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宁浩、黄渤与徐峥的铁三角组合,我却没能看到太多惊喜。
如果说宁浩是中国的科恩兄弟、盖·里奇或是昆汀·塔伦蒂诺,那这部《心花路放》算什么?
它的肌体里几乎看不到黑色幽默细胞的存在。和同为宁浩出品的公路片《无人区》相比,它的逼格低了可不是一两层。准确点儿,它应该归类于公路性喜剧,略显低俗的笑料和《泰囧》有些类似。
并不是说它不好看、不好笑,也不是瞧不起徐峥导的电影。只是觉得,既然是宁浩出品,理应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黑色喜剧。然而纵观《心花路放》,喜剧没问题,黑色就差太远了。
也许是费心费力的《无人区》遇到太多波折,而皆大欢喜的《泰囧》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待遇,刺激了宁浩,也改变了宁浩,使他的新作品向商业化的天平上一边倒倾斜。
这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宁浩被大众同化,并不是中国电影的一件好事。
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还是让赵本山和小沈阳们来挑大梁吧。我们大可在逢年过节时在央视春晚这样的“高大上”舞台上免费看到类似的喜庆节目。没必要花钱在略显低端的影院里观看一部小品集锦似的滑稽电影。
毕竟,按照彼时主流媒体落井下石的说法,做人不要太“赵本山”。
宁浩作品的特色就在于叙事结构的精巧复杂,与多线索的百川汇流。在《心花路放》里不是没有,只是梗太弱了。
袁泉那条线过于孤立,以至于观众早就揣测她是否就是一直未出现的那个“她”,这个悬念到袁泉收养那条后来叫作“果汁”的小狗时其实就已经昭然若揭了。后来墙上刻名这个梗虽然将两条时间线衔接得天衣无缝,但却失去了应有的惊喜。
毕竟,能被观众猜到的大反转结局失去了它原本冀望的爆发力。这类电影的亮点就在于反转结局,只能说《心花路放》立意在此,但因过早暴露而失去了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