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林业新质生产力解锁“靠山吃山”新方式

湘妹看民生 2024-08-22 01:06:58

红网时刻新闻8月21日讯(通讯员 欧阳灵青 刘艳春)“水绿山青风日美,此时正惬幽人意......”这是夏日的攸县。山上,油茶林涌动,酝酿新丰收;林间,绿茵种作物,一地双增收;峡谷,溪水潺潺流,游客缓缓归。

“十年前,攸县开始封山育林,林业局的人和我们说,把山养好了一样的可以靠山吃山。现在吃吃山的方式变得更好了。”攸县鸾山镇桃源村村民涂新民家的民宿,入夏以来几乎每天都爆满。

十年,改变的不只是涂新民,还有很多很多......

“财富积累 森林资源减少”

十年前,涂新民在煤矿挖煤,妻子则上山砍些杂木送到煤矿卖钱。靠山吃山,家里的日子比一般人富裕。

鸾山镇位于攸县东部山区,是攸县林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十多年前,这里大小煤矿多达一两百家。

一边是砍树挖煤带来的财富积累,一边是生态破坏隐藏的无尽忧患。

不仅是东部山区,当时的攸县可伐林木锐减、林分质量下降等问题较为严重,全县采伐迹地、宜林荒山达到10多万亩,十多个乡镇几乎无用材林可伐。森林资源的减少,导致攸水、南水等河流水量减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2013年,攸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全县实行封山育林的决定》,以二十年为期再造秀美山川。

山封起来了,妻子再也不能上山砍杂木了;后来,煤炭也逐渐关停,涂新民也失去了挖煤的工作。尽管当时失去了生活的“靠山”,但看到光秃秃的山以及满目疮痍的矿区,涂新民也觉得他想要的家园不是这样。

“管绿、护绿、增绿,三招稳准狠!”

晨曦从树叶间洒落,鸟鸣伴着微风。清晨巡山,是邓移民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以前天亮之前就要到山上来防止乱砍滥伐,现在这种行为几乎没有了。”今年61岁的邓移民是攸县黄丰桥镇的一名网格护林员,巡护3000多亩林地。每天天蒙蒙亮就去巡山是他以前养成的习惯,而现在的护林工作主要集中在防火和发现病虫害。

在攸县像他这样的网格护林员有466个,加上民间林长、专业林长、行政林长,构建起了林业巡护网、病虫害测报网、防灭火监控网,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同时建立“林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10年间,攸县总计减少采伐林木约26万立方米,年均减少采伐量20%以上,清理木材加工场地321家,立案调查68家,退出关闭290家;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643起,侦破刑事案件166起,刑事拘留97人,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7起;林政案件较2013年来下降55%。

一手狠狠的管住绿色,一手则稳稳的护住绿色。2022年,多个病虫害监测点,监测到竹蝗入侵。攸县林业局立即采取“飞防+人防”等措施积极防治,免得30万亩竹林受灾。修建293公里林火阻隔系统、3300立方米森林消防蓄水池,设立8个防火瞭望台、35个铁塔视频监测点位,建立77个病虫害监测点,山林间的这些森林防护设施,让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1‰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

“这些年我们村里没发生过火灾,这在十年前是不敢想象的。”2013年,酒埠江镇酒埠江村村民谢曼华在封山育林的号召下,承包了村里的100余亩火烧山造林,如今已是一片青绿。这十年,攸县义务植树2139.3万株、人工造林41.41万亩,绿化主干道路886.3公里,建设生态廊道4800亩,生态修复紫色页岩、石漠化地、矿区等难利用地6000亩,全民的“增绿”行动让荒山重批绿装。

“管绿要狠,护绿要稳,增绿要准,这三招让我们森林总蓄积达到了753.6万立方米,较2013年净增426.05万立方米,增幅达到130.07%。”看到每年不断增长的森林蓄积率,攸县林业局局长王正良心里很是欣慰。

“林业新质生产力,让吃山有了新方式”

封山育林后,涂新民和妻子外出打工。2018年,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山里休闲度假,村里很多人开起了民宿。他也回来开起了民宿。

“如果没有这些青山,我们哪能吃上这生态饭呢。”从对封山育林的不理解到深刻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涂新民切实的体会到了“养山便是藏富”。

这财富藏在漫山遍野的油茶林中。这些年,攸县林业局严把选地、调苗、整地、栽植“四关”,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等模式种植攸县油茶52万亩。推动“科技兴林”,鼓励油茶企业精深加工,省级龙头企业8家,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油茶品牌6个,全县茶油常年产量上万吨,油茶产业综合年产值超19亿元。

这财富藏在茂密的树林下。莲塘坳镇先锋村试种的林芝迎来了收获,村民们三年的探索与尝试为“林下经济”开辟了一条林药套种的新路子。加上林下香猪养殖、林下种植菌类等不同品类立体林业模式,绿了山林富了村民。

这财富藏在青山绿水的美景间。越来越好的生态,让山间民宿、森林营地、夏日康养等业态在山林间蓬勃兴起。原来的煤炭大镇鸾山镇,发展山间民宿60余家,带动就业2000余人,目前可实现年纯利润超600万元。

这财富还藏在“科技兴林”里。攸县通过“薪火工作室”“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开展种植、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及竹木产品深加工等技术指导服务,促使传统林业加工业向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也促使传统林农向懂管理、会技术、高素质林户或有组织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跃升。近10年来,累计实施中央财政科技推广项目5个,省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6个,建立科技示范基地9处,面积达2.1万亩。发展林业加工企业32家,年产值达15亿元,带动3万余群众就业。

“以前靠山吃山是挖山毁山,现在在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带动下,老百姓吃山的方式变成了生态新方式,这种改变就是封山育林养山护山的意义。”湖南省林业科技特派员、株洲市林业局总工程师许望生如是说。

“提高森林品相,让绿色颜值更高”

“这个古树名木公园,不仅是我们茶余饭后休闲的地方,也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打卡。”莲塘坳镇枧头村的村民每每提及家门口的古树名木主题公园都会感动无比自豪。村里的一处闽楠群平均树龄约150年,是世界同纬度最大的古楠木群。2022年,攸县林业局将其申报为湖南古树名木主题公园,在加强保护的同时也让古树与人们和谐相处。

攸县古树名木资源丰富。2016年,攸县林业局对全县的古树进行普查,对17株树龄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名木抢救复壮,重新登记挂牌古树1176株。

“我们不但要护住绿色,还要提高森林品相,让绿色颜值更高。”近年来,攸县以培育健康森林为目标,以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为指导,通过森林抚育、古树名木保护、林相改造等措施优化林分结构,打造彩色健康森林,逐步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的林相,青山也逐渐变得色彩斑斓。一片片森林绵延不绝,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里木本植物多达78科436种,白鹭、池鹭等数十种国家保护动物也“恋上了”这个生态家园。

“林草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想载体,又是重要支撑。后十年我们要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推动现代林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让它成为群众真正的靠山。”攸县林业局王正良畅想着未来。

1 阅读:5

湘妹看民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