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元旦酷论】国家医保局,这几年干得不错
【好消息!#首批700多元心脏支架在18省区市落地#】今天,国家集采冠脉支架在北京、天津、辽宁等18个省区市落地实施,这些地方的患者将能用上降价后的冠脉支架!其余省份也将在1月陆续落地集采结果。#我国每年约100万冠心病患者植入心脏支架#,均价1.3万元的冠脉支架降至700元左右后,患者就医负担将大大减轻(元月1日《央视新闻》)
2020年11月5日,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在天津开标,“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的消息公布后,陆续有网友给我留言,说医院的支架价格还是1万多。我给他们回复,700元左右的支架,应该会在来年实施,如果能等就再等一段时间吧。
笔者关注医药、医疗、医改近20年,对长期以来已经失控的“高药价”、“高价医疗器械”现象是痛心疾首,对制造这一丑陋现象的相关人员可以说恨之入骨,不断在网络上给予痛斥。同时,也撰写并上报了很多“治疗方案”。比如早在2013年12月,笔者将《建言总理:以大幅度降药价为切入点,推进医疗改革》一文提交民盟中央“民生论坛”后,应该是迎合了中央的医改思路。
此前,我不断在网上指出“高药价”的形成原因,即:市场药价过高、老百姓反应强烈——发改委发文降价、安抚百姓——零售商停止销售降价药——药企换个名称或剂量申请“新药”——药监局批准改头换面的“新药”——“新药”以数倍于降价前的价格上市——发改委再启动降价手段……如此循环,药价也呈螺旋式上升。
2018年全国“两会”推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为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更好保障病有所医,新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让我眼睛一亮,感觉医药行业乱象终于有人管了。
在这不到三年时间里,国家医保局创新工作方式,推行“带量采购”,成为专治“高药价”、“高价医疗器械”的老中医,让这种长期以来被看作“不治之症”的怪现象,很快有了好转的迹象。
这几年,四次药品带量采购,药品价格最多下降98%,参与集中采购的药品每次平均下降至少五成多。
最近一次“带量采购”发生在四天前,本次调整共对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谈判成功率高达73.46%,谈判成功的药品均价降幅过半;首次设立了目录内药品降价谈判,进一步降低价格或费用偏高、基金占用较多的14种独家药品。国家医保局表示,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预计2021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约280亿元。
此前支架带量采购,与2019年相比,相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平均降价93%,国内产品平均降价92%,进口产品平均降价95%,按意向采购量计算,预计节约109亿元。
通过“带量采购”形式实施国家谈判,在一定程度上挤掉了此前药价中过高的“水分”,不但直接降低了患者的用药开支,更大大地节省了医保开支。而节省了医保开支,就可以扩大药品的报销面,甚至今后还可以提高报销比例。
比如2020年度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就新增了17种抗癌药,三款国产抗癌PD-1/L1抑制剂纳入医保。
这些此前价格特别高的“救命药”被纳入医保目录后,实际上就是“救人一命”。比如那场治疗黑色素瘤的联合靶向肿瘤药谈判现场,就令人感动。
黑色素瘤发病率极低,该药在我国适应症的患者人群大概有一千名,刚在中国上市的时候,年费用在80万左右。经过谈判,最终年费用为26.9万,再加上纳入医保,个人负担就低了太多。我想这一千名黑色素瘤患者一定会从内心里感谢这位谈判者,感谢国家医保局的努力,感谢国家成立了医疗保障局。
此前央视曾报道,2019年,信迪利单抗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PD-1,当时药品价格降幅达到64%,但进入医保后,2020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就已经追平2019年全年。公开数据显示,该款药在2020年前三个季度的累计销售额超人民币15亿元,并呈现出逐季上涨的趋势。
以上内容非常明确,过去患者“吃不起”这种药,就只能“等死”;该药被列入医保范围后,更多的患者能“用得起”了,生命又可以得到延长了。
此外,药价的“水分”被挤掉后,药品采购、使用都可以在阳光下操作,腐败就少了,也可以从制度上保护官员、医生,这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官、利医的大好事。
国家医保局成立不到三年,除了对“高价药”“高价医用高值耗材”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之外,全国参保居民使用全国统一的医保电子凭证,使查询个人医保信息、医保参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变得更加快捷方便。此外,在打击医院“骗保”方面,近几年的力度也是空前。特别是飞行检查,至少摆出了“真查”的架势。比如前年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开展的飞行检查,就发现该医院存在虚记多记耗材费用、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等严重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全部追回违规医保基金并处罚金共计3359.26万元。
同时,国家医保局还鼓励创新、加快审批,新药、好药更多更快地用于临床,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也顺便给国家医疗保障局六个建议,一是在带量采购谈判前,先核算相关药品大致成本。二是尽快推进“一票制”,让药企通过物流直接向医院和药房配送,以节省流通费用。三是取消合规进口药的二次临床试验,对药品管理更为严格的国家已经使用的药品,可以直接进口使用。四是放开原料药进口,以打破原料药的垄断。五是对容易断供的“救命药”建立预警机制,测算出科学的安全存量,及时督促生产企业生产。六是建立药品、耗材电子监管码制度,只有进入系统的药品、高值医疗耗材,才有可能进入医保报销最后一关,可有效遏制“挂床”等骗保行为。
我相信,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在确保药品生产企业合理利润的基础上,中国总体药价降低八成绝对不是梦想。届时,中国节省下来的大量医保资金,足可以支付医院因药价下跌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