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与鸡肋
文/独醒狂人
上个月底,一则吉林电信辟谣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虽然恶意炒作的传播包含一些移花接木的成分,源头的信息却绝非空穴来风。据八月九日《今日说法》栏目报道,分布多地的数十名运营商的内鬼,非法出售了八千余万个手机号码,成为电信诈骗和网络赌博的帮凶。
想来,实名制覆盖那么广,普及那么久,执行那么严格,偏偏收效甚微,症结大概就在这个地方。中层管理人员,可以轻松利用公司内部的漏洞,随便开展所谓的“虚拟号码池业务”谋取暴利,敢问形同虚设的实名制还有什么意义呢?与预期的效果大相径庭,血淋淋的事实摆在所有人面前:手中掌握大小权力的环节,能够很容易绕开实名的监督,类似的审查机制大抵等同于鸡肋了。
沦为鸡肋的实名制,究竟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矛盾,最讨厌的当属一连串繁琐的核验操作,常常导致强烈的不满情绪。如今的生活,不管什么平台,也无论是办卡,或是申请账号,总有一堆麻烦的流程摆在面前:输入手机验证码、银行卡号;填写个人及家庭的真实情况;上传本人的身份证照片……然后,终于明白浪费了许多时间,到头来换来一个完全没有作用的结果——鸡肋一般的实名制,根本遏制不了犯罪分子,黑色产业有的是手段应付相关法规,由此不难理解大家为何忍不住抱怨了。倒是看看运营商,一边向群众提出各种各样的实名要求,一边自己又不断地破坏着实名制的维护责任,也算是一种践踏公平的表现吧。
运营商应尽的义务不能履行,是把实名制变成鸡肋的病因。但是,笔者又突然考虑到另外一个问题,便是针对违法活动的打击措施,从一开始就选择了错误的对象。不得不谈谈一个怪现象,但凡遇到毛病,极少从有条件作案的群体入手,更多的执法者反而紧紧盯着老百姓。弄得好像我们普通公民,个个都像嫌疑人似的。可是回头一想,倘使公安机关的重心早一点转移到蛀虫身上,而不是一直强调实名制的全面到位,兴许能显著提升侦查效率,节省不少破案时间。这里得出一个结论:劳民伤财的无效工作,都是鸡肋,实名制不过是诟病的一个典型罢了。希望以后的岁月里,鸡肋的、形式的、心理安慰的东西,统统免了。只要将实际的追根溯源做好,实现高效的目标并不困难。
2023年9月4日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