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内容已开通全网维权,严禁抄袭、复制或搬运,一经发现,必追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d07ae30594e375e481563a03cc321c0.png)
江苏,濒江临海,通衢四方。自春秋吴越起,便初绽光芒,彼时吴地稻粟丰饶,鱼鲜满仓,为饮食奠基。至汉魏六朝,金陵渐成繁华都会,雅士云集,饮食追求精细,宴饮之风盛行,如《世说新语》中所记诸多宴乐轶事,可想见当时高朋满座、佳肴罗列之景。
及唐宋,经济昌盛,江苏饮食随漕运商贸远播。淮扬菜于此间崭露头角,其选料严谨,刀工精妙,有 “纤锋剖出玲珑玉,薄质雕成宛转丝” 之妙,一道文思豆腐,细如发丝,入口即化,尽显淮扬厨艺之精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bfe37d282c99b857e1fe4bdfd05d34b.png)
至明清,江苏饮食达鼎盛。南京板鸭声名远扬,咸香醇厚,朱元璋曾赞其风味独特,为宫廷贡物。苏锡菜重甜鲜,浓油赤酱,如松鼠鳜鱼,色泽红亮,酸甜开胃,上桌宛如艺术品,恰似江南园林般精雕细琢;淮扬菜追求本味,清鲜平和,狮子头软糯多汁,个中滋味,恰似江淮山水,淡雅悠长,尽显包容平和之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4c98244e7949098a51483183c494dae.png)
今时江苏,海纳百川,传统与创新交织。街头巷尾既有百年老字号坚守古法,守护旧味;又有新锐食肆融合东西,演绎新篇。
从寻常百姓家的阳春面,一把细面、半碗高汤、一勺猪油,暖胃暖心;到盛宴上的精美佳肴,水陆杂陈,皆蕴吴韵汉风。江苏饮食,是历史馈赠,亦是生活烟火,延续着千年不绝的文化脉络,待世人细品其味,慢悟其韵。作为江苏人,连历史最久的“十大名菜”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3f75388a604f26ed236fa74112ab571.jpg)
1:羊方藏鱼。作为苏菜的代表之一,有着4300年的悠久历史,被誉为“中国第一名菜”。这道菜源自彭祖,徐州古称彭城,是彭祖的得姓之地,据说彭祖是大彭国国主、中华上古大贤,寿命八百岁,是现代公认的中国烹饪界和中华养生学鼻祖。
相传彭祖的小儿子夕丁喜欢捕鱼,但彭祖担心他溺水而不允许。一日,夕丁捕到一条鱼,害怕父亲责备,便央求母亲将鱼藏在正在烹煮的羊肉中。彭祖品尝时,发现羊肉异常鲜美,弄清原因后如法炮制,使“羊方藏鱼”这道菜流传至今。同时,这道菜也是汉字“鲜”字的来源,象征着鱼与羊的完美结合。
羊方藏鱼的特点在于鱼鲜与羊鲜的完美结合,羊肉酥烂味香,内藏鱼肉鲜嫩,两者相得益彰,构成了这道菜独特的魅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dff04f3aba672230a70a1f15039e706.jpg)
其做法并不复杂,首先,选用新鲜的羊肉和鱼肉,一般使用羯羊和鲫鱼,确保肉质鲜美。接着,将羊肉切成大片并挖出一个空间,将处理好的鱼肉放入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调料如葱、姜等,根据个人口味还可以添加一些香料。
最后,将处理好的羊方藏鱼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炖煮数小时,直至肉质软烂,鲜味十足。当这道菜端上桌时,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羊肉的醇香与鱼肉的鲜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味。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让人欲罢不能,仿佛置身于彭祖的厨房,品味着那份跨越千年的鲜美与智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a8bb59cbb34d0c2735f2ad999ce72f8.png)
2:蟹粉狮子头。苏菜中的经典之作,其历史可追溯至隋朝,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相传隋炀帝南巡扬州时,对扬州的美景流连忘返,回宫后仍余兴未消,便命御厨以扬州名景为题制作菜肴。
御厨们精心烹制出“松鼠鳜鱼”、“金钱虾饼”和“葵花斩肉”等佳肴,其中“葵花斩肉”因形似葵花而备受赞誉。到了唐代,郇国公韦陟宴客时,这道菜再次被端上餐桌,宾客们见其形如雄狮之首,便提议更名为“狮子头”,韦陟欣然应允。从此,蟹粉狮子头便在扬州、镇江一带流传开来,成为淮扬菜系中的一道名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88f90dc037403b34a78cd54f4ed1eb6.png)
蟹粉狮子头,这道菜选用细嫩猪肉和鲜美蟹粉为主料,经过细切粗斩、精心调味后制成狮子头,再用高汤慢炖至肉质酥烂、汤汁浓郁。
