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历史,特朗普遭美国舆论质疑,或成为第一个因炒股下台的总统

巴图乌栏讶 2025-04-14 18:38:12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最近几天,特朗普在关税政策的一通操作下,使得美国股市动荡不堪。

在这种混乱之际,他又因为自己的“炒股行为”,被民主党盯上。

甚至还有一番想要借此将特朗普拉下位的劲头。

如果此事成真,特朗普或许将是第一位因为“炒股”下台的总统。

那么事实究竟是真正如此,还是另有隐情呢?

特朗普的“精准操作”

一切事情的起源都是从特朗普近期推行的关税政策开始的。

2025年4月2日,他突然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一些国家征收更高的税率。

这一政策迅速引发了全球市场的恐慌,美股更是了连续数日暴跌,道指一度跌破3万点的大关。

然而,正当投资者陷入绝望时,剧情在4月9日发生戏剧性反转:特朗普突然宣布暂停对75个国家实施关税,美股随之飙升。

值得玩味的是,这一政策转向的时机与特朗普的“市场喊单”高度重合。

在宣布暂停关税前4小时,他更是在自创平台“真实社交”上发布帖子,宣布“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

他不但用全大写字母呼吁投资者“买入”,并附上缩写“DJT”——既代表其姓名缩写,也是其媒体科技集团(股票代码DJT)的标识。

在这一天,他的公司股票公司股价暴涨21.67%,远超大盘涨幅,特朗普持有的53%股份市值瞬间增加4.15亿美元。

而这发生的所有一切,都只是因为他宣布的那个政令,在他一系列的娴熟操作下,股神巴菲特都显得十分青涩。

更耐人寻味的是,根据社交媒体流出的视频显示,特朗普在政策宣布后于白宫炫耀其富豪朋友单日获利25亿美元。

这种“先制造恐慌、再释放利好”的操作模式,引起了美国民众的迅速怀疑,后来更被舆论质疑为精心设计的市场操纵。

作为政策制定者,特朗普提前掌握关税调整的关键信息,却通过公开喊单引导市场情绪,使其本人及利益相关方得以低价吸筹、高位套现。

乔治城大学金融学教授吉姆·安吉尔指出,特朗普的帖子与政策发布时间“近乎完美同步”,其言论虽未直接涉及具体股票,但作为总统的权威身份已构成对市场的实质性干预。

历史的重演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绝不是特朗普首次将政治权力与金融市场进行捆绑。

早在他第一届任期的2018年12月,他就曾在美股暴跌期间公开宣称“这是投资者的机会”,试图以总统身份稳定市场信心。

今年1月17日,其推出的加密货币“特朗普币”更在上市首日市值飙升数十亿美元,他的妻子随后发行的“梅拉尼娅币”更在上市首日就引发了投资狂潮,市值一度飙升到数十亿美元。

这些行为暴露出了特朗普的一个清晰模式:那就是利用公众对总统决策的预期,制造金融市场波动并从中渔利。

此次关税政策的设计进一步凸显其团队的草率,美媒披露,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的34%关税税率,竟是简单将中美双边贸易额相除后“拍脑袋”得出的数字。

加税清单甚至误列一座加拿大所属的无人岛,被嘲讽为“向企鹅征税”。

这种缺乏专业性的政策制定,不仅加剧市场混乱,更让外界质疑其真实动机——究竟是维护国家利益,还是为制造波动创造套利空间?

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拷问

事件发酵后,民主党迅速发起反击,加州参议员亚当·希夫与亚利桑那州参议员加列戈致信白宫,要求调查特朗普及其家族是否利用内部信息进行交易。

马萨诸塞州参议员沃伦直斥此举为“明目张胆的腐败”。

法律界人士也加入了声讨:前白宫道德律师理查德·佩恩特指出,总统在决策过程中谈论市场动向已构成“越界”,而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的股价异动更涉嫌内幕交易。

然而,追究责任面临现实阻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若要立案,需证明特朗普的言论与特定交易存在直接关联,但其帖子措辞模糊,且未明确指向自身持股。

此外,总统作为政策制定者享有豁免权,司法部门难以界定其行为属于“市场操纵”还是“政策沟通”。

白宫发言人德赛以“安抚市场恐慌”为由为特朗普辩护,称其喊单是“维护经济安全的责任”,这种辩解虽苍白,却折射出美国法律体系在制约最高权力者时的无力。

特朗普的政治危机

特朗普的“炒股争议”之所以引发轩然大波,深层原因在于其对普通民众的掠夺性效应,当富豪朋友单日狂赚25亿美元时,无数平民却因为股市的暴跌被迫割肉离场。

南卡罗来纳州前议员巴卡里·塞勒斯尖锐质问:“谁在做空市场并从民众痛苦中获利?”这种阶级对立情绪,正在瓦解特朗普的民粹主义基础。

回顾其执政历程,类似的信任危机早有伏笔。上一任期内,特朗普家族企业频繁被曝利用政策信息进行地产交易;女婿库什纳在新冠疫情初期抛售股票引发公愤。

此次关税博弈中,政策反复导致的民生成本上升,更让中低收入群体成为最大受害者。

民众逐渐意识到,这位自诩“代表工人阶级”的总统,从未改变其商人本质——权力不过是资本游戏的杠杆。

历史性的审判

尽管舆论声浪高涨,但特朗普是否真会成为美国史上首位因“炒股”下台的总统,仍然存在着巨大变数。

首先在法律层面,缺乏直接证据使其短期内很难被定罪;在政治层面,共和党对其核心选民群体的控制力,可能阻挠弹劾程序启动。

然而,民主党显然试图将此事塑造为之后大选的核心议题:通过持续曝光特朗普的权钱交易,削弱其“反腐斗士”人设,并动员中间选民倒戈。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制度信任的崩塌,当总统能够随意操控市场而不受制约,当政策沦为少数人敛财的工具,美国引以为傲的“自由市场”神话将彻底破产。

无论此次争议结局如何,它都已在美国民主肌体上刻下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痕——而这,或许是比特朗普个人命运更值得警惕的历史警示。

来源

“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 特朗普阵营被质疑操纵股市赚钱,白宫回应-中新网

被质疑操纵股市,特朗普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1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