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功劳而言多尔衮才是第一亲王,到底为什么会排在礼亲王之后呢?

小天不爱吃香菜 2024-12-23 09:18:04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大清王朝初创之时,有一位亲王,他的威望无人能及,甚至两度站在权力的十字路口,手握决定大清命运的筹码。

最终他却选择了让贤,这让他成为了清朝宗室中一个独特的存在。

他的名字叫代善,礼亲王。

为什么说代善的选择影响了整个大清的命运呢?

故事要从努尔哈赤的时代讲起。

那个时候,满洲还不叫满洲,努尔哈赤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带领女真各部逐步统一。

在他的众多儿子中,代善是个特殊的存在。他排行,但却被视为继承大业的最佳人选。

事实上,努尔哈赤早年间已经立过一个太子——长子褚英。

褚英的性格问题给他带来了灭顶之灾。

他太过刚愎自用,对兄弟和臣下都不够宽容,甚至几次试图挑战父亲的权威。

结果,努尔哈赤忍无可忍,将他废黜并囚禁至死。

随着褚英的倒台,代善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接班人的不二人选。

他不仅稳重,而且在女真各部统一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当时,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代善独领两红旗,成为了四大贝勒之首。

这个位置并不好坐。努尔哈赤晚年,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

代善因为与大妃的关系过于亲近,被其他兄弟抓住了把柄,特别是皇太极,暗中设计让代善失去了接班位置。

从此,代善虽仍位高权重,但已经失去了竞争汗位的可能性。

努尔哈赤去世后,继承权的争夺达到了白热化。

按理说,代善在实力和声望上都占据优势,他完全可以顺势登基。

但他却选择了退让,推举皇太极即位。

从此,大清的历史轨迹彻底改变。

放弃汗位,成全皇太极

努尔哈赤去世后并未明确继承人,这让四大贝勒——代善、皇太极、阿敏、莽古尔泰——成了最有力的争夺者。

代善的实力最为强大,他掌控两红旗,是其他人的两倍多。

但代善却没有利用这个优势,而是主动支持皇太极,并劝说其他贝勒接受这个决定。

这一选择表面上是代善的谦让,实际上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皇太极继位后开始着手集中权力,不断削弱贝勒们的独立性。

阿敏、莽古尔泰相继被整肃,而代善虽然也受到一定牵制,但始终保住了亲王的地位。

这种处理方式,既是皇太极对代善让贤的回报,也是对他威望的忌惮。

如果当初代善选择自己登上汗位,大清的历史可能会完全不同。

代善性格敦厚,但在权谋上明显不及皇太极,这可能会导致政权在内外压力下崩塌。

而代善的退让,成就了一个更加稳固的政权。

再次退让,将摄政权交给多尔衮

皇太极去世后,清朝再次陷入权力真空。

这一次,局势更加复杂。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多尔衮两派剑拔弩张,几乎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作为宗室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代善再次站在了权力的中心位置。

按照当时的局势,代善完全可以选择支持豪格,稳固皇太极一脉的统治。

但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推举年仅六岁的福临登基,并让多尔衮担任摄政王。

这一选择直接奠定了清朝入关的基础,但也让代善自己彻底退出了权力核心。

为什么代善会选择多尔衮?

一方面,多尔衮的政治和军事能力确实非常突出,只有他才能在短时间内稳定局势;另一方面,代善很清楚,自己年事已高,再次卷入权力斗争只会让局势更加混乱。

容忍打压,保住礼亲王的尊严

多尔衮掌权后,对代善的态度可以用“复杂”来形容。

一方面,多尔衮深知代善对自己的扶持之恩;另一方面,他也忌惮代善的威望,担心其威胁自己的地位。

多尔衮采取了一种两面手法既不彻底清除代善,也不让他继续掌握实权。

代善对此选择了隐忍。

他明白,对抗只会让自己招致更大的打击,而退让则可以保住礼亲王的尊严。

最终,代善以一种“体面”的方式退出了政治舞台。

两度让贤,成就大清江山

而这两个人的存在,直接决定了清朝的命运。皇太极称帝后,开始了清朝入关的准备,而多尔衮则是这一计划的最终执行者。

如果没有代善的退让,大清的历史可能不会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模样。

更重要的是,代善的选择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格局。

他两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却都选择了以江山社稷为重。这种胸襟和智慧,让他在清朝宗室中赢得了极高的声望。

有人说,代善是清朝宗室中最“憋屈”的亲王,因为他两次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权力;也有人说,他是最“聪明”的亲王,因为他通过隐忍和退让,保住了自己的尊严和地位。

但无论怎么看,代善的选择都深刻地影响了清朝的历史进程。

如果说皇太极和多尔衮是清朝的开创者,那么代善就是那个在关键时刻推他们一把的人。

而这种成全他人的智慧和格局,或许才是代善真正的伟大之处。

0 阅读:14

小天不爱吃香菜

简介:小天不爱吃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