蟹粉的鲜香与猪肉的醇厚相互交融,形成了无与伦比的美味。同时,狮子头的造型独特、寓意吉祥,也为其增添了不少魅力。无论是清炖还是红烧,蟹粉狮子头都能让人回味无穷,成为了江苏传统名菜中的佼佼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48963c7343d3f98822e7d6408732cb1.png)
3:松鼠桂鱼。历史可追溯至清代乾隆年间。据传,这道菜最初可能起源于苏州的一家酒楼,大厨将桂鱼去骨后炸制,因其炸制后的外形酷似松鼠,便取名“松鼠桂鱼”。
后来,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苏州品尝到了这道菜,觉得非常美味,赞不绝口,从此松鼠桂鱼名声大噪,成为江南宴席的招牌菜,并逐渐流传至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03e27491599108cbdc10a8e861043f8.png)
这道菜选用肉质细嫩且无小刺的桂鱼为主料,经过精细的处理和炸制,外皮酥脆、内部鲜嫩,再配以酸甜可口的酱汁,酸甜中带着鲜香,层次丰富,口感极佳。
同时,松鼠桂鱼的造型别致,鱼头高昂、鱼尾翘起,宛如松鼠跳跃,酱汁红亮、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是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无论是婚宴、寿宴还是其他喜庆场合,这道菜都能成为餐桌上的亮点,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ea86eed07b7732d1548bbf3bcc54fef.png)
制作松鼠桂鱼,需要先将桂鱼刮鳞、去腮、去内脏后清洗干净,擦干水分。
然后将鱼从背部剖开至腹部,去除鱼骨(注意鱼头和鱼尾保持完整),再将鱼身切成均匀的花刀纹,花纹尽量切深但不要切断。接着在处理好的鱼身上均匀抹盐和料酒腌制10分钟去腥。之后将鱼身拍干淀粉,保证每一部分都均匀覆盖,再蘸上鸡蛋清以增加酥脆感。
接下来,锅中倒入足量植物油,烧至七成热时,将桂鱼放入油中炸制,先炸鱼身再炸鱼头,直至金黄酥脆。炸制过程中要保持鱼的形态,可以用漏勺辅助操作。最后,将番茄酱、白糖、白醋等调料熬制成酸甜酱汁,淋在炸好的鱼身上即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15820b0d65cc5fc1be3e10474c5f70b.png)
当松鼠桂鱼端上桌时,色泽红亮、形如松鼠,酱香浓郁,酸甜可口的酱汁与酥脆鲜嫩的鱼肉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0e0fb86b1821dfdb554a60fad82fa9.png)
4:霸王别姬。江苏徐州的传统名菜,它原名“龙凤烩”,据传是西楚霸王项羽为款待其爱妾虞姬而设的“龙凤宴”中的主菜。当时,项羽为了表达对虞姬的深情厚意,特意命人烹制了这道以龟和稚(幼雉)为主材的佳肴,寓意龙凤相会,吉祥如意。然而,随着项羽的兵败和虞姬的自刎,这道菜也被赋予了更为悲壮的色彩,后人将其更名为“霸王别姬”,以纪念这段凄美的历史故事。
这道菜在上世纪80年代经过名厨裴继洪的改良,以鳖和鸡替代了原有的龟和稚,不仅使食材更加易得,而且“鳖”和“鸡”的发音与“别”和“姬”相近,更加贴合了这道菜的意境。改良后的霸王别姬,肉质鲜嫩,汤浓味醇,成为了江苏乃至全国都享有盛名的传统名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8987b37831e64bc5bdc4e558e5cd5e4.jpg)
其烹饪过程也颇为讲究,需将甲鱼和仔鸡处理干净后,加入鲜汤、酒、精盐、葱、姜等调料,上笼蒸至汤浓肉烂,最后加入味精和青菜心稍蒸即成。这道菜色香味俱全,甲鱼与鸡肉的鲜香相互渗透,再配上浓郁的汤汁,让人回味无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1edf46dd0e74c647cfb1fd9699100f8.png)
5:大煮干丝。淮扬菜系中的经典名菜。相传在清代,乾隆皇帝南巡至扬州时,地方官员为了取悦皇上,特地聘请了当地酒楼的烹饪高手,精心调制出一道名为“九丝汤”的佳肴。
这道菜以豆腐干为主料,搭配鸡腿肉、鲜笋等多种食材,口感丰富,鲜美无比。乾隆品尝后大为赞赏,从此“九丝汤”便成了他每次到扬州的必点之选。后来,扬州厨师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将“九丝汤”改进为大煮干丝,更加突出了其鲜美口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700a53d99ba130d2b98c265d97dd2e.png)
大煮干丝,这道菜以质地细腻的豆腐干为主料,将其片成薄片后再切成细丝,配以鸡丝、笋片等辅料,加入鸡汤精心烹制而成。其色泽素雅,干丝洁白绵软,配菜香嫩鲜美,鸡汤浓郁扑鼻。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文武兼用方能入味。
