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一位高管的去留或许还不足以影响全局,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证业务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完成翻倍的使命,这对于东风乘用车板块乃至集团而言至关重要
空降到东风汽车集团的彭原璞在任职仅7个月后有了新的去向。
1月17日,中车网从中国船舶官网获悉,彭原璞出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此之前,他的职务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主管东风汽车集团的整车出口业务;再之前他还曾在洛阳中国一拖党委书记、董事长人选任上干了3周。
截至发稿前,中车网查阅东风汽车集团官网领导团队中,彭原璞已经不在列,原有的9位领导团队再次变更为8位。
“调走或因压力大”
2024年6月12日,彭原璞调任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随后,他从东风多板块调研后,开始分管东风公司的海外出口业务。
4个月后,彭原璞前往上海东风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调研中表示,要充分利用中国整车及零部件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紧密围绕东风集团“4+2”战略布局以及东风海外百万辆的出口目标来推进工作。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东风汽车出口业务在彭原璞的带领下发展的如火如荼,2024年全年整车出口实现新突破,达到24.6万辆,同比增长近9%,但仍距离3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略有差距。
而放眼行业内,东风集团的出口业务在中国车企集团整车出口的排行榜中也仅为第10名,远远低于在出口业务上表现优异的奇瑞、上汽、长安、吉利,后几者的销量数据分别为114万辆、92.9万辆、53.6万辆、53.2万辆。
2025年,东风公司的目标是重回300万辆,同比要增长20%以上;新能源汽车要高质量跨越100万辆;海外出口目标是50万辆,同比翻番,未来目标是百万辆。
一位业内观察人士表示,或许彭原璞的离开是因为销量目标使其压力颇大。毕竟在出口几乎成为各车企“第二增长曲线”的前提下,让东风汽车集团在原本劣势的领域实现翻倍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事实上,不仅是外界对这位被寄予厚望的高管离开猜测诸多,内部也是“丈二摸不到头脑”。
毕竟此前,根据相关媒体报道,东风公司领导最新分工为:原来兼任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的副总经理、党委常委黄勇将负责东风公司战略和采购、零部件事业群,而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彭原璞负责乘用车海外、国内营销,分管岚图、猛士科技。
如此来看,彭原璞的调离,堪称“匆忙”。
想跃迁,抓自主
对东风而言,在彭原璞调离后,集团高层的职权划分,或将又要经历波动调整。
过去,在杨青升任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一职的14个月中,组织架构调整、人事变革是集团的主旋律,在这期间从集团总经理、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到研发总院的多个职位,再到商用车板块里的多个岗位,均迎来了全新变化。
新部门的成立,架构和人员的变动,也确实拉动了东风汽车集团销量的增长。2024年,东风汽车集团的销量为248万辆,同比增长2.5%,尽管没有达成年初立下的320万辆销量目标,但这是东风集团自2017年以来全年销量增速首次转正。
这无疑鼓舞了东风汽车集团继续向前的信心,在此节点上,集团对总部职能部门开启调整,推出“跃迁行动2.0”战略计划,进一步整合集团资源运营自主乘用车事业,同时对对总部的组织架构进行了人员调整,五大部门迎来了六位新高管,履新总部职能部门一、二把手。
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表示:“此次机构调整,总部加快向运营型转变,强化指挥、管理、决策能力,有利于发挥集团的最大合力,有利于公司在拥挤的赛道上打出一片新天地。”
这或许可以看作是东风欲以体制革新换增长的又一延伸,但也可以从中窥见集团发展背后的无奈。
过去,和绝大数多头部汽车集团一样,东风汽车曾依赖合资品牌取得辉煌成绩。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合资品牌不仅是公司营收的重要支柱,更是长期以来的利润来源。2017年,东风集团的合资业务为其贡献了超过135亿元的净利润,甚至占据了公司利润的主要部分。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产品牌崛起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合资品牌的竞争力大幅下降。东风也难抵御时代的潮流。曾以一己之力强力拉动东风的合资品牌,已渐显疲态,昔日春风得意的利润奶牛,暂且放缓了脚步。
2023年4月,东风集团在“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大方向下,提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目标是到2024年,东风自主乘用车主力品牌全新11车型100%电动化;到2025年,东风自主乘用车与合资品牌的销量比例达到1:1,各2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自主品牌的50%,占自主品牌乘用车的70%。
数据显示,2024年东风日产全年累计销售63.12万辆,同比下滑18.1%;东风本田全年累计销售42.82万辆,同比下滑29.2%;神龙汽车全年累计销售6.83万辆,同比下滑15.0%。三家合资品牌的销量共计112.77万辆,显然,“转型升级三年行动”中2025年合资品牌200万辆的销量目标成为泡影已成定局。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东风汽车集团再将赌注押在合资品牌身上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押注自主板块成为它唯一的选择。
在如此的大背景下,出口业务也成为影响“跃迁行动2.0”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一位高管的去留或许还不足以影响全局,但更重要的是谁来接手,如何保证业务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完成翻倍的使命,这对于东风乘用车板块乃至集团而言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