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四年的《无人区》满银幕都是灰与尘

阿獠聊电影 2023-08-01 11:21:58

本文写于2013年。

《无人区》是不幸的,它因审核制度被禁了四年,以至于现在放映出来满银幕都是灰与尘。

《无人区》又是幸运的,它毫无征兆地解禁,还放到了一个贺岁档前哨的不错位置。更幸运的是,经过四年间《泰囧》等的铺垫,徐峥与黄渤的票房号召力快赶上葛优了,以至于《无人区》还没上映似乎已经被贴上了爆笑喜剧的标签。

然而有点儿常识的影迷内心都清楚,喜剧片没理由被禁。传说中的《无人区》是一部西部公路片,有着黑色喜剧的血统,和徐峥与黄渤的大众印象不完全吻合,它最靠谱的基因来自那独一无二的导演——宁浩。

让宁浩一鸣惊人的是《疯狂的石头》与其后一脉相承的《疯狂的赛车》。国人惊呼,我们终于有黄皮肤黑眼睛的盖·里奇与昆汀·塔伦蒂诺。

而当《无人区》姗姗来迟之后,我们惊喜的发现,我们连科恩兄弟也有了。张艺谋山寨《血迷宫》的《三枪拍案惊奇》在《无人区》面前就是个垃圾,可以甩出N条街,直至城乡结合部。

说他与科恩兄弟气质相似,无疑指的是后者声名赫赫的《老无所依》。的确,不论从场景、画质、情节、人物与叙事节奏,《无人区》与《老无所依》很多内涵上的神似之处。

唯一不同的是,《老无所依》的冷血自始至终、一酷到底,而《无人区》拥有了一个相对温暖的结局。我想这正是《无人区》四年后终能上映的还魂丹。很多人还是不习惯在影院里看到如彼一般不和谐的黑色电影,于是《无人区》被镀上了褐色,在保留黑色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丝血色。

至此,特立独行的宁浩屈服了?一命换一命的结局寓意了光明和谐?余男的重获新生让其他人的死去变得有意义了?

每个观众有着自己的结论。在人性本善的前提下,结尾充满了正能量。

然而,《无人区》的片名寓意着什么?难道真的只是指那杳无人烟的西部荒漠?无人区真的无人?

其实不然,人倒是不少,但是缺了人性。无人区是一片人性的荒漠,如果和谐社会里人人向善,那里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无人(性)区。

这真是美丽中国的一部分?审查部门在疑惑,电影想表达什么?暗示什么?宣传什么?

想是想多了,还是没想明白。于是《无人区》在浆糊般的思考中被束之高阁了四年。

每个沙漠都是无人区,因为那里甚至连动物都没有。换个角度,每个城市也是无人区,因为那里也没了动物,但是却充满了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兽性。

城市里,人们熙熙攘攘、摩肩擦踵,但彼此间却隔着冰山般的距离;城市里,建筑灯红酒绿、色彩绚丽,但在躯壳里却如沙漠般荒芜,飘荡着沙砾;城市里,处处酒肉横溢、香气扑鼻,但在雾霾笼罩之下弥漫着腐臭的气息;城市里,夜夜高朋满座、人声鼎沸,但在繁华过后,遗落着人走茶凉的一片死寂。

在每个人内心的最深处,是空空荡荡的无垠沙漠,寸草不生的无人区。我们在这里呐喊,在这里哭号,但却得不到一丝回应,连回声都消失了踪影。

因为,在无人区的世界里,连一堵墙都没有,黄沙铺就的宇宙里,没有牢固的墙基,何谈回音?

我羡慕着沙漠的广阔与荒芜,因为那里没有谎言与欺凌;我陶醉于风沙的肆虐与吹拂,因为那里没有矫揉与虚伪;我渴望着烈日的炙烤与熔铸,因为那样可以驱走我体内的冰霜与冷酷,唤醒年少时的单纯与热血沸腾。

我热爱沙漠片,如《阿拉伯的劳伦斯》一般,有着几分钟从左至右一人一驼信步穿过画面的缓滞镜头。它是那么的空洞与虚无,却有无比的充实与坚定。有什么比骑着孤独的骆驼穿越茫茫沙漠更枯燥与漫长的呢?那便是行尸走肉般迷失在物欲横流的浮华世界里。

无人区真的很荒芜,城市何尝不是?人心何尝不是?

我们不愿生活在充满物质享受的无人区,即便那里是按需分配的理想国。我们只想静静地、缓缓地开着车,穿越那看似荒凉的沙漠,直达出生之时那一处朴素而善良的,应许之地。

1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