装盘时,再盖上熟虾仁、豌豆苗、火腿丝等点缀,使得整道菜色彩更加丰富,令人垂涎欲滴。而且,大煮干丝的佐料还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春季用竹蛏增鲜,夏季用脆膳丝提爽,秋季用蟹黄添香,冬季则选野蔬增色,这种随季节而变的烹饪智慧,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ba0c1f3d9ac4b24c6713e452dfd9375.png)
6:叫花鸡。关于叫花鸡的历史,有两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一说叫花鸡原出于浙江杭州,本是一些穷苦难民即“叫化子”或偷或讨来的鸡,经过烧热的土焖熟而成,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街头菜。直到当年清朝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品尝过后大为赞赏,并因其名字不雅,赐名“富贵鸡”,从此叫花鸡名声大噪,成为名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3d177ad5d33885e0c62e70d1e2e8f1b.png)
另一说叫花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相传明朝时有一位名叫张永福的大厨,在探索烹饪技艺时,意外地创造了这道美味佳肴。
他将新鲜的土鸡用秘制的调味料腌制后,放入竹筒中慢火焖煮,直至鸡肉鲜嫩多汁。因烹饪过程中发出的“滋滋”声音,故得名“叫花鸡”。无论是哪种说法,都赋予了叫花鸡一段传奇色彩,让它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个故事,一种文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4e6887e8ddf37a9064bfd3511f9a466.png)
叫花鸡的特点在于其色泽枣红明亮,芳香扑鼻,皮酥肉嫩,入口即化。选用优质的土鸡,经过精心的腌制和包裹,再用慢火烘烤或焖煮而成。其独特的烹饪方式,使得鸡肉充分吸收了香料的香气,肉质更加鲜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7e2b23a25381162a16e0299dd3f532.png)
选用虞山特产的三黄鸡,将鸡体彻底清洗干净后,用盐、糖、料酒、酱油、蚝油、葱姜、丁香、八角粉等调料腌渍1小时左右。期间,可以准备一些虾仁、肉丁、香菇、笋片等馅料,炒制后塞入鸡腹中。
然后,用猪网油裹住鸡身,再用开水烫过的荷叶包好。如果没有荷叶,也可以用锡纸代替。接下来,用面团(面粉加水和成)取代泥巴,将荷叶鸡包裹好。最后,将包裹好的鸡放入烤箱中,以200°C的温度烤制1.5~2小时,或者放入蒸锅中慢火焖煮数小时,直至鸡肉鲜嫩多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d0487a56bf7355bb49754dacaa6b36.jpg)
7:将军过桥。江苏扬州传统名菜,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三国时期。据传,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刘备,张飞奉命在长坂坡阻击曹兵。他凭借智谋,以少胜多,吓退了曹军。
当地百姓为感谢张飞的英勇,特地将从河中打捞起来的乌鱼精心烹制,敬献给他。张飞品尝后大为赞赏,问及此菜名,一位老者便根据张飞的英勇事迹,将这道菜命名为“将军过桥”。从此,这道菜便流传开来,成为苏菜中的经典之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68c71d6aa1186d4c992e5a474251f55.jpg)
这道菜不仅名字富有传奇色彩,其制作过程也颇为讲究。将军过桥选用的是新鲜的黑鱼,搭配冬笋、火腿、青菜心等多种辅料。制作时,先将黑鱼处理干净,片下鱼肉,再斜切成薄片。鱼片经过蛋清和淀粉的上浆处理,变得洁白如玉,滑嫩无比。
接着,将鱼片投入热油中快速滑炒,待鱼片呈乳白色时捞出备用。另一边,鱼头、鱼骨和鱼肠则用来熬制鱼汤,加入火腿、冬笋等辅料,炖至汤色浓白如乳,香气四溢。最后,将炒好的鱼片倒入鱼汤中,这便是所谓的“过桥”。成菜后,鱼片洁白滑嫩,鱼汤浓白香醇,口感细腻柔滑,汤汁鲜美醇厚,令人回味无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5dbd66aaa8a810dbe24c0faf7a44925.png)
8:文思豆腐。这道源自清代乾隆年间扬州的传统名菜,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传,这道菜是由扬州天宁寺的文思和尚所创制。文思和尚擅长制作各种豆腐菜肴,特别是他制作的豆腐汤,味道鲜美无比,深受香客的喜爱。
