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搞不动中国,美国推动与日本谈判,石破茂:不会作重大让步

车市新发现 2025-04-17 11:23:27

自特朗普发起关税战以来,约180个国家和地区被卷入。这对美国非但非喜,反成困境。在与中国的关税战中,美国未获优势,反显尴尬。

见难以战胜中国,美国转而着力推进与日本谈判。出乎意料,日本态度强硬,首相石破茂明确告知美国,日本不会做出重大让步。

当前局势下,日本做出此决定不意外,反之则奇。日本曾被迫签《广场协议》,深知美国经济制裁之威,因其在经济上升期受美打击,自此衰落。

鲜为人知的是,《广场协议》签署前,美国面临与今相似的难题:严重贸易逆差引发通货膨胀。原因包括第二次石油危机致能源价格上涨,消费物价指数飙升,通胀率超两位数。

当时通货膨胀严峻,美国对外贸易赤字连年攀升,1984年达1840亿美元,占GDP的3.6%,同时财政赤字严重。冷战关键期,双重赤字几乎致命,若不解,美国或输冷战。

美国当时解决该问题的方案与现在相似,即连续三次提升官方利率,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此举使官方、市场及短期实际利率大幅上升,至1984年已达3%-5%。

高利率未能解决问题,反致大量外资涌入美国,美元升值,汇率飙升60%,问题不仅未缓解,反而加剧。

这对美国是个坏消息,若局面持续,美国将无望赢得冷战,甚至面临经济大萧条。解决办法是宣布美元贬值,以提升商品国际竞争力,否则美国经济将持续恶化。

1985年9月22日,美、德、法、英、日在纽约广场饭店签订《广场协议》,旨在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升值马克与日元,有序贬值美元,以解决美国通胀与赤字问题。

协议签订后,各国抛售美元致其大幅贬值,意外拯救了美国濒危经济,并增强了美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日元急剧升值,该趋势直至1999年才结束。

当日元大幅升值,美元大幅贬值时,日本经济发展放缓,国际竞争力减弱。这导致经济泡沫产生,日本经济长期不振,至今仍未恢复。

了解《广场协议》及日本经济衰退史后,可见今日局势颇似当年,但美国较彼时更衰弱,工业空心化严重,已彻底转型为金融国。

美国为挽救经济,再施政治经济手段迫他国让步。中国未妥协后,美国转向寻求与日本谈判。

问题回归日本,是否应与美国谈判或让步?日本立场明确:不会做出重大让步。

日本此决定合乎情理,鉴于了解昔日美国之强势,更洞察其今日之虚弱,故不愿让步。昔日美为增强商品竞争力,而今仅为短期复苏,欲借产业转移重构制造业,已不复当年之盛。

日本深知特朗普威胁:谈判不成将恢复24%汽车关税。鉴于日本28%的汽车出口依赖美国市场,且钢产品已加25%关税,半导体材料涨至24%,关税实施将重创日本。

若为获美关税让步而接受其条件,日本损失将更重。美要求日开放农产品市场、限汽车出口、停抛美债。一旦接受,日GDP将减0.8%,且难保特朗普不再提更多不平等要求。

日本选择硬抗美国以求生机,四月一周内抛售230亿美债,致美十年期国债利率涨至5.2%。为降低成本,日本将GX-50生产线迁至美国阿拉巴马州,规避高额关税。

4月15日日美谈判中,日本在《供应链安全白皮书》明确指出,美国军工所需的碳纤维、半导体硅片等多依赖日本。这暗示若美国坚持关税战,日本将考虑断供,不惜与美国两败俱伤。

日本深知美国外强中干,制造业空心化,依赖进口,无长期关税战能力。日本惧美关税,但美也担忧日断供,双方相互制衡。

正因如此,日本此次不会向美国妥协。日美交锋虽未止,却已彰显世界经济规则之变,美国非不败之敌,虚弱之神亦可斩落。

0 阅读:283
车市新发现

车市新发现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