃至世界上极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艺术家群落。从此,他扎根在了这个艺术家的摇篮里,孜孜不倦的探索。每天作画10余小时,写生、创作、看书,如饥似渴,忘我创作。为了节省时间,杂粮粥成为了他一日三餐的主食。在宋庄这间简朴画室里,他让一件件美术作品先后入选全国大展。2019年3月作品“铸就辉煌”入选“第六届架上连环画”全国作品展,并在全国巡回展出。2020年7月作品“北疆卫士”入选“邮驿路 运河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20年8月作品“绣红旗”入选“诗意江南”全国工笔画作品展。
夏德辉成功了,他的胡杨作品频频获得各种奖项,同时也得到老师和朋友们的赞扬。鲁迅美术学院许勇教授点评说,“夏德辉的胡杨作品个性特别强,绘画能力很强,章法处理也特别好”。这是对他艺术之路最大的肯定。
如今,夏德辉胡杨作品在中国画坛深深的土壤中靓丽绽放,魅力四射。祝愿他成就自己独特的胡杨艺术风格,为中国画的创作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李建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北京卫戍区某部从军16载,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出版《神秘的8341》等文学作品30余部)
夏德辉简介:
夏德辉(天岳),军旅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画家,北京时光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画院特聘研究员,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朝阳市人,先后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高研班、解放军艺术学院,三等功三次。
夏德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