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侯珠”是什么东西

玉宿 2021-04-17 14:31:12

“随侯珠”是什么东西

人们常说的"春秋二宝",乃指“随侯珠”及"和氏璧"。“和氏璧”因“完璧归赵”这个典故而家喻户晓;而“随侯珠”虽然也有“随珠弹雀”的典故,却不太为大家所熟悉。关于“随侯珠”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呢!

据《随州志》记载:春秋随侯是汉东国姬姓诸侯。随侯出游,见一大蛇伤断,顿生怜悯之心,令人以药敷而涂之,蛇愈,于夜中衔大珠以报随侯救命之恩。

据《搜神记》记载:“随县滢水侧,有断蛇丘。随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因号其处‘断蛇丘’。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珠径盈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随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淮南子》中也有类似记载,只有“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一句稍有不同。现在湖北省随州市城内,还有“断蛇丘”、“夜光池”等地名。

那么,随侯珠究竟是神话的产物,还是现实世界的客观实体呢?

许多人认为,随侯珠应是客观现实中的实体,它应当是一颗熠熠生辉、照夜如昼的夜明珠。古代有不少关于夜明珠的传说,而且还写进了诗篇。

“随侯珠”是什么东西

“随侯珠”究竟是何物呢?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知道珍珠是贝类动物的特殊胶体胶结起来的碳酸钙晶体。每颗珍珠含90%以上的碳酸钙和4%左右的水分,珍珠表面是一层光彩的角质素,水分子多胶含在其中。珍珠就是靠了这水分使其闪亮生辉。晚上没有光亮,珍珠是不可能发光的。而且,长期不使用的珍珠,容易跑掉水分,大约经过六七十年就会使水分失去一半,光泽大减;若再过六七十年就会变成一块泥土了。由此可知,珍珠的寿命也不长。据说:“1900年,李鸿章与瓦德西订了条约,赔偿四万万两白银,慈禧太后将头上的四颗夜明珠摘下来,作为信物,派遣一个小宫女送去。小宫女见到要把宝贝送给外国,非常气愤,就拿了宝物隐入民间。后来,在西安发现了四颗明珠,并经郭沫若考证,这正是失踪多年的慈禧头上的夜明珠。”这四颗夜明珠传到慈禧太后手中之前,至少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照此推算到郭沫若考证时,至少有100年的历史,如果是珍珠的话,早已该“人老珠黄”了,怎还能“放出耀眼的白光”呢?因此,根据上述两个原因,随侯珠不可能是珍珠。

《史记·邹阳传》中记有“隋侯之珠,夜光之璧”。壁者,玉也。历史文献上记载和氏璧是“光彩射人”的玉石,随侯珠也应是一种能发光的玉石。现在已经知道,自然界许多矿物和岩石都能发光。如磷在空气中氧化能发光;莹石发光,因莹石中混入硫化砷;钻石能发光,因为其成分中含有磷质,它们在白天经太阳曝晒,发生“激化”,晚上就会释放出能量来,变成美丽的蓝光或蓝色火焰。

近年的科学发现,似乎更加证实了这种观点。

1982年11月,广东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地质科霍永锵等人,到广东某矿山考察,在选矿带上发现了一种浅棕色的莹石,在无光亮的夜间,相距3米远即可看到清晰的光。光呈浅蓝、浅绿、浅紫到深紫色,非常美丽。

随侯珠应确有其物,而且应当是一颗可发光的、十分珍贵的莹石,只不过像“和氏璧”一样已经失踪了,要知道它的真相还得找回原物。

《国宝传奇之谜》 主编 赵敏

12 阅读:1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