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cb672518fe0f5bdcb24cfd9e5ae86ee.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fc897181bd93ca0e0460539dfb0ff73.gif)
轻质骨料混凝土(LWAC)具有显著的优点。它不仅拥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耐火性能,而且其自身重量较轻,能够节省许多加固材料的成本。
基于这些优点,LWAC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例如,可以用于制造轻质桥梁面板,还可以用于制造轻质泡沫混凝土,用于一些特殊的建筑需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4f8b08451bceb6e6f2ee1bef075b5f6.jpg)
尽管轻质骨料混凝土(LWAC)在许多领域都有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但由于轻质骨料的强度和刚度较低,所以仍存在一些问题。这限制了LWAC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使用。
虽然已有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添加,对LWAC的力学性能增强有积极作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b49b764b3215a58f5694ebdbe0b52df.jpg)
但由于纳米颗粒的成本相对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民用基础设施中的广泛应用。
因此,为了实现低成本效益的制备,有必要找出一种价格相对低廉的纳米材料,来对LWAC进行修饰。
据我们所知,只有有限的研究探讨了纳米修饰,对轻质骨料混凝土(LWAC)的影响,尤其是在低剂量添加纳米颗粒的情况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123569b6def276250bdee8aaedda47c.jpg)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在力学性能和生产成本之间找到平衡,从而制备高性能的LWAC。
经过我们反复研究,纳米二氧化硅(SiO2)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11e7181692ab001411bba1332f9618d.jpg)
1.抗压、抗弯强度变化
下图显示了非预湿轻质骨料混凝土(LWAC)样品,在7天和28天养护后,随着纳米SiO2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
如图(a)和(b)所示,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并未随着纳米材料用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df1d886ec42ef059f34a20ec1ef2e01.png)
当纳米SiO2用量为0.05 wt%时,7天抗压强度约为24.5 MPa,与对照样品(25.2 MPa)相比并没有明显增加。
同样,抗弯强度为3.5 MPa,与对照样品(3.3 MPa)几乎相同。7天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峰值均出现在0.1 wt%的纳米SiO2添加量。
与对照样品相比,7天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达到34.8 MPa和3.9 MPa,分别增加了40%和18%。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8878988fc9bbb6dc07a3f9f35c57896.png)
随着纳米SiO2的用量增加,7天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在0.2 wt%和0.5 wt%时波动,并最终在添加1 wt%的纳米SiO2时出现下降。
使用0.2 wt%的纳米SiO2时,7天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31.3 MPa和3.5 MPa,分别比对照样品增加了24%和6%。然而,与0.1 wt%用量相比,这两个数值都下降了约11%。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0f3494d3b64e3717bc37371a3eca47e.gif)
当用量增加到0.5 wt%时,7天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再次略有增加,分别达到32.4 MPa和3.6 MPa。
然而,当用量达到1 wt%时,7天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降低到23.3 MPa和3.4 MPa,与对照样品的数值几乎相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b83b9300c90538841f7df5a7f8d7666.png)
与经过7天固化后的性能相比,经过28天固化后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显示出类似的变化趋势。与7天性能一样,机械性能在纳米SiO2用量增加时并非呈线性增加。
当用量增加到0.05 wt%时,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30 MPa和4.5 MPa,与对照样品几乎相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1acf3accfc0ddac5b69d6581a4c20c4.gif)
在0.2 wt%的用量下,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5 MPa和5.9 MPa。当用量增加到1 wt%时,28天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降低至26 MPa和3.9 MPa。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4100c7f27b6640407e8fa07c39148ee.png)
下图展示了经预浸泡处理的LWAC样品,在经过7天和28天固化后,随着纳米SiO2用量的变化,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的情况。
从该图可见,7天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变化趋势与未预浸泡样品相同。随着纳米SiO2用量增加,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并不呈线性增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9a0f005c5ee6e08bd335e20984d9f4a.png)
在0.05 wt%的纳米SiO2用量下,7天抗压强度约为23.1 MPa,与对照样品(25.2 MPa)相近。抗弯强度为3.0 MPa,与对照样品(2.9 MPa)相同。
在0.1 wt%的用量下,7天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均达到最高值。与对照样品相比,7天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增至35.7 MPa和4.1 MPa,增幅分别为40%和41%。
随着纳米SiO2用量的增加,0.2 wt%和0.5 wt%时的7天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变化趋势与未预浸泡样品相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c2c37063a38468f8423723efbedd208.jpg)
