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独自飞渡怒江的小女孩,17年后的选择竟然让所有的人感到意外

昌润社会趣事 2024-10-28 22:15:50

"小燕恰,李奶奶的老寒腿又犯了,你去看看吧。"

在云南怒江州人民医院,在一个普通工作日,余燕刚换上白大褂,村里的电话就来了。17年前那个在铁索上飞渡怒江的小女孩,现在是村民们最信赖的“燕医生”。

每次遇到新患者,他们总是这样问她:“你就是当年那个溜索女孩吧?”余燕恰总是笑着点点头,说:“是啊,现在不用飞着上学了,改飞着给大家看病了。

她走出昆明医科大学的校门那年,身边的人都劝她留在大城市。然而,她却选择了一条犹如“逆行”一般的路——回到大山,在最为平凡、最低微的岗位上,献身成为一名乡村医生。

有人说我傻,却放着大城市的好医院不要,非要回到这山沟里。

现在的余燕恰家,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土坯房了。政府这些年大力扶持,他们也盖起了两层小洋楼,姐妹俩都有了自己的房间。

让她感到最为自豪的是村里现在有了正经的卫生室,不会在像以前那样,村民为了治病而需要横跨怒江去找医生。

"你说我这个选择意外吗?"余燕恰好在收拾药箱,准备去给李奶奶看诊,"可能在外人看来我有点傻。但我就是这么觉得,我们这些山里娃能读书已经是运气了。

她在说这话的时候,时不时地望向窗外横跨怒江的那座“爱心桥”。在她心中,那座桥不仅仅是通往学校的路,更教会了她一个道理:前人点亮的光,照亮的不只是眼前的路,还有未来的希望。

“谁不想过得好?”她背起药箱,脸上坚定的笑容充分展现出来,“然而我更在意的是让家乡的孩子们能够同样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我的选择,也不意外。

2007 年,一个震撼全国的 8 岁小女孩让人泪目。

"这不可能是真的吧?"2007年,江苏电视台记者戴林燕站在怒江边,震惊地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可能看错了。

在远处的江面上,有一抹粉色的身影正在铁索上不断滑行。那是个小女孩,看起来大约在八九岁,身上背着书包,两手紧紧抓住铁索,脚下是湍急的怒江水流。

最令人惊讶的是,她的脸上居然还带着笑容。

"快拍下来!"戴林燕顾不上震惊,赶紧举起相机。她知道,这个画面或许能唤醒更多人的关注。但她的手在发抖,任谁看到一个小女孩在万丈绝壁之间"飞渡",都不可能保持平静。

这个小小的女孩就是余燕恰。在邻居们的眼中,这幅景象再普通不过了。怒江的两岸分别坐落着他们的村子和学校,如果要绕山路走,可能等到太阳落山都到不了学校。

村民们在无可奈何之下,想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在河流两岸之间拉起铁索,做成长度有限的简易溜索。

多年后余燕恰回忆到,"每次上学,我都要数三二一。数完之后不能犹豫,要一鼓气滑过去。如果中间停下来看江水,我的腿就会发软。

《溜索女孩的人生之桥》的视频被发布到网络之后,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被深深震撼,纷纷留言,表示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担忧。“这哪里是上学,这简直是拿命在玩儿!”。

在2007年的中国,很难想象还有孩子需要这样克服困难去上学。

"那时候妈妈总是告诉我,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余燕恰有感而发,"我觉得既然这点都能改变命运,那么就算再艰难也得去上学啊。

村里的大人都说燕恰胆子大,其实他们都不知道,每次踏上铁索,燕恰都害怕得不行。但比害怕更紧要的,是她始终记得老师说过的那句话:“好好学习,将来才有机会走出大山。

这个小山村里的村民们也是很无奈,他们也希望能为孩子们提供一条更加安全的上学路,但在两座大山之间修建桥梁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个巨大的挑战。

出人意料的是,一个8岁的小女孩的笑容竟然感动了全国人民。

"后来有人问我,当时在铁索上为什么还笑得出来?"余燕恰说,"可能是因为,我知道对岸有学校,有知识,有希望吧。

2007年,一个小女孩的故事成为了最震撼人心的教育新闻。她用最纯真的笑容,道出了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极度渴望。

