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个月,著名邮轮钻石公主号火了。
钻石公主号(Diamond Princess)位列全球十五大最豪华邮轮之一。该轮是驰名世界的邮轮品牌“公主号”系列船队中体积最庞大、设施最完善的世界顶级豪华邮轮之一,有如一座海上的五星级酒店。
2020年1月20日,载有2666名乘客和1045名船员的“钻石公主号”由横滨出发,于1月25日抵达香港,在此停留一天、部分乘客上下船后,邮轮继续前往越南、中国台湾、日本冲绳等地,原计划于2月4日返回横滨。
结果在2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通报,一名此前下船的80岁香港男性乘客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受此消息影响,“钻石公主号”提前返回横滨,并于2月3日晚间开始接受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检疫。
接下来就是大家熟悉的一系列关于这艘邮轮的事件了。在这一系列的事件中,大家对日本政府对于这艘邮轮的处理方式,有着不同的意见。不过,如果钻石公主号在中国,会被怎样处理呢?
在2020年1月20日,满载3706名游客和1100名船员的“歌诗达赛琳娜号”从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出发,赴日本进行6天5晚往返航程。这个邮轮的处理方式,可以让我们参考。
歌诗达·赛琳娜号(Costa Serena)是歌诗达舰队中11.4万吨“协和级(Concordia)”的第二艘。知乎用户啦啦啦啦改名啦在1月20日登上了歌诗达赛琳娜号,让我们先从乘客视角中,看看当时船上的经历:
1月20日早上登船,网上消息尚未爆发,大家都没怎么当回事
1月21日海上巡游,没有人带口罩;
1月22日上午在屋里面看电视全国病例200+,下午到达日本福冈,还是没有太多人戴口罩;
1月23日早上到达日本佐世保,这时候大家都带上了口罩,早上起餐厅门口有酒精洗手液,有人看着必须洗,不洗不让吃饭;
1月24日出席,上午服务员送来小饼干,晚上大家一起戴着口罩看春晚;
1月25日计划下船,早饭后广播等待房间中测体温,晚上7-8点广播可以下船。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当时的乘客所不知道的事情。在歌诗达赛琳娜号回程途中,船上15人出现发热症状,其中包括2名儿童和10位外籍船员。1月24日,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接到“歌诗达赛琳娜号”的告急报告。
1月25日凌晨1点天津指挥部发出指令:按照有关管理规定,“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停驻锚地暂不进港;立即组织专家、医务工作者登船采样、开展流调。
1月25日凌晨5点30分,工作人员搭乘拖轮,登上“歌诗达赛琳娜号”,分两组开始对全体游客和船员逐一测量体温。
值得注意的是,歌诗达赛琳娜号上的146名湖北籍游客均未出现发热症状。不过最终确认了17位发热游客、船员,他们最近14天内均无武汉旅居史。
接下来在10点48分,从渤海石油管理局协调部急调直升机抵达“歌诗达赛琳娜号”船尾左舷绞车点处,在甲板六七米上方悬停。放置了17份检测样本的黄色标本箱,以悬吊方式缓缓升空、进入机舱,直升机向海岸飞离。
12点,检测样本送达天津市疾控中心,15点左右17份标本检验结果全部为阴性,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20点30分左右游客开始陆续下船,现场秩序良好,两小时后,3706名游客全部下船。
下船后,600余名游客由旅行社安排离开,1500余名游客乘坐新区提供的大巴车分别前往轻轨站和火车站,1600多名游客由家人、朋友接走。
从排查到采样结束,只用了约5个小时。在严格有序的指挥调控下,中国速度尽显。
而“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的下船乘客中,35名湖北籍游客由于疫情影响暂时不能返乡,滨海新区卫生健康委、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分工协作,将35名湖北籍游客顺利安置到新区政府招待所。并为每个房间配备了体温计,每天早上8点和下午4点监测游客体温。
根据事后媒体的报道,“滨海新区当时同步执行“双预案”:
一方面,安排邮轮母港做好游客下船接待准备,协调新区公交公司紧急调度54辆大巴车,为游客提供接送服务;
另一方面,一旦确认疫情,做好全船人员隔离留观的准备,调派护卫艇及时补给生活用品等。
这意味着钻石公主号事件如果发生在中国,解决方案同样是全体人员留船观察,如果几千名可能感染的患者下船,那会造成非常大的隐患,不如集中隔离,等待14天后再做决定。
现在回想起来,天津的处理方法固然高效,但是建立在没有确诊病例上的。
坦率的说,如果发生在现在,这样的操作风险极高,毕竟单次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并不高。此外,在1月25日,大家也不知道还有无症状感染者的一个概念。
话说回来,不说放在中国,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传染病人和普通人放在有中央空调的地方共处好几天再把没过隔离期的人随便放回家。
从水平上来说,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