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省内大多数大豆已进入鼓粒中后期,此阶段是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做好大豆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对于大豆将高产潜力转化为高产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田间管理意见:
一、及时防涝。密切关注异常天气情况,做好防灾减灾预案,特别是近期的台风带来的雨水,要及时组织人力和机械力量疏通田间沟渠、挖渗水沟,加快排水散墒。大豆生长中后期积极应对涝灾、旱灾等各种危害,能切实减少灾害对大豆生产的影响。
二、合理追肥。进入9月后高温天气普遍减少,对于晚熟的大豆开花结荚有利,但个别地区干旱情况仍有存在,对处于花期的大豆,若中午叶片出现萎蔫现象,应在早晚时段及时用喷雾的喷灌机进行滴灌,保障水分充足。浇水灌溉时要根据前期施肥量和苗情长势,结合灌溉酌情追肥。前期底肥不足的可在大豆花期和鼓荚期追施每亩2公斤~5公斤的尿素。
三、治虫防病。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时制订防治方案,并遵循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重点防治点蜂缘蝽、蓟马、盲蝽蟓、烟粉虱、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根腐病、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拟茎点肿腐病等病虫害。特别是对点蜂蝝蝽等刺吸性虫害防控,预防“症青”发生,应采取大面积统防统治。初花期开始防虫,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喷施2~3次。
推荐用药主要有苏云金杆菌、氰戊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高氯·吡虫琳、氯虫·高氯氟、聚醛·甲萘威等。今年的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发生严重,建议视发病情况连续喷施2~3周,保证管控效果。
四、防倒防衰。熟期晚的大豆开花后,如果大豆长势过旺,每亩可以喷多效唑等进行控旺,可有效防止植株疯长,减少后期倒伏情况发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但注意控旺药剂不能和尿素一起用,也不能和叶面肥一起混合喷施。
五、适时收获。江苏省内9月末10月初大豆逐步进入联合收获最佳时期,此时大豆叶片全部脱落,茎秆变黄,植株呈现原有品种色泽,豆荚表现出本品种特有的颜色,手摇植株籽粒发响,籽粒含水量降至18%以下时及时收割。注意收获期间田间杂草清除,收获时田间有绿色杂草容易导致机收大豆籽粒表层沾染绿色,严重影响种子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