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嫦娥探测器五号成功着陆月球,并从月球采集回月球表面土壤样品,标志着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又一伟大进步,这个时候,中国的老邻居,老牌的航空大国俄罗斯,又提出了新的航空宏伟计划。

俄罗斯航天局近日宣布,将研制核动力宇宙飞船,计划中新型的核拖船能够在200天里,将重达10吨的物资运动上月球,加入这一宏伟计划成功实现,那将帮助人类在宇宙空间探索领域里迈出一大步。更大胆计划提出来了,核飞船将运10吨货物登月,这次不是嫦娥五号。

当然,研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自从二战后美苏两强展开宇宙空间探索竞赛后,研制核动力宇宙飞船一直是各国科学家的梦想,因为核动力燃料更轻、供给动力更持久、发射成本更低等很多优势。然而,几十年来,核动力飞船的研制迟迟不见突破性进展,在核动力船舶已经在地球表面海洋上到处航行的时候,如何把核反应堆安装在航空的飞船上,技术关卡难困难重重。

核动力的优势非常明显,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安全性。核反应堆技术和离子发动机技术都属于高精尖科技领域,核动力发动机往往需要厚厚的保护层,用以防御可能发生的核燃料泄漏事故。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让人心有余悸,2011年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更是让人对于核动力开发顾虑重重,毕竟,如何在航天器上安全带使用核动力,这需要精密的设计和高度的技术保护。
所以,尽管俄罗斯的航天科学专家对于核拖船的研制前景非常乐观,研制时间却推迟到了2030年,期望这十年中,核动力应用技术的再次突破能够为核拖船的研制成功创造良好条件。相比而言,美国拥有更好的技术条件和雄厚的研发资金,然而,出于自身利益保护的目的,美国航天局和相关公司根本不会考虑和俄罗斯航天局实现技术共享,就算是商业合作也会阻碍重重。

目前,俄罗斯航天局已经和科技公司签订了研发条约,总投资高达42亿卢布,这对于现在经济发展缓慢的俄罗斯政府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预算开支,毕竟,没有人会预测这笔费用能否支持核拖船研制成功。一旦研制受阻,需要追加投入资金,这将会导致核拖船的研发处于停滞,俄罗斯航天局能够提出这一宏伟计划,本身就是一种对宇宙空间探索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值得人们称赞。
假如能够实现登月的客运货运分开,使用核动力的空间飞船运输,这将非常有助于人来在月球上建立永久的空间基地,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用最低的运输成本,将大量物资通过核拖船货运通道,快捷运输到月球基地。

未来的核拖船将会在空间货物运输上大显身手,俄罗斯航天局专家就表示,一旦核拖船研制成功,将考虑登陆人类从未涉足的木星,先期在一颗木星的卫星上采集土壤样本,用做科考研究。
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质量是地球的318倍,迄今为止还没有人造探测器成功在木星表面着陆,并进行科考任务,俄罗斯航天局提出的探测木星计划实在是令人振奋。希望换了总统的美国政府,能够拿出足够的诚意来推动俄罗斯航天局的核拖船研制计划,在强强联手、合作共赢的前提下,造福人类子孙后代,推动人类的航天事业前进。
UC网友35xxxx4753
老毛子又在吹牛逼了
瀛洲界 回复 01-06 19:57
说好的2020年登月,结果是在家里蹲
UC网友14xxxx1580
2年拉三次。30吨货物根本不够
强生
拉倒吧,这么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UC网友65xxxx5931
千万别出事,不然全世界都要跟着倒霉的
超高科级
我想问题不大,俄罗斯胆子超大,法国核动力航母,俄有核动力轰炸机,难到不行吗?