在这个范围内也出现了波动,并在1 wt%时显著下降。0.2 wt%的用量下,7天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31.5 MPa和3.6 MPa。
与对照样品相比分别增加了约24%,但与0.1 wt%用量相比,两者都减少了约14%。用量增加到0.5 wt%,7天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再次增加,分别达到31.4 MPa和3.8 MPa。
而当用量达到1 wt%时,7天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降低至26.5 MPa和2.8 MPa,与对照样品的数值近似相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11182efb3677748e671256977b871cb.jpg)
对于预浸泡的轻质骨料混凝土样品,下图展示了28天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随纳米SiO2用量的变化。
如图(a)所示,对照样品的平均抗压强度约为26.8 MPa,而随着纳米SiO2用量增加到0.05%和0.1%,抗压强度分别增加到30.3 MPa和37.3 MPa。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81a1c5094fffccd4cbced9062497f8a.jpg)
随后,随着纳米SiO2用量增加到0.2%,抗压强度降低至34.8 MPa,并且当用量增加到0.5%时保持这个数值。随着纳米SiO2用量增加到1.0%,抗压强度降低到31.2 MPa。同样地,抗弯强度也随着纳米SiO2用量的增加而波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4959d2d9ccf9f7457a1a38a108f7c79.jpg)
对照样品的抗弯强度约为3.7 MPa,而经过纳米改性后,抗弯强度分别增加到约4.4 MPa和5.1 MPa,与0.05%和0.1%用量相对应,并且当用量达到0.5%时保持近似相同数值。当纳米SiO2用量达到1.0%时,抗弯强度降低至4.1 MPa。
2.断裂面分析
下图显示了轻质骨料混凝土的断裂面的电子显微镜形貌,包括添加或不添加纳米改性的情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a218c5035369bebc5425c10c48989b6.png)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未添加纳米改性的样品界面非常平滑,很少观察到纤维形状的水化产物。
对于低剂量纳米改性的样品,可以检测到小尺寸的水化产物,而对于相对较高的剂量,则可以在轻质骨料和水泥糊浆界面区域,观察到大量的纤维形状水化产物。
高倍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图(d))清楚地显示了大量纤维形状的水化产物在该区域生长。这种现象与先前的研究结果相符,证实了纳米改性过程和改性机制在先前的报告中的作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a7acdc732b26485fae0dae8d5d20110.jpg)
尽管一些研究人员已经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调查了水泥水化产物的微观结构,但据我们所知,极少有研究通过TEM分析显示了使用纳米材料改性后,水泥水化产物的化学组成和晶体学。
与SEM结果相对应,图(a)和(b)展示了纳米改性水泥中,纤维状水化产物相的TEM图像及其相应的选择区电子衍射(SAED)图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d168e97f825f18a1ce757c1615e2b04.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60f929fbdd2b172959c31d4758a1260.jpg)
从图(a)可以看出,针状水化产物的直径在50到100纳米之间,并且SAED图案显示出典型的非晶态衍射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f39093cca10443039b622a38a0fb7a7.jpg)
图(c)和(d)显示了未经纳米改性的典型硅酸钙水化物(C–S–H)相的TEM图像及其相应的SAED图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70c9abd8f2fdc7ac63eb30838817b96.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35f7f5d37cb78e58f5cc5d2c49d7744.jpg)
从图(c)和(d)可以看出,在未经纳米改性的情况下,C–S–H相由孔隙和尺寸从几纳米到数十纳米不等的非晶态固相组成。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结果显示在图(e)和(f)中,分别对应于图(a)和(c)的TEM图像。从中可以看出,纤维状相的化学成分属于经过纳米改性的试样,主要包含Si、Ca和大量的Al,而未经纳米改性的试样主要含有Si和Ca。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b97cdcde693f98619c3763d95f3752d.jpg)
从EDS结果可以得出,这种纤维状水化产物与榜石不同,因为榜石是一种化学组成为3CaO•Al2O3•3CaSO4•32H2O的晶体。
这意味着在TEM图像的SAED图案中应该检测不到太多Si,并且应该观察到榜石晶体的明显衍射斑点。然而,在这个TEM结果中,这两个条件都没有被满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fe5ba471a4e171abdb1e6314c774cbf.jpg)
之前的研究认为纳米改性对胶凝材料的机制可以分为三类。纳米颗粒可以作为晶核改变C-S-H相的微观结构;它们有助于产生更密实的C-S-H相;
良好分散的纳米颗粒可以填充水泥糊中的纳米孔隙,从而阻止侵蚀性元素的渗透。通过与机械测试结果相结合,可以认为纳米SiO2改性的机制主要是由于原位生成的水化产物。
纤维状的水化产物将充当加固相,可以桥接水泥糊中的微裂缝(如图所示),从而增加强度并降低混凝土中侵蚀性物质的渗透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fd06159c42f5f8e8394d50ba3c8053b.png)
我们的研究表明,通过添加低剂量的纳米SiO2,可以显著增强轻质骨料混凝土(LWAC)的力学性能。
当纳米SiO2的添加剂量达到0.1 wt%时,达到了最佳改性效果,这意味着只需很少的纳米SiO2即可实现显著的性能改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14f959bd69ae91a0dafc00b25d2b91e.jpg)
Bentur A, Igarashi S-I, Kovler K. 使用湿润轻骨料进行内部养护防止高强度混凝土的自收缩。《水泥与混凝土研究》,2001年,31(11):1587–1591。
Ferrara L, Caverzan A, Peled A. “可折叠”轻骨料混凝土。第一部分:材料概念和在静态加载下的初步特性评估。《材料与结构》,2016年,49(5):1733–1745。
Ferrara L, Caverzan A, Nahum L, 等. “可折叠”轻骨料混凝土。第二部分:在静态和动态加载下的特性评估。《材料与结构》,2016年,49(5):1747–1760。
Ünal O, Uygunoğlu T, Yildiz A. 用于隔热的低强度轻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建筑与环境》,2007年,42(2):584–590。
Ferrara L, Cortesi L, Ligabue O. 预浸润轻骨料混凝土的内部养护:初步研究。《美国混凝土学会特刊》,2015年,305页:1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