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于2014年。
《归来》引发了一场讨论,有关于文革话题的讨论,也顺带的让“方师傅”出了名。
很多人在纠结于“方师傅”的真实身份,甚至在观影见面会上有影迷执着的追问着“方师傅”的戏份是否是被剪掉了,饰演他的演员是谁等等。似乎“方师傅”的下落成了更受人关注的话题。这也管不得观众,谁让他那么抢戏呢。
然而,“方师傅”真的需要在屏幕上现身以引来众人唾骂与发泄么?
据说原著中是有这么个人物的。但《归来》原本就已脱离《陆犯焉识》成为了一部独立的电影作品,张艺谋对它的改动已使它基本成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那么,作为重要线索的“方师傅”到底是谁?
其实,张艺谋不让“方师傅”登场是一种聪明的做法,毕竟如果是由某人具体扮演的“方师傅”露了脸,观众恨的就只有这张面孔了。而真正的“方师傅”其实远远不是他一个人。
“方师傅”代表了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恶”,它泯灭人性、残酷无情,它利用千千万万个无知的个体虐待或是折磨着更多与他们素不相识或是共处屋檐下的人。它让人们互揭伤疤、彼此厮杀,甚至达到了大义灭亲的程度。
在那个时代里,亲情、友情甚至爱情都被阶级斗争所涤荡,人们似动物般堕入了弱肉强食的野蛮境地。到头来,每个陆焉识、冯婉瑜甚至是方师傅都成为了被害者。因为在磨灭人性的斗争里,没有胜利者。
张艺谋在用陆焉识手中代表着知识分子懦弱本性的饭勺试问大家:我们真的应该把罪过归咎于“方师傅”这个具体的个人么?
答案不言而喻。不!罪人不是“方师傅”,而是他身后的许多人,他们包括了组织、机构、制度、国家机器……
张艺谋不敢明喻。让某某某来出演“方师傅”合适么?显然不合适。那样只会将陆焉识、冯婉瑜的苦难归咎于一个底层的替罪羊,而真正的幕后指使并没有受到任何谴责。与其这样,不如隐去“方师傅”的个体,让大家思索并拷问那真正的历史罪人。
所以纠结于“方师傅”的戏份是完全没必要的,那个扭曲的社会以及制度的设计者才是真正可恨的“方师傅”,它无法被个人演绎,只能从灰暗的色调中去体会。
说到色调,张艺谋这次摒弃了其一贯色彩浓烈的表达方式,改用了略显单调的灰色调,让人感觉好像是看了部黑白片。很多人诟病他的这种转变,其实他没有像斯皮尔伯格那样直接把《辛德勒名单》拍成黑白片已经是很给“奉孝”面子了,毕竟拿解放后的一段特殊时期与奥斯威辛集中营直接类比是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与之不同的是,张艺谋过往如《红高粱》《菊豆》等色彩强烈的影片需要表达的情感是趋于压抑后之奔放的,更具有一些乡土气息与粗犷感。而《归来》却更着重于压抑后的内敛,这与主人公的知识分子身份是分不开的。所以,运用沉稳的色调其实是很贴近故事主题的。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片中也出现了两次亮丽的红色。第一次是片中《红色娘子军》演出时,舞台中央那个穿着红色剧服的绝对主角“吴清华”。在《归来》里,她已不是正义与英雄的化身,而是那个时代过度集权与扭曲价值观的象征,你甚至会感受到“她”的丑陋与非正义。
同样是舞台,在不同时代来看,“她”所有别于大多数素色服饰的“红”指向了不同的审美(丑)内核。这是创作者的暗喻,也是观众的价值观转变。洗脑的时代毕竟过去了。
而第二次出现“红色”是在那个分崩离析却又迎来团圆的“家”里。丹丹穿着借来的舞服在小小的屋里跳着“吴清华”,门内的陆焉识陪在冯婉瑜身旁默默的看着。这里没有华丽的舞台与眩目的灯光,也没有表情兴奋的观众与群情激动的掌声,却显得那样温馨与永恒。
这是片中真正意义上这一家三口和和睦睦共处一室的唯一画面,它象征的“家”的团圆与亲情的重聚。破旧的地板是整个片子最为亮丽的舞台,三位人物代表着善良与宽恕,而不是激情与斗争。在这一抹“红色”中,张艺谋表达了他的取向与观点。
“红”,这种色相温暖的颜色,可以象征激情、燃烧与放纵,同样可以代表温馨、团聚与和谐。让它从多年前的异化中回归本色吧。
“方师傅”和“红”都只是一种暗喻或是符号,它们是悠远记忆中不可抹去的时代印迹,给那个年代千千万万的人们带来了伤痛或是眩晕,它们不应该被硬生生的抹去或是有意无意的遗忘,那是一段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