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大多数人的努力都能得到一个正向反馈,只要这份努力是持续性的,方向没有太过离谱的错误。
不论是读了书有文凭的人还是没怎么读书但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家里有个亲戚是跑长途货车的,一趟长途运输下来就是几千块钱的运费,刨除油费和车的损耗之外,一趟挣一两千很正常,如果还能带一车回头货,这个利润就要再加一两千了。
一个开车技术好、路线记得熟并且很勤快的长途货车司机,每个月挣个三四万块钱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开长途货车比较辛苦,尤其是当遇到需要赶时间的货物时,可能要开通宵车,整晚都只能在路边停着睡两个小时,以槟榔和烟来醒神。
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导航,只能用脑子记路线,那时候的物流也没有现在这么便捷,跑货车的确能挣点钱。
我那亲戚家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跑货车,二十几年攒下来接近千万家产,这是辛苦钱,也是血汗钱,是用健康换来的。
但是,那时候的辛苦和血汗能换得来钱,至少路子在这里。
还有一个读书的朋友,04年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毕业,一开始没有选择做律师,而是去做了医药销售。过了一年多,发现还是要做律师。
他从小律师开始做起,头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500块钱,华东政法大学的硕士,每个月拿1500块钱,跟人合租一张床,比起祁同伟当年也没强太多。
然后他开始认真做,花了五年时间,从零做到了一百万的业务,然后自己开始做小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过了几年,做到了小律师事务所的大老板。这时候他开始往大律所走,最终走到了头部律所,做到了高级合伙人。在那个《令人心动的offer》里就能看到他们公司,只是他为人低调,不愿意抛头露面。
从1500块的月薪到年收入几百万,他大概花了十几年。
但是,这条路在当时是能走通的。
还有一个朋友,07年从复旦大学本科毕业,然后去部队当了两年兵,退役之后进入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当中的一家,从最基层开始做起。
他辛辛苦苦工作,勤勤恳恳,战战兢兢,花了12年时间,做到了合伙人,年薪180万。
他的剧本好很多,毕竟是零几年的复旦大学,而且起点就是四大,比起绝大多数的职场人要高很多。零几年的四大还是一块金字招牌。
他们那时候的努力,不管是读书人还是技术工,不管是打工还是创业,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搏得一条出路,而且出路都还不错,至少都能走到中产阶级。
但是,现在你再去试试看,你去跑货车会发现根本没生意,就算有生意也无法一个月赚到三四万。
你去做律师会发现只能打工,根本无法积累自己的客源,所有的客源都在合伙人手里,除非你爸是法院大佬,或者是券商大佬,否则这摊子生意你压根别想了,只能一辈子给人打工。
国内门槛比较低的律所,也要求每年有五十万的业务,对于本身就有关系的人来说,这点业务量不值一提,对于没关系、没背景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天文数字。
至于打工,同样是四大,现在去四大打工,就是奉献自己的身体健康,家里稍微有点钱的人都不会让自己家的子女去做审计。现在去四大就连升到经理都非常困难,合伙人更加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很多人在经历过之后,突然意识到,不躺平也做不了什么,你根本找不到出路。资源是不流动的,那些老牌势力不倒下来,不来一次彻底的洗牌,往上走的路就是封死的。
即使是最简单的打工,难度也大了很多。
只不过,我仍然不建议躺平,躺平就意味着彻底没有机会了,如果遇到了洗牌的时机,一个躺平的人是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入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