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盘锦市政府网站最新数据发布显示:2025年1-3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下简称财政收入)完成936.6亿元,同比增长4.8%。全省财政运行延续1、2月份增长态势且较2月份增幅提升0.4个百分点,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全年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良好基础。

那么,其下辖各地市又各自开局表现如何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和分析,回顾一下2024年1-3月份各地市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1.沈阳(252.9亿元 同比增长7.5%下同)、2.大连(235.9亿元 9.0%)、3.鞍山(56.2亿元 10.5%)、4.营口(51.5亿元 3.5%)、5.盘锦(50.8亿元 6.5%)、6.锦州(34.5亿元 8.1%)、7.丹东(28.2亿元 10.5%)、8.朝阳(28.2亿元 0.6%)、9.辽阳(26.7亿元 6.7%)、10.本溪(25.5亿元 9.0%)、11.抚顺(22.7亿元 8.6%)、12.葫芦岛(20.7亿元 10.5%)、13.铁岭(17.8亿元 15.8%)、14.阜新(16.7亿元 6.9%)。

其次,再看看2025年1-3月份各地市财政收入完成首季“成绩单”:
1.沈阳(256.7亿元 同比增长1.5%下同)、2.大连(243.8亿元 3.3%)、3.鞍山(61.0亿元 8.6%)、4.盘锦(54.1亿元 6.4%)、5.营口(53.2亿元 3.3%)、6.锦州(36.1亿元 4.4%)、7.丹东(29.7亿元 5.2%)、8.朝阳(29.1亿元 3.1%)、9.辽阳(28.1亿元 5.3%)、10.本溪(27.1亿元 6.5%)、11.抚顺(25.0亿元 10.3%)、12.葫芦岛(24.1亿元 16.0%)、13.铁岭(19.1亿元 7.0%)、14.阜新(17.1亿元 2.3%)。

从各地市财政总量来看:
1-3月份,沈阳、大连作为全省财政的“左膀右臂”,收入规模均在250亿元上下,分别完成256.7亿元和243.8亿元,其实力远在其他兄弟地市之上,“双核引领”地位充分彰显。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把两地数据相加,与全省做一个对比,其占全省财政份额的53.4%,妥妥的半壁江山。
不过,在两者之后却形成了一个近200亿元的巨大落差,地区发展不均衡性十分明显。
鞍山以61.0亿元继续占据前三甲一席之地,但与身前的大连却是遥遥相望,中间横亘着182.8亿元的鸿沟,短期内无法逾越。

同期,盘锦完成财政收入54.1亿元,营口完成财政收入53.2亿元,盘锦高出营口0.9亿元,尽管差距甚微,但却意味着盘锦成功实现了对营口的反超,排名前移一个位次至第四,而营口则退守第五。
锦州财政收入完成36.1亿元,自成一档,继续守住第六位。
而上年同期“双兔傍地走”的丹东与朝阳,在新的赛季慢慢拉开了距离,二者分别完成财政收入29.7亿元和29.1亿元,丹东以0.6亿元的微弱优势占得上风,处于领先位置。

辽阳以28.1亿元还是排在第九位,本溪以27.1亿元依旧紧随其后排在第十位。两者站位较上年同期没有发生变动,但差值略有缩小,由上年同期的1.2亿元拉近到了1.0亿元。
与此,身在10强之外的葫芦岛火力全开,连续三个月增幅稳定保持两位数,也使得其财政总量快速扩张至24.1亿元,与抚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至亿元以内,仅剩下0.9亿元,且大有赶超之势。
相比之下,铁岭、阜新两地财政总量较低,均在20亿元以下,其中,阜新财政收入完成17.1亿元,落后铁岭2亿元,被越远越远,再次垫底。

从各地市收入增速来看:
14个地市全部为正增长,整体迎来首季“开门红”,表现可喜可贺。
其中,葫芦岛(16.0%)、抚顺(10.3%)、鞍山(8.6%)、铁岭(7.0%)、本溪(6.5%)、盘锦(6.4%)、辽阳(5.3%)、丹东(5.2%)增速优秀,均跑赢全省大盘。以葫芦岛最为出色,领跑在前。
而增速最低的沈阳,仅为1.5%,慢于全省(4.8%)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成为一季度跑得最慢的城市。
详见附表:

对于辽宁省各地市2025年1-3月份的财政表现,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吧。
一年又一年
握草!丹东升级了啊!原先是经济倒数第四,房价第三的城市
红烛
你也没把盘锦排在第四啊!骗子![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