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匠心磨砺,一图洞悉精髓:千年迷踪今朝揭晓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4 00:30:42

苦心钻研《道德经》十余年,《道德经》的智慧已被我精心梳理并绘制成一幅“道可道、名可名”脉络主线图,生动而立体地展现了老子思想的无尽精髓。我深信,这篇图文并茂的解读,对于那些渴望学习、理解和掌握《道德经》并付诸实践的朋友们来说,将是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盛宴。

本文较长,但越往后越精彩,建议关注收藏!

像珍珠项链一样的道可道、名可名脉络主线图

下面,采用问答体的形式,对这个“像珍珠项链一样的道可道、名可名脉络主线图”进行解释:

问:《道德经》81章内容是散乱的吗?

答:非也!《道德经》的主题脉络非常清晰:其主题思想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简短的12个字,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相处的生存方式:

宇宙自然的运行之道,是可以被人类认知和遵循的,而人类遵循自然之道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之道却并非恒定;

宇宙自然的因果关系是可以被人类认知表达为一定的认知逻辑,而人类根据自然的因果关系表达出来的认知逻辑也并非恒定。

围绕这个主题思想,81个章节就像一串珍珠,将人类在宇宙自然中通过“道可道、名可名”,获得智慧、冲气为和的生存智慧演绎得淋漓尽致:

第1章是总主题,讲了环环相扣的三层内容:①道和名的关系——因为要“道”所以要“名”;②无和有的关系——因为“名”,所以才能“无中生有”,人类才有了与自然世界平行存在的逻辑世界; ③无欲和有欲的关系——因为人类生存的互相平行的自然和世界逻辑两个世界里,所以从根本上要求人类的思维方式必须保持“无欲”和“有欲”相互作用、玄之又玄。

第2章至第39章,重点围绕“道可道,非常道”展开论述。“道可道,非常道”就是将宇宙自然的运行之道转化为人类社会的实践之道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看做是“认知逻辑”构建的过程,是“善建者不拔”的实践。其中第14、21、25三章是珍珠项链上的“大珠子”,阐述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底层原理。我在相关文章中有论述,链接放在文后。

第41章至第80章,重点围绕“名可名,非常名”展开论述。“名可名,非常名”可以理解为将“认知逻辑”转化为实践的过程,理论转化为实践,就是“朴散则为器”,就是“善抱者不脱”,就是“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国、修之于天下”,就是行“德”。其中第42、51两章是这段项链上的“大珠子”,阐述了“名可名,非常名”的基本原理。

第40章可以看做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折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从“道可道,名可名”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高级思维原则:因为我们人类身处在自然和逻辑两个世界中,所以我们的思维首先要学会“反”,即正确反馈客观自然世界“无”的绝对性、本源性;其次要学会“弱”,即弱化主观的逻辑世界“有”对我们的干扰和影响。“反”的思维原则,要求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必须着眼于客观,这就是“无为”;而“弱”的思维原则,要求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必须放下主观,这就是“不争”。

而第81章是对全书的总结,提出了“天之道”和“圣人之道”的考评标准,我们人类只要按照坚持“反、弱”,坚持“无为、不争”,那么“道可道、名可名”的实践必然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道德经》81章虽然是后人所分,但分章节的人绝对也是智者,因为他深得老子志趣。所以,不要动不动就以《道德经》被篡改为借口来否定五千言的价值。你发现不了,那你是缺乏慧眼。

珍珠项链一样的道德经章节

问:听你这么一讲,“道可道,非常道”还有些道理,“名可名,非常名”还是不理解,请再深入地讲一讲?

答:不要把“名可名,非常名”的“名”理解为“名字”。也有解读者将“名”理解为“概念”,虽然有了进步,但仍然涵盖不了“名”所表达的含义。这里的“名”更接近于“形名”,即现在的逻辑学: 严复 《原强》:“不为数学、名学,则吾心不足以察不遁之理、必然之数也。” 章炳麟 《訄书·订孔》:“其正名也,世方诸仞识论之名学,而以为在琐格拉底、亚历斯大德间(苏格拉底、亚历士多德)”。老子借用的就是类似“逻辑”这个含义,但比现代意义上的“逻辑”还要广泛得多,指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根据事物的因果关系而总结提炼出的原则、办法、途径等。

“名可名,非常名”是“道可道,非常道”的延伸和接续,这两句话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宇宙自然的运行之道,是可以被人类认知和遵循的——而人类是怎样去认知和遵循自然的运行之道呢?方法和途径是:将宇宙自然中万事万物的因果关系(即第25章所描述的象、物、精、信)进行探索、发现、归纳、整理,形成可认知、可交流、可传播的“认知逻辑”,这个过程就叫“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名”指宇宙自然中本来就有的运行逻辑,这个逻辑是没法运用的,所以对人类来说就是“无”;第二个“名”指经过探索、发现、归纳、整理,把无法运用的自然逻辑(无),变成可以利用的认知逻辑(有),这里作动词用;而第三个“名”指各种各样的“认知逻辑(有)”。

从某种程度上说,“非常名”和“非常道”是同义的,但是“非常道”指公认的合于自然法则的“认知逻辑”;而“非常名”包含所有的“认知逻辑”。

“名可名,非常名”的过程就是“无中生有”的过程。比如,宇宙自然中原来有“东西南北”这些方位逻辑吗?有“阴阳”这些概念吗?有“猪马牛羊”这些动物名称吗?有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运行制度吗?统统没有(无),人类在与宇宙自然长期的相处过程,慢慢产生了这些“名”(有)。所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21章有句话叫“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表达意思就是: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们都一直在干给事物赋予“认知逻辑”这件事,通过干这件事,我们掌握事物之间本质的逻辑关系。

我觉得这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原理超级简单,可为啥那么多学习研究者就是搞不明白呢?为啥就是不接受我的观点呢?真是令人伤感!