这个画面开始成为怒江两岸命运发生转变的标志。

一座桥改变了一群人的命运。

在2008年的3月,怒江两岸的人民都被激怒了。

"大桥通了!真的通了!"村民们兴奋地奔走相告,有的喜极而泣。半年前的那个视频引发全国关注,而大桥的开通,意外地成为了这一切改变的起点。

浙江电视台在《溜索女孩的人生之桥》播出后率先发起爱心募捐活动,全国各地的媒体纷纷响应,许多普通民众都被小女孩的故事所感动,纷纷慷慨解囊。

这座承载着全国人民爱心的桥,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它为"爱心桥"。

"燕恰,你先过去!"桥梁竣工那天,9岁的余燕恰再次成为焦点。她第一次踩在结实的桥面上,和一年前在铁索上的感觉截然不同。

“那一刻,我才敢真正抬头看江水。”余燕恰回忆说,“以前在铁索上,连大气都不敢喘。这还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怒江这么美。”

摇晃的铁索,坚强的水泥桥,这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改变,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进步。曾经,大山里的孩子们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获得知识;现在他们得以像平原的孩子一样,走在平坦的道路上上学。

"以前每天都担心孩子会不会掉下去,现在可好了,我天天都能送她上学!"村民激动地分享道。

这座桥不仅连接了两岸,也连接了大山里孩子的梦想。它是千万颗善心汇聚的结晶,更是大山里变迁的见证。

此后,再无孩子需要"飞"过江去上学。这就是这座桥蕴含的最大意义。

那年春日的清晨,新桥之上初晨的阳光洒下来,使得旁边余燕正站在桥的正中央,看着这江水欢快的奔流。她明白,自己的人生,未来也是如此,无限可能。

“又有人退学了?”余燕看着教室里少了一个女同学的座位,心里涌上一阵难过。

在怒江地区,初中辍学率非常高,尤其是女生。和余燕恰一起坐溜索上学的小伙伴,到了初中一个接一个地离开。

有些人早早结了婚,有些人外出务工,留在学校的人越来越少。

村里的闲言碎语不断,认为女孩读那么多书干什么?还不如早点嫁人。然而,余燕始终铭记着妈妈曾经说过的话:“只要你想读,就算砸锅卖铁我也会供你。

在重重压力之下,她和另外两位小伙伴还是坚持了下来。最后,她成功地考上了怒江州的重点高中。

高中三年,余燕像着了魔一样拼命学习。清晨第一个到教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我知道,这可能是我唯一的机会。

她回答说。

苦心人,天不负。高考那年,燕恰以568分的成绩独占全村鳌头,消息瞬间在山村传开。"真的吗?燕恰考上大学了?"全村沸腾。

在村里,余燕恰的头衔是"全村十年来第一个女大学生",这让她既自豪又感到责任重大。当她步入昆明医科大学的那一天,她站在新建的爱心桥上,回想起曾经让她心惊胆战的怒江,泪水无法抑制地流淌。

在医学院里,每当同学们谈起她的故事,都会惊叹不已。那个曾经在铁索上飞渡求学的小女孩,如今已成功成为学医路上的一匹黑马。

"你说,我们这些大山里的孩子,是不是也可以活出个看得过去的样子呀?"每当有人好奇地询问余燕的故事时,她总是用这句话反问对方。

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大山里的孩子,只要有机会,一样可以飞得更高。

余燕恰的逆风翻盘不仅是她个人的胜利,更是大山里渴望改变命运的孩子们的希望。从铁索上的小女孩,到白衣天使的蜕变,她用知识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400字的“17年后的回望:为下一个"燕恰"点亮希望”的文本。

在2024年的怒江,阳光依旧。

余燕穿梭在医院走廊,不幸地注目墙上那张陈旧的老照片。照片上一个8岁的小女孩憨态可掬的笑容仍历历在目,激起心中深深的惊骇。

她在从医院到村里的路上,频繁地遇到向她咨询看病的村民。有村民称,"燕医生,我那老毛病又犯了。"还有村民表示,"燕医生,我家小子发烧了。

十七年过去了,那个曾经在铁索上飞渡的小女孩,如今成了乡亲们最信任的人。

但余燕恰一直清晰记得,就在怒江附近的山区里,可能还有和当年的她一样,渴望改变命运的孩子,深受震撼的她决定前往寻找。

"不用担心,所有人都能安心地用稳固的桥过河上学。"这是她常常对山里的孩子们说的话。每次看着孩子们走在牢固的桥上上学,她的心里便感到特别踏实。

下一个十年,她仍旧会在这里,因为她明白,总要有人留下来,默默守着一盏灯,照亮大山里年幼孩子们追梦的道路。

“你们说我的选择意外吗?”余燕笑着反问道,“在我看来,这是最应该做的事情。毕竟,当年那么多人帮助过我,现在,我也应该轮到我来帮助别人。

0 阅读:0

昌润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