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还没谈完,欧盟内部传出杂音,法国先来问罪

文墨史记 2024-11-07 16:42:06

中欧之间因为电动汽车补贴税的争端,最近正在酝酿一场潜在的贸易风暴。

欧洲一边表态说无意和中国展开贸易战,另一边却步步紧逼,频频出台对中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就在谈判还在进行的时候,欧盟内部又传出强硬声音,扬言要“全力打击”中国。而此之前,法国也急匆匆地派出代表团奔赴中国,想要“讨个说法”。

全球都在寻求碳减排,而电动汽车被认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过去几年,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凭借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和价格优势快速占领市场,尤其在欧洲市场对本土车企形成了强大竞争压力。为了应对来自中国的竞争,欧盟做出一项重大决定,向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加征五年反补贴税,试图借此为欧洲本土汽车产业争取更多空间。

这项关税措施在欧盟内部引发了不小的分歧,毕竟,一方面,欧盟的制造商需要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全球市场与中国车企直接竞争。因此,对于这项关税措施,不少欧盟成员国并不完全认同,投票结果也显示12个弃权票、5个反对票和10个赞成票,态度各异。

有意思的是,在赞成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的国家中,法国首当其冲,最为积极。但是,在裁决落地不到24小时内,法国便成了声音最强烈的国家之一。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在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后,中国迅速展开反制措施,对从欧盟进口的白兰地等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而欧盟出口到中国的白兰地几乎全部来自法国,这无疑让法国成了中国反制的“重灾区”。

白兰地是法国在全球市场的拳头产品之一,占据了相当高的经济份额,法国自然不愿看到这部分市场受到打击。于是,法国派遣高级外交代表普里马急忙访华,试图为法国的白兰地产业“讨个公道”。

但是,法国的反应似乎有些失算,原本法国以为中国会在电动汽车领域反制,却没想到中国的反制措施精准打击到了白兰地这一法国重要出口产品,措手不及之下,法国显得十分被动。更让法国不解的是,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的决定并非法国单方面推动,其他支持加税的国家为何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

法国似乎成了第一个“倒霉”的国家,也因此感到委屈。不过,正因为法国在此事中扮演了较为激进的角色,中国的反制措施也对准了法国的关键产业,传递出明确的警告信息。不仅仅是白兰地,中国还对从欧盟进口的猪肉和乳制品采取了反制措施,而这些产品主要来自意大利、荷兰等在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支持欧盟的国家。

中国的反制措施被认为是“以打促谈”的策略,通过施压支持加税的欧盟成员国,试图促使欧盟内部改变立场。中国此举一方面是在表达不满,另一方面也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欧盟,如果他们继续推行保护主义政策,中欧贸易摩擦的烈度还会继续升级。

而欧盟内部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国在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就投了反对票,甚至斯洛伐克总理在访华期间,表达了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的意愿。欧盟作为一个多国联盟,在对外经济政策上往往难以协调一致,不同成员国的经济利益不尽相同,这导致了对华关税政策在内部意见分歧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意大利等国一边在本国经济受损后试图缓和关系,另一边却要面对欧盟的整体政策压力,显得进退两难。

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保护主义论调,称要重新平衡中欧贸易关系。不过,他的言辞充满双重标准,一边宣称支持自由贸易,一边又频频推动保护欧盟企业的政策。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不仅让中国看得清楚,也让一些欧盟内部的成员国感到不安。

中方对此并没有保持沉默,而是通过世贸组织对欧盟的电动汽车反补贴税提起诉讼,认为欧盟的措施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是滥用贸易救济手段。中方的这一诉讼行动意在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在国际舞台上反击欧盟的保护主义行为,争取道义制高点。通过世贸组织的法律手段,中国向欧盟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单方面的保护主义举动都将付出代价。

在这种局势下,中欧之间的竞争并不仅仅限于双边关系,更在全球市场上展开。塞夫科维奇在公开场合表示,欧盟要在第三市场上与中国展开竞争,甚至暗指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建设方式不够透明,试图以此占据道义高地。欧盟的意图很明确——不仅要限制中国在欧洲市场的扩展,还要在全球市场上与中国争夺份额。这种表态并不罕见,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欧盟对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影响力的忌惮。

回到中欧双边关系本身,中方始终保持对话的开放态度。中国商务部在最近的声明中表示,愿与欧盟在世贸组织规则的框架内寻求解决方案,避免贸易战全面升级。但中方同时也强调,贸易摩擦的本质是利益之争,欧盟应正视其过度保护主义的倾向,停止对中国采取不公平的经济政策。

法国方面虽然试图通过访问中国缓和紧张,但其在中欧关系中的立场已经让中方心存疑虑,若法国继续选择站在对华政策的最前沿,不排除中方将采取更进一步的反制措施。

0 阅读:101

文墨史记

简介:军事智库分享,提供深度战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