有一天,乾隆皇帝下江南经过扬州,听闻天宁寺风景优美,便前往游览。品尝了文思和尚制作的豆腐汤后,大为赞赏,并将其列入宫廷菜肴,正式命名为“文思豆腐”。从此,这道菜便名扬四海,流传至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d19543a543a1c23da91d279876b1077.png)
文思豆腐之所以能够流传这么多年,不仅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传奇的典故,更因为其独特的口感和精细的制作工艺。这道菜选料极严,刀工精细,需要将细软的豆腐用大片刀横切至少88刀,竖切188刀,将一块豆腐切成几千根粗细均匀、不粘不连的豆腐丝。
烹饪时,搭配火腿、冬菇、金针菜、木耳等多种辅料,经过精心烹制,使得这道菜软嫩清醇、入口即化、滋味鲜美。每一口都能感受到豆腐的细腻与汤汁的醇厚,让人回味无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7968e9d5ce130eee9ff2a5c928c4a3b.png)
9:清蒸鲥鱼。其起源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建立王朝后,曾邀请他的老同学严光入朝辅佐。严光却以享受隐居生活和垂钓鲥鱼的美味为由,婉拒了官职。
刘秀听闻严光讲述鲥鱼清蒸下酒的美味,也不禁口中生津,连连称赞。明清时期,鲥鱼更是成为贡品,清蒸鲥鱼作为御膳菜之一,备受皇室青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929b4e5c7ff6c54b696ec48d4faf176.png)
鲥鱼体形稍扁而长,鳞下富含脂肪,色白如银,肉质细嫩鲜美,肥而不腻。清蒸的烹饪方式最能保留鲥鱼的原汁原味,使其口感清鲜爽口。食用时,若再蘸以镇江香醋和姜末,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令人回味无穷。鲥鱼的鲜美,加上清蒸的烹饪技艺,使得这道菜成为了江南三味之一,备受食客们的喜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f1d90016d152d4e3f39e1a0a8e27011.png)
想要在家品尝这道历史名菜,其实并不复杂。
首先,准备一条新鲜的鲥鱼,去腮、剖腹、去净内脏,用清水洗净。鲥鱼的鳞富含脂肪,烹调时无需去除,以增加鱼体的香味。接着,在鱼身上整齐码放火腿片、冬菇片、青笋片,加入精盐、白糖、葱结、姜片等调味品。然后,放上几片猪板油,将鱼置入笼中,以旺火隔水蒸上15-20分钟。待葱结发黄,鱼眼球突出,即可出笼上桌。
此时,一盘色泽银白、肉质肥嫩的清蒸鲥鱼便呈现在眼前,仿佛还能闻到那淡淡的鱼香。夹起一块鱼肉,蘸上些许香醋和姜末,送入口中,那鲜美的滋味瞬间在舌尖绽放,让人仿佛穿越到了东汉时期,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韵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13c1f5520a7ba10c5d844439f45d77e.png)
10:梁溪脆鳝。又名无锡脆鳝,是江苏省无锡市的一道传统名菜,属苏菜中的无锡菜。这道菜的历史可追溯至一百多年前的太平天国时期,相传是由惠山直街一位姓朱的油货摊主所创。
后来,经过惠山“二泉园”店主朱秉心的悉心改良,梁溪脆鳝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赢得了广大食客的喜爱,逐渐流传开来。至清末民初,它已成为筵席上的大菜,并因其爽酥、鲜美的口感而声名远扬。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17b1c46fa63e157013d9fd8c9052ad7.png)
梁溪脆鳝的命名源于无锡的古称“梁溪”。无锡有梁溪河,西通太湖,无锡游船常由此河驶入太湖,船菜中的脆鳝因此得名“梁溪脆鳝”。经无锡几代名厨的不断改进,这道菜日臻完美,成为无锡冷盆菜肴中的明珠。
梁溪脆鳝的特点在于其酱褐色的外观、乌光发亮的色泽、甜中带咸的独特口味,以及松脆适口的口感。这道菜由鳝丝经两次油炸而成,外观诱人,口感极佳,即使保存几天,也不致发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adadd1f11607c80615c43a3319d003f.png)
好了,今天就这样,我是风烟食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我们要坚守信念与梦想,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与挫折。努力追求理想和目标,为自己书写精彩人生故事。经过风雨洗礼,才能欣赏到彩虹的美丽。陌生人,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