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掩耳盗铃
文/独醒狂人
前几天偶然读到一则新闻,说是花费高达二十亿元建造的大庸古城,日均卖票却不足二十张。盲目投资引发惊人的浪费,类似劳民伤财的案例早已多如牛毛,往往招来公众的诟病与不满,却总是在无奈的围观中走向不了了之的结局。
此刻讨论连年亏损的旅游景点,当一些所谓的专家还在纠结怎样盘活之际,我不得不讲一句心里话:与其把那么多钱投入一座无人问津的空城,不如拿来改善民生,或许可以解决一系列基层关心的实际问题。诚然,笔者这样说,未免略带一丝事后诸葛亮之嫌。不过,若能消除自以为是的浮躁心态,让手握大权者保持头脑清醒,总归不是一件坏事。即使没有先见之明,面对重要决策的时候,尽量做到小心谨慎,便是负责任的表现吧。
究竟我一番包含批评成分的建议,如今看来,又是极其不妥当的。或许无意间的引火烧身,大概也吃不准。看看十一月中旬,云南某中学的艺术节开幕仪式上,一位学生上台吐槽“学校有钱建草堂,没钱去修学校宿舍”。后续倒是不出意料,他被几名工作人员又拖又拽地强制带离了现场,听说还要接受相关心理评估。上个月底,网上再次传来最新的官方消息,声称涉事学生已经返校复学上课,并未进行任何惩罚。如果属实,算是群众眼里皆大欢喜的结果了。
想来,毕竟是年轻气盛的一时冲动,上层只好给予特殊的宽容对待。然而,倘使成年人犯了类似的错误,习惯招惹不该得罪的人,恐怕下场会很惨了。咱们将视线转向十一月中旬发生的另一个事件——新华社记者在中铁七局的施工现场采访时遇袭,不仅手机遭到抢夺,而且手部被打伤,甚至人身自由也受到了限制。性质如此恶劣的丑陋行径,项目的安全负责人竟一度表示,有点“小摩擦”而已。难怪不少网友用敷衍一词去形容避重就轻的措辞,越来越多人呼吁彻查此事,找回公道。
相较避重就轻,笔者以为,更严重的社会矛盾是不愿意处理现存的沉疴顽疾,反而专门处理发现和揭露弊病的义士,目前波及各领域的方方面面,愈加可怖的寒蝉效应渐渐堵死了公道之路。一般泛滥成灾的自欺欺人,借用古代的一个成语,叫做“掩耳盗铃”,到底是非常贴切的。为了将当代的掩耳盗铃稳定的维系下去,时而撒谎、时而泼脏水、时而罗织罪名、时而威逼利诱,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当百姓把沉默视作常态,偏偏行使与生俱来的监督权利变成了异类之举,危机的种子便同时悄悄地种下了——眼前的状况有多么和谐,未来的祸乱就有多么巨大。古往今来,掩耳盗铃制造的惨案太多,血的教训太沉重,我唯一的希望便是大家千万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2024年12月2日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