道可道,非常道

问:“道可道,非常道”你在之前的三篇文章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能不能重点讲一下“名可名、非常名”在《道德经》中对应哪些章节?应该怎样理解?

答:当然,这也是今天要重点讲解的内容。我们先来看第42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里的“道”是“道可道”的意思。我反复强调过,学习《道德经》不能“一道到底”,可参阅人们通过“道可道”,第一步将自然混沌世界“混而为一(第14章)”,第二步“一分为二”,第三步“二分为三”(根据是第21章的象物精信),以此类推,便可衍生出“万物”。有的解读者解读为天、地、人,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明白,这里的“天地人”是“概念或逻辑意义上的天地人”,不能是实体实物的“天地人”,否则就是主观臆想。

②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万物”中负着“阴”而抱着“阳”,阴阳像“冲气”一样不断地调和。这里的“阴阳”指的就是“无和有”——只要是“万物”,其中必然包含自然的运行逻辑“无”和主观的认知逻辑“有”。这两种逻辑需要不断地调和,为什么?一是自然的运行逻辑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二是主观的认知逻辑不但要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而且其自身也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所以,事物在“冲和”的过程中有时减损使之增益,有时增益使之减损,指的就是“无和有”要“冲气以为和”。

③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人们所厌恶的,是孤、寡、不穀,而王公却以这些词语来称呼自己。这里举了个例子,来说明王公的认识逻辑怎样与百姓的认知逻辑进行“冲气以为和”。

④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别人所效法的,我亦效法沿用,在效法中不知“冲和损益”强执死守者会不明不白走向穷尽。我将“冲和损益”之道作为“道可道”的准则。这一句讲了两个问题:首先是“道可道、名可名”在人类文明继承和传承上的重大意义。人类为什么要通过“名可名”而“无中生有”?就是要把先天的自然运行之道转变为可辨识、可利用、可交流、可传播的人类实践之道,所以人来到这个世上,首先要“人之所教,我亦教之”(这里的“教”是“效法”之意);其次是要有“损益之功”,你不能死搬硬套,不能抱着老皇历不放,要懂得与时俱进,要灵活,要变通,要不然就是“不得其死”,即走进死胡同。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这一章讲的就是“名可名”。而不少传统解读认为“有个叫道的东西生养了万物”,是不是很搞笑?这不是臆测是什么?

名可名,非常名

下面接着分析第51章与“非常名”的关系: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先来理解什么叫“非常名”。我们都知道,“非常名”原本是“非恒名”,“非恒名”就容易理解了——人类根据自然的因果关系“无”表达出来的认知逻辑“有”不是恒定不变的。这个不用废话解释了,肯定不是恒定不变的,如果是恒定不变的,那人类就停滞不前了。下面我们来看第51章的文字,是如何阐述“非恒名”的:

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首先我们要理解“之”是什么?传统解读理解为“万物”,大错特错,为什么错?因为这种解读是“臆想”出来的,没有任何事实上的根据和文字逻辑上的支撑。这里的“之”就是指“认知逻辑”,即“有”,这个“有”是怎样生出来的?是人类通过“道可道、名可名”从宇宙自然的“无”中生出来的,所以是“道生之”;是通过“德(即得)”而不断积累起来的,于是我们人类的“有”不断积累,所以是“德畜之”;这个“有”是因为“物质的客观性”本质而决定了它的形象、状貌和逻辑,所以是“物形之”;因“势”的变化不断损益而使“有”趋于完善成熟,所以是“势成之”。

这12个字是人类通过“名可名,非常名”而“无中生有”的高度概括。

②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所以万物在冲和损益中无不遵循“道可道”的原则、重视“名可名”的方法。这里的“道”指的就是“道可道”,“德”指的就是“名可名”,道和德是自然而然的事,不是因为有谁命令授权而做的。

我这样理解肯定有人要反对,我认为想反对的朋友要先思考、再反对。今天早上我就遇到一个“无脑反对”的网友,在评论区说我写这些东西就是浪费时间,我看了一下他的主页,全是否定别人解释《道德经》的,在他看来,凡解释就是错,这就是典型的“强梁者不得其死”。那么我们深入分析这一章,主语是谁?我认为主语就是“人”,而不是在讲“道、德”;人在干什么?在“道”和“德”;“道”和“德”的目的是什么?是“冲气以为和”,是“弱者道之用”,是“玄德”,一句话就是:我们人类怎样对待和利用我们自己从“无”中生的“有”。理解了这个主题思想,再来理解文字,并不难!

③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所以万物在冲和损益中,因遵循“道”而无中生有,因重视“德”而有之更优:“有”,既是不断增加的过程,也是不断培育的过程;既是不断淘汰的过程也是不断试错的过程;既是不断优化的过程,也是不断改变的过程。

④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衍生了“有”而不以有为有,凭借“有”作为而不恃“有”,在“有”的发展进化中不主宰强为。以上的实践原则就叫“玄德”。

你看到没有,这一章始终是在讲“非恒名”,即“有”的来源和使用原则,我们的“有”即“认知逻辑”或治理理念、制度道路等,要与时俱进,不能保守固步。所以“玄德”的真义,是治国理念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政治智慧,换成现在的政治术语就是“某某思想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传统解读闭门造车、书院气十足,根本就没有领会到其中的真义。

学习《道德经》千万不要闭门造车

没有读过我讲解“道可道,非常道”三篇文章的朋友,下面是文章链接:

0 阅读:2
三棱心爱文学

